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义马:谁把义马村放在城乡一体化利益分配的末梢.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27470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义马:谁把义马村放在城乡一体化利益分配的末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义马:谁把义马村放在城乡一体化利益分配的末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义马:谁把义马村放在城乡一体化利益分配的末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义马:谁把义马村放在城乡一体化利益分配的末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义马:谁把义马村放在城乡一体化利益分配的末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义马:谁把义马村放在城乡一体化利益分配的末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义马:谁把义马村放在城乡一体化利益分配的末梢.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义马:谁把义马村放在了“城乡一体化”利益分配的末梢?2013-01-21 10:53:55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城乡建设频道 作者:记者 王春啸简介 : 城乡一体化,在豫西小城义马早已被家喻户晓。2003年,该市在全省较早启动此项工作,提出作为“义马市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甚至被称为是“这个集政治、经济、科学、艺术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可在当地,这场变革式的发展,并未像政府对外宣称的那样“完美”。利益分配过程中,隐形主体政府、开发商都分得一份羹,成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所谓应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群众,却因政府的一次次“忽悠”,被放在了利益分配的末梢。义马村像座坟墓2012年12月

2、20日下午,北风刺骨,雪片肆虐。在位于义马矿区沉陷区腹地的义马村,被损乡间道路上,不规则的车痕如道道模糊曲线,路边倒塌破损的房屋七零八落,远远看去,仿佛一幅蕴藏凄凉与悲惨的线描画。风雪中,84岁的白发老人李建英坐在家门口直流眼泪,“老天爷呀!该让俺家咋过啊!”因路面湿滑,远到车站拉水吃几成泡影,没有水成了老人当时的现实难题。李大妈家的三间瓦房,有40年历史了,她居住的西屋,因屋顶被震坏,只得用木棍撑起来。东屋房顶几乎掉了下来,破烂的芦苇席,折断的木椽,与杂物错杂地堆了一地。像李大妈这样还在义马村里维持的村民越来越少了。“有能耐的早跑了,谁愿天天呆在这随时会塌陷的鬼地方!村周围全是煤矿矿井口,村

3、子下面早就被掏空,房屋安置和生存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义马村早已像座坟墓!”一位不愿具名的村民告诉记者。12月10日,记者在义马村看到,多处房屋裂开了拳头宽的口子,有的外墙倾裂,村民只得用棍子撑了起来。在街上,地面密布裂缝,有几个沉陷的大坑村民正在想办法填上。村外的山体崩开,大的口子甚至能掉下汽车。记者在裂缝处踢落了一块石头,好久没有听到回音。一位村民称,这条裂缝能通到跃进矿采煤的巷道,足足有好几百米深。2010年,70多岁的村民徐常青不慎跌入裂缝,再也没有出来。“小学搬市区了,我们的孩子都是坐车去城里上学,车来车去,一天在路上就要花两个小时。”王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孩子教育成了问题。房子随时可

4、能支离破碎;孩子可能瞬间陷入裂缝;吃水必须花钱到几公里外去买;河道被污染却随时可能改道连日来,这些关键词日益集中在陇海铁路线上这座叫义马市的河南小城。义马村的灾害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还多次引起省里多个部门的关注。因地处灾害腹地,2012年6月8日,河南省政府转发河南省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公开全省最危险村镇名单,义马村被公布为存在地面塌陷隐患村(河南省唯一一个此类灾害村)。义马村就是义马采煤沉陷区灾害的一个缩影。可即便问题如此严重,当时市政府上报并经有关部门把关的84.8平方公里沉陷区范围并没有包括义马村,也因此被多次错过沉陷区治理。据了解,全村4700多口人,现在居住在村里

