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届 XX 知识竞赛办法.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275229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届 XX 知识竞赛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届 XX 知识竞赛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届 XX 知识竞赛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届 XX 知识竞赛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届 XX 知识竞赛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届 XX 知识竞赛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届 XX 知识竞赛办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届 XX 知识竞赛办法一、竞赛目的本次 知识竞赛的目的是:更新专业知识,锻炼 队伍;展示 风采,发现优秀人才。二、参赛人员范围 全体持证 人员均可报名参加。三、参赛组队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各组一支代表队,共个代表队。四、参赛选手条件1、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 的规章制度,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具有较强的法制、纪律观念;2、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一定的工作经验;3、具有 资格证书;4、身体状况良好,适宜参加比赛。五、竞赛命题范围本次竞赛的命题范围包括国家相关 法律法规、 管理规章制度等。六、竞赛程序本次 知识竞赛分准备阶段、复习阶段、选拔阶段、竞赛阶段。(一)准备阶段年-月,由

2、进行竞赛前期准备,制定竞赛规则、竞赛办法及竞赛题库,下发竞赛通知等。由 成立“ 届 XX 知识竞赛领导小组”(简称“竞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等。(二)复习阶段年-月,各单位接通知后,按要求成立竞赛领导小组,组织本单位 人员认真复习,做好赛前准备工作。(三)选拔阶段年-月,各单位根据竞赛的具体要求,逐级进行选拔,确定本单位参赛队成员。每队队员三名,领队一名,并按规定上报 部组队情况和参赛人员名单,最后是各队赛前集中培训。(四)竞赛阶段年月日至日。竞赛分两个赛程进行:日笔试,日台赛。第一赛程由各代表队三名队员全部参加笔试,根据全队的笔试成绩总和选择前六名代表队进入第二轮。第二赛程实行台赛,笔试

3、成绩前六名代表队上台答题,以抽签方式决定座次。通过台赛决出竞赛团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同时另行根据参赛队的整体竞赛组织情况设立1个优秀组织单位奖;个人名次以个人笔试成绩加台赛成绩为准,评出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同时另行根据台赛中个人参赛整体表现情况评出1个优秀表现奖。对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和证书。七、题型笔试题型为单选、多选、填空、简答、综合题6种形式。台赛题型为个人必答题第一轮(判断题)、个人必答题第二轮(单选)、团体必答题第一轮(单选)、团体必答题第二轮(多选)、团体抢答题(单选)、风险题10分(判断题)、风险题20分(单选)、风险题30分(多选)。团体

4、总分出现并列题型为判断题。八、题量1、 选拔笔试题一套,由 参加选拔 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满分100分,其中:单选题20道,每道0.5分,共10分;多选题20道,每道1.5分,共30分;填空题20道,每道1分,共20分;简答题5道,每道4分,共20分;综合题2道,1道10分,1道10分,共20分。2、竞赛个人笔试题一套,采取闭卷答题形式,在指定考场答题,满分100分,其中:单选题20道,每道0.5分,共10分;多选题20道,每道1.5分,共30分;填空题20道,每道1分,共20分;简答题5道,每道4分,共20分;综合题2道,1道15分,1道5分,共20分。各代表队3名选手全部参加,由监考老师

5、统一监考,时间2小时30分,到点统一交卷,指定人员统一改卷;3、台赛一场,各参赛队3名队员都上台答题,一个代表队一个赛台,笔试成绩前六名的代表队同时上台,其中个人必答题是所有参赛队员每人2题;团体必答题是每个代表队2题,每个代表队指定一名队员答题;团体抢答题按每个参赛队平均2题计算;风险题每个参赛队3题,每题分值不同,任选一题。九、计分办法(一)笔试卷面总分为100分,每名队员的卷面成绩既为队员的笔试得分,笔试得分是个人总分的一部分;参赛代表队3名队员卷面成绩之和为该代表队笔试得分,各代表队笔试得分是各代表队总分的一部分。(二)台赛1、每代表队为一组,基础分为100分;2、个人必答题,每题10

6、分制,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每题增加10分,答错者不加分也不扣分;3、团体必答题,每题10分制,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每题增加10分,答错者不加分也不扣分;4、团体抢答题,每题10分制,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每题增加10分,答错者扣10分;5、风险题,有10分、20分、30分三种分值,由各代表队场上队员选择。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按相应分值加分,答错者按相应分值扣分。6、竞赛中个人必答题得分除计入团体成绩外,还计入个人成绩,其他台赛题型只计入团体成绩,不计入个人成绩。(三)个人总分个人总分笔试分台赛个人必答题得分(四)团体总分团体总分团体台赛得分总和 届 知识竞赛规则一、参赛选手应是竞赛办法规定的 持有 资格

