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27614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学生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激发学生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激发学生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发学生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学生兴趣.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谷城县薤山林场中心小学郭华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未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 让学生在“爱问”中创新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爱问”的特点,安排学生质疑环节,激发学生爱问的兴趣,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总量,往往解决一个总量更生根。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

2、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些问题可以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质疑;重点词句鼓励学生质疑。例如:我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要求学生围绕题目人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就问得好:“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小壁虎借到尾巴没有?”“为什么”当学到最后,小壁虎高兴地说:“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我紧扣这一句鼓励学生:“读了小壁虎的话,还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了“小壁虎为什么会长出新的尾巴呢?尾巴从哪儿长出来的呢?”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接头了学生求异思维。二、 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善说”中创新小学生都有善于表现,想得到他人表扬的心理需要。在课

3、堂上,当老师一提出要求总会看到一只只小手,个个都充满了期待、希望老师能点到自己的名字。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我。要容忍学生错误,让学生敢说。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难免出现错误,教师一方面要允许学生把话说完,另一方面,在指出错误时,要充分肯定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精神。教师要始终保持亲切的教态,对学生充满尊重和真诚的爱。这样,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如我在教乌鸦喝水时问学生:“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让乌鸦喝到水?”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有的说:“我把瓶子靠在一个东西上能喝到水”,有的说:“我可以用塑料管吸

4、”说法各一。这样,学生在争论中,在表达中发散了思维,培养了创造能力。三、 让学生在“好动”中创新小学生不但有爱问、善说的特点,更有“好动”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上四十分钟让学生坐在位置上不动是很难的。因此,我在课堂上就善于利用“好动”这一特点,变弱为优势,让学生在“动”中培养能力,在“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开”“关”“进门”“出门”这些词语时,我让学生按顺序到前面做“关门”、“开门”“进门”“出门”的动作,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然后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关门、开门、进门、出门的意思,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教给了学生开门关门要轻、要懂礼貌。又如在教乌鸦喝水一课时,我也让学生准备半瓶水和

5、小石头,学着乌鸦一样,把石子一个个放进瓶子里,看水能不能升起来。在学生放石子进程中,我让学生观察:为什么有的瓶子里的水不能升起来。该怎样才能升起来呢?结果,学生注意到:当瓶子有半瓶子以上的水时,水才能升到瓶口。否则,石子会盖住水。这样,学生动手操作中不仅学会了注意观察,而且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此外,我还常常把一些课文内容编成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学生充分地去表演,去展示自我。让他们在动口、动脑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两只小狮子的表演,当小演员们把懒狮子那慢吞吞的样子,高傲自大的神情加以动作化时,其他同学哈哈大笑,个个心情特好,争先恐后的要上台表演,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学生对课文内容既学得扎实,又培养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只要善于抓住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