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第五章.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277246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力学第五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静力学第五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静力学第五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静力学第五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静力学第五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力学第五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力学第五章.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摩擦(FRICTION)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摩擦现象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滑动摩擦,静滑动摩擦定律,动滑动摩擦。摩擦角和自锁现象。考虑摩擦时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滚动摩阻的概念。重点:正确区分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正确理解滑动摩擦定律,考虑摩擦时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难点:用摩擦角解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学时分配:25-1 滑动摩擦一、滑动摩擦工程实例:优点:没有摩擦,人不能行走,机器不能运转。机床卡盘靠摩擦夹紧工件,重力坝下在水压作用下靠摩擦防止坝身滑动。缺点:阻碍运动,消耗能量,损坏机件。目的:研究摩擦的规律,利用有利的一面,消除和减少有害的一面。分类: x 1、静滑动

2、摩擦定律:实验:两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滑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阻碍物体滑动的力叫静滑动摩擦力,简称静摩擦力(Static friction force)。用表示。增大,在一定范围内物体仍保持平衡,表明随的增大而增大。当力增大到某个值时,物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以表示。静滑动摩擦定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法向反力成正比。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称为静滑动摩擦系数(简称静摩擦因数)(Coeffcient of static friction )。大小与接触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温度、湿度等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通常情况下,静摩擦力随着主动力的

3、不同而改变,它的大小由平衡方程确定,但介于零和最大值之间,即静摩擦力的方向与两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注意:(1)、强调静摩擦力与一般约束反力的异同。(2)、正压力的大小,一般不等于物体的重量,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物体的重力在法线方向的分力;须由平衡方程确定。如:y (3)、静滑动摩擦力并不一定总是阻力。2、动滑动摩擦定律:当力增加到略大于时,这时最大静摩擦力已不足以阻碍物体向前滑动。这时两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叫做动滑动摩擦力(Kinetic friction force),以表示。动滑动摩擦定律: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两物体间相对速度的方向相反

4、。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式中称为动滑动摩擦因数(简称动摩擦因数)(Coeffcient of kinetic friction ),它除了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粗糙度、温度、湿度有关以外,还与物体的滑动速度有关。在一般工程中,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近似认为动摩擦因数与静摩擦因数相等。二、摩擦角与自锁现象1、摩擦角 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主动力和,合力为。考虑摩擦时,支承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不仅有法向反力,还有摩擦力。法向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称为支承面对物体的全约束反力。它与接触面的法线成某一角度。 当拉力逐渐增大时,静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角也相应增大,当拉力增大到时,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此时全约束反力为,

5、它与法线间的夹角也达到最大值,称为摩擦角(Angle of static friction)。即上式表明,静滑动摩擦系数等于摩擦角的正切。可见与一样,也是表示物体材料摩擦性质的物理量。2、自锁现象由于静摩擦力的大小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故支承面全约束反力与接触面法线的夹角也不可能大于摩擦角,即支承面的全约束反力的作用线必定在摩擦角内,当物体处于将动未动的临界状态时,全约束反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的边缘。由于静摩擦角的这一性质可知:如果作用于物体的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之内,即,则不论这个力有多大,总有一个全反力与之平衡,物体保持静止;反之,如果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之外,即,则无论这个

6、力怎样小,物体也不可能保持平衡。这种与力的大小无关而与摩擦角(摩擦因数)有关的平衡条件称为自锁条件,物体在这种条件下的平衡现象称为自锁现象(Self-lock)。摩擦角应用:测定静摩擦系数;螺旋千斤顶的自锁;斜键和机床的各种夹具的自锁。5-2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与无摩擦时物体的平衡,其分析方法和基本步骤基本相同。只不过在受力分析中必须考虑摩擦力。实际问题中经常碰到下述三类摩擦平衡问题。一、临界平衡状态下的平衡问题在考虑有摩擦的平衡问题中,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问题,它所要求的未知量,不管是力、距离或角度还是摩擦系数都要求其极端值。例如,求推动物体所需力的最小值;求使物体平衡时某

7、力的最大值;求物体被卡住或能滑动时某段距离的大小;求能自锁时的倾角的大小;求摩擦系数最小值等。求解这类问题时,静摩擦力已达到其最大值,因为它们仍属平衡问题,故最大静摩擦力除了要满足平衡方程之外,还要满足静摩擦定律。即求解这类问题时,除了平衡方程外,还要利用补充方程联合求解。 A r B r y C x例5-1、如图所示,两根杠杆用铰链连接于点,其间放有一个管子,假定管子与杠杆之间的摩擦系数为,略去管子的重量。若使管子无滑动,求这时最大角是多少?解:选管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y 由可得解得二、非临界状态下的平衡问题求解这类问题时,通常都是直接指出当物体静止时,某个力的大小及

8、其范围,所以极易判别。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放重为的物体,已知,求使物体静止不动时力的值。这就是要求物体静止不动时,值的范围。求解这类问题一般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 把此问题分为两种临界状态来处理;(2) 把此问题分为两种趋势来处理。例5-2、如图所示,在互相垂直的斜面上放一均质杆。设各接触面的摩擦角均为,求平衡时杆与斜面的交角。解:以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此问题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端向上而端向下。选点为矩心 yA B C x将代入两式或将得整理化简后得: 故端不向上移动必须。第二种情况:端向下而端向上。这种情况只是与第一种情况反号,即故因此 y y x x

9、 例5-3、物体重为,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如图所示。当物体处于平衡时,试求水平力的大小。解:由经验知,力太大,物块将上滑;力太小,物体将下滑;因此力的数值必在一范围内。先求力的最大值。当力达到此值时,物体处于将要向上滑动的临界状态。在此情形下,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并达到最大值。受力如图,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解得再求的最小值。当力达到此值时,物体处于将要向下滑动的临界状态。在此情形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并达到另一最大值,用表示此力,物体受力如图。解得综合上述两个结果可知:只有当力满足如下条件时,物体才能处于平衡。若引用摩擦角的概念,即。上式可改写为如果斜面的倾角小于摩擦角,即时,上式左端成为负值,即为负值;说明不需要力的支持,物块就能静止在斜面上,而且无论力多大,也不会破坏平衡状态,这就是自锁现象。 本题也可用几何法求解。但必须应用摩擦角和全约束反力的概念。由图可见,物块在有上滑动趋势的临界状态时,可将法向反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用全约束反力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