7、证书人员,并符合其他参赛条件。二、个人笔试座位由 部统一安排。台赛台号由各队领队抽签决定,台赛各队在本赛台队员的座次顺序由各代表队自行决定。在比赛中非特殊情况下,不得替换参赛选手,如需替换必须由各队领队向竞赛办公室提出,由竞赛评委组裁定。三、选手答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笔试2小时30分,台赛个人必答、团体必答、团体抢答、风险题答题时间均为30秒),主持人宣布“时间到”即停止答题,不听主持人口令继续答题者,视为违例,笔试题违例者由监考老师报告评委组酌情处理;台赛违例的,不加分也不扣分。四、必答题在主持人念完题,发出“开始”口令后方可答题,提前抢答视为违例,此题作废,不加分也不扣分。五、抢答题

8、在主持人念完题,发出“开始”口令后方可抢答,在发出“开始”口令前抢答器发出响声者,视为违例,该队失去本题的抢答机会,其他参赛队在主持人念完题,发出“开始”口令后继续抢答。六、风险题分为10分、20分、30分三种,由主持人征求参赛队意见,各队自行选择不同分值的题,在主持人念完题发出“开始”口令后,方可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加相应分值,答错者扣相应分值,抢答视为违例,此题作废,不加分也不扣分。七、团体必答、团体抢答及风险题允许本队其他选手补充和修正,但要以最后答题选手的答案为准来评判,如果最后一位选手补充错了,按此题答错处理。八、个人必答题,同队队员不准提示或暗示,有提示或暗示的本题作废,个人必

9、答题不加分也不扣分。九、团体总分不设并列名次,团体总分出现并列时增加一道团体抢答题,答对着为胜出方,抢答规则同上。十、竞赛评判由主持人负责,如遇疑难问题不易评判,主持人可请赛场评委组裁决。十一、因违例、答错造成的作废题,废弃不再用,另外宣读其他题或此题给观众答。十二、无论笔试或台赛,参赛队员只能携带钢笔或签字笔、普通计算器(不准携带带储存功能或主要为其他功能附带计算功能的计算工具)进场比赛,其他物品一律不准带入比赛场地。发现参赛队员夹带与比赛有关资料者,笔试有抄袭其他队员答案者,视为违例,监考老师或主持人可以反映给评委组,由评委组考虑酌情扣分,情节严重者取消个人成绩或比赛资格。十三、参赛队员要

10、服装整洁、仪表端庄、文明礼貌,回答问题时要严肃认真、声音洪亮、语言标准、吐字清楚、简明扼要。十四、本规则由 首届 知识竞赛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届 知识竞赛赛场纪律为确保 届 知识竞赛顺利进行,努力为参赛选手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充分展现出广大 人员的精神风貌和专业技术水平,现就竞赛赛场纪律作如下要求:一、参赛队员和赛场观众必须提前10分钟进场并按指定位置就座,参赛队员超过规定时间进场按弃权处理;二、参赛队员除携带按规定允许携带的用具外,不准携带任何资料上场;三、参赛队员必须完全服从监考老师和主持人的指挥和裁决,参赛队员对裁决有异议时,不准当场提问或责问,可在比赛结束后向本队领队反映,由领

11、队向评委组反映;四、参赛队员和观众要讲文明,讲礼貌,自觉维护赛场秩序,无特殊情况,必须善始善终,不准善自离开赛场或随意走动,更不准大声喧哗和对参赛者进行提示或暗示;五、赛场内一律禁止吸烟,不准乱扔杂物,保持赛场整洁;六、参赛队员不准带手机入场;所有工作人员和观众必须把手机关闭或调至震动状态。 届 知识竞赛组织机构首届会计知识竞赛的最高管理机构为“ 知识竞赛领导小组”(简称“竞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筹备组、评委组、赛场组、保障组,以上机构因竞赛而设,竞赛结束后自行解散。竞赛领导小组各机构成员及职能如下:竞赛领导小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竞赛领导小组为本次大赛的最高管理

12、机构,全面负责本次大赛的管理工作。竞赛办公室: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具体负责本次大赛的实施,指导下设各组开展工作,协调各组的工作和人员调配,下设各组必须服从竞赛办公室的领导,在竞赛办公室的统一安排下开展工作。评委组:组 长 组 员 评委组主要负责正式竞赛过程中有异议的问题的裁定。筹备组:组 长 组 员 筹备组主要负责竞赛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学习内容,竞赛题库的建立,竞赛管理办法的制定,竞赛各阶段的内容及日程安排,竞赛通知的下发,本级参赛队员的培训,出题,笔试的监考,改卷,以及正式竞赛开始后协助其他各组的工作。赛场组:组 长 组 员 赛场组主要负责正式竞赛期间的工作,包括赛场的布置,设施的配置,台赛时各队及个人成绩的记录 ,竞赛各期分数的统计,人员的安排等,以及赛前协助其他组的工作。保障组:组 长 组 员 保障组主要负责各参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竞赛场地的选择,参赛队的吃、住、行,获奖奖牌、证书的制作等,以及协助其他各组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