5、的人已经寥寥,大部分人选择了别处租房或到市里买房,生存能力弱的,只有在此处坚守。一位平姓村民告诉记者,“我们在煤矿沉陷区却没有落实沉陷救助措施,市里城乡一体化也把我们村作为沉陷区治理,可到头来,我们勒紧裤腰带做贡献,没有了钱物,哪儿还有钱去买政府建好的房子!”义马村人幽灵般的生活还没有结束。生存的希望早在2003年,三门峡市就启动了城乡一体化工程,按照义马市的相关规定,义马村被作为“资源型”、采取相关企业对居民集中搬迁而置换村庄地下资源的办法进行建设。因生存问题多次上访的义马村群众,仿佛看到了自己问题被解决的曙光,对前途充满希望。2005年,国家发改委(【2005】38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6、河南省义马矿区采煤沉陷区治理有关问题的批复指出,“义马矿区原国有重点煤矿因采煤产生的沉陷区范围为84.8平方公里(含露天矿采动影响范围0.66平方公里),已经严重威胁到居民安全,使城乡居民供水设施和浅层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以及造成道路、供电线路等受到破坏,给当地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害,需尽快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义马村人认为,“无论如何我们也应该在被综合治理的范围。”可“因为多种原因”,义马村最后却不在上述文件提及的治理范围。为此,村民一直很纠结。村民方某告诉记者,“义马村因采矿被损害的程度,绝对不亚于周边任何村,多少年来,村里村外布满矿井口,天天炮声隆,老百姓一直过着随时葬送生命

7、的生活,能躲的躲了,能跑的跑了,只留下了老弱病残的。可为什么我们村就不在综合治理范围呢?”没有被列入沉陷区治理,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市里“城乡一体化建设”这根稻草上。因为示范带动作用发挥的好,义马市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市。2008年,义马市人民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意见(义政200821号),文件明确指出,“义马居委会按照煤炭沉陷区搬迁标准进行规划设计。”2012年4月,义马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义办20128号),该文件要求“着力打造梁沟、义马、三十铺三个亮点社区。”2008年5月20日,三门峡市市长杨树平到义马调研,肯

8、定成绩同时,要求义马市“高度重视民生,特别是解决好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就医问题,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文件的相继出台和领导的重视,让生活在沉陷区的义马村民对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充满了信心。按照市里的规划,怡馨佳苑开始动工建设。义马村不少村民常常去工地参观,盼着哪栋楼房里会有自己家的房子,永远告别村里幽灵般的生活。同时记者也在网上看到,12年4月三门峡市政府市长办给义马村居民的回复中称表示其先后争取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资金970万元,用于居民搬迁;争取省建设厅农村危房改造资金346.2万元,对义马村577户危房进行补贴,平均每户约6000元。希望破灭天上并没有真的掉下馅饼。2011年

9、春,怡馨佳苑项目一期工程建好了,就当义马村的居民兴高采烈地准备搬迁新居时,义马市的搬迁安置政策出台。义马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义办【2012】8号),文件称,凡自愿拆除老村旧房并在集中居住区购房者,按照制订的每人30平米、每平米1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可在2012年2月,当地一家省级官方网站发布义马消息称,“义马市对资源型的义马、千秋、礼召、甘铺等4个社区,采取相关企业对居民进行搬迁而置换村庄地下资源的办法进行建设”;出台一减免两补贴优惠政策,新建的集中居住区,全部免除31项基础设施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每个集中居住区补贴100万元启动资金,建成入住后,

10、按每人3000元的标准再对居民进行补贴。两种标准和政策的执行反差,让义马村居民心凉了起来。早在1981年,义马村民便成为了城镇居民,但时隔20多年,义马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却又把义马村民按照农村村民对待,村民实际得到的房屋补偿最高仅为280元最低仅为几十元(同期政府工作报告规定的补偿标准是450元/),并且没有规定宅基地和耕地补偿。“以前在义马村,没水吃,路塌陷得厉害,房子也被矿上放炮震塌了,补了又塌,没办法就搬这里来了。”周永斌今年75岁,和老伴搬进怡馨佳苑半年多了,90平方米的房子,用了6万多。寒冬已至,怡馨佳苑还未供暖。新建的房子,阴冷潮湿,有的住户在家中烧着煤球,有的没有任何取暖措施,体弱

