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277550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表学科名称: 地理 授课班级: 高中二年级 设 计 者: 程艺 所在学校: 华蓥中学 地址邮编: 638603 联系电话: 1520111297 电子邮箱: 设计时间: 2011年10月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分页式模板: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设计者 程艺 单位(学校) 华蓥中学 授课班级 高二x班 章节名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时2依据标准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结合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具体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概括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及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教育技术标准:SETCS 本节(课)教学目标1.

2、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2.了解一些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或方案的概况3.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分析知识构成分析知识以理解和记忆为主,较为简单。能力构成分析要求学生能够以西气东输为例,分析其他跨区域调配的工程。重点分析理解并记忆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难点分析西气东输的影响与本节(课)相关的学生特征的分析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和西气东输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层次具 体 描 述 语 句1理解+记

3、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记忆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读图能力的培养3理解+记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4理解+记忆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路线、影响利用相关的地图和图片资料,和同学们一块儿总结出来教学难点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分析思路。教师示例将西气东输的例子运用到南水北调之中,再让同学们做相关题型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提前看一下所学内容,尽量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证明资源调配的重要性教学环境普通教室 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 专用教室 实验室 其他: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层次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4、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总结规律图片中国的水资源、水能资源分布中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图自然地总结出所学知识图片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10分钟地图册2总结规律图片中国三大经济带发展情况比较图中国中西部资源占全国比重图自然地总结出所学知识图片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10分钟地图册3理解并分析路线的合理性图片西气东输线路示意自然地总结出所学知识图片西气东输的合理性10分钟教材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

5、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

6、,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天然气开发建设 主干管道建设 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通过读图分析,是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到资源调配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巨大效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使用设计意图、理论依据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家里做饭用的煤气,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当地煤气公司买来的。那么为什么煤

7、气公司有这么多煤气,煤气公司的煤气又是从哪来的呢?东部人这么多,而有煤气的地方又不多。是从西部运输过来的。回答问题并思考问题无从生活出发,解析实例提问:那么,除了西气东输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像这样的大型调配工程吗?回答并思考问题相关图片直观学习新知给出地图册上的中国的水资源、水能资源分布图中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图总结出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图片直观给出地图册上的中国三大经济带发展情况比较图中国中西部资源占全国比重图总结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图片直观介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得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教材方便与同学们一起查看我国天然气的分布图总结出天然气的分布特点教材方便巩固练习(20

8、02年广东、广西卷)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 )A.改变用气地区能源构成,改善大气环境B.降低散热量,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C.减少气源地天然气对大气的污染D.改变天然气化学工业过分集中的现状评价修正本节课需要学生从资料、专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影响。促进迁移将西气东输的案例运用到南水北调之中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将西气东输的案例运用到南水北调之中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记忆并强化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结构: 启发式、问题式、范例式相结合 教学内容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得出,在多媒体的运用下 , 更加直观的得出结论。

9、由老师示例将本课内容迁移, 并当堂给出题目验证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 用学生的活 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形成性检测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层次检测题 的内 容1理解+记忆资源调配的原因、影响2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西气东输分析南水北调的原因及影响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要依靠学生的主观构造作用,把新的知识同化到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只有使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何做到学生全面参与呢?就是自始至终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逐渐将问题引深,直到认识问题的实质,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训练的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总结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备注 参考七七中学扈娜老师的教学设计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