11、多病的老人会感觉吃不消。如今,怡馨佳苑的房子均价却达到了1200元/,这个数字,对全村仅剩90余亩耕地、村民多年期盼住房可以被沉陷区治理的义马村民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我家将近两百平米建筑面积,也就能赔两三万,还不够租房子呢。”王女士告诉记者。据调查,义马市所有建设的集中居住区,现在的入住率也不会超过10%,有些甚至几乎没有入住,被拆迁房子的居民,大都靠租房或在市场上买房,原因就是政府的房子该兑现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国家发改委【2005】389号文件规定,在沉陷区拆迁安置标准中规定村民在沉陷村搬迁过程中承担的比例不超过8%。而据记者了解,义马市政府一次次下发文件承诺义马居委会按照煤炭沉陷区搬

12、迁标准来进行,对义马村来说可能只是个谎言。在一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上,义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军严厉地讲,“集中居住区是阳光工程,所有权归居民,不是给有钱人建便宜房子、倒房子、买房子。哪个社区负责人不把房子交到社区群众手中,要撤他的职!”把建设好的房子交给群众,严格落实“一减免两补贴”措施,让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等系列口号,为什么真到落实时,却成了另外一种结果。“三天两头开会,都是威胁恐吓我们上访代表,(社区)书记放了狠话,谁上访修理谁!”村民方某告诉记者。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居民告诉记者,“义马村的小区实际上是以城乡一体化为幌子,开发商投资的房地产项目。”而另外一位平姓居民也告诉记者,

13、“三门峡政府给居民筹集的每户6000元的危房改造款我们到现在也没有见到,村里范书记说了,钱是肯定有,但是没有到村里。”记者在采访中还理解到,因为集中居住区的房子不好买,开发商赚不到钱,已经开始对政府提意见。颠倒的利益格局义马村,位于义马市东南侧,地处义煤集团矿区腹地。据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因为煤矿开采,该村近8000余亩耕地被征用或划拨,截至目前仅剩93亩。应该说,在义马市和义煤集团的发展历程中,这个采煤区的小村,一直走在贡献的前沿。可在其能量即将穷尽时,曾经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义马村被分在了利益的末梢。而自1981年国务院批准义马矿区设立义马市以来,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该市全年地

14、区生产总值完成153亿元,是建市初的146倍,河南省2011年度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中,义马市位列第一。作为河南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级市,取得如此发展成就,该有多少老百姓的心血和汗水?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近些年来义煤集团更是取得骄人业绩,公开消息称,目前其资产总额达411亿元,矿区地跨豫晋等五省(区),拥有生产矿井16座,原煤产能3400多万吨。是义煤集团撑起了义马?还是义马人撑起了义煤集团?采访中义马人一直在反问记者。“百里煤海的美誉是曾经的传说,可看着采煤沉陷区千疮百孔,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再高的GDP对义马人有什么用呢?”一位熟悉当地发展情况的官员称。义马村刚好处在义煤矿区的中心位置

15、,北有北露天矿,东有常村矿,南有南露天矿(已倒闭),西有跃进矿、千秋矿,煤矿对义马村成合围之势,五个煤矿都归义煤集团辖属。“义马村为义煤付出了太多,到头来自己家园被搞得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水源枯竭,却无人过问!我们去维权,却遭殴打、拘留、停职!”村民的抱怨声从村里传出。而义马村群众更大的意见是,原本该被争取的沉陷区综合治理,却因政府的“不积极”而被撂在一边。义煤集团房产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建伟告诉记者,“零三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义马沉陷区做的专项评估属于一次性评估,当时政府没争取,错过了时机。”更可气的是,政府文件里对村民的一次次承诺,将按照煤炭沉陷区整体搬迁标准治理,最后竟是谎言。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被颠倒的利益链条里,义马村群众除了沉默,没有别的选择。生存权作为自然人最基本的权利,应该得到全面的保障。人民有权享有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从有水到没水,从有耕地到开荒田,从小康村到光棍村,从道路平坦到山崩地裂,从安居乐业到房倒屋塌;原本该被列入沉陷区治理的村庄被遗忘;政府文件多次称会按照“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