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272381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基本上还保持着幼儿园及家里的一些行为习 惯,对学校的行为要求、课堂常规还很陌生,没有上课的概念,课上 随意好动,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因此,一年级新生的体育教学就要正 视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 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 活动,创设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一、 巧练集合站队,变换方法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 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 他们的表现也往往是茫然而不知 所措。如何使学生在集合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 位置是解决这

2、道难题 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 的提高。 方法一:为每位学生编号,如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为一排一号, 第二排的第五个为二排二号,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对号入座。 方法二: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 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 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小,很难 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 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方法三: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 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 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

3、,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方法四: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 了站队的方法,明确了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的方位,进 一步巩固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 去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 戏将队伍调离原先的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 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踩龙尾等,使组 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 方法五:结合“找朋友,接大龙”游戏,进一步提高学生集合站 队的能力。在学生基本明确了自己集合站队的位置之后,结合教学内 容,教师有意安排以每列横队为一组的教学分组,在穿

4、插的小游戏之 后,教师鸣响“魔哨” ,提出“找朋友,接大龙”的游戏要求,比一 比看那条大龙结的既快又形象, 教师要着重强调接龙的秩序和每个同学所处的前后位置不能改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 集合站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又使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组织调队变 得自然顺畅,不留痕迹,提高了课堂活动效率。二、 妙用口哨,规范常规习惯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 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 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 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 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5、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参与活动 的兴趣,并使学生听教师的口哨声。以魔法师的哨声有“魔力” ,作 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听到哨声要立刻变成“定海神针” 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园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 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听到口哨在哨声没有达到要 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 ,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 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 “魔法”自动解 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求 得让教师施“魔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进 行教育,并及时表扬“定海神针”做得到位的学

6、生,以此激励学生规 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 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 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三、 灵活组织,激活体育课堂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求奇、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有 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学生对教师枯 燥乏味的讲解与练习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 性、 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 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 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情绪也不高,纪律也容易涣散。 要使一个学生在

7、一堂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要求教师就要从儿童 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 课程资源, 活化教学内容, 变换教学组织形式, 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使学生在新、奇变的教学中提高技能。在 30 米快速跑教学中尝试以 彩带、降落伞、毛毛球为教学资源,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 “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 念,设计了让我的彩带飘起来、小伞兵赛跑、30 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垒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了很好 的学习效果。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体育课堂充满了 活力。在跳绳教学中,由于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学

8、生跳绳的能力各不 同,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灵活组织教学, 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教 育资源,互帮互学。教学中要不断变换练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单手 摇对折绳跳、计数跳、计时跳、前后左右移动跳、跑跳接力、一带一 跳等练习,激发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练之中,以此强化学生运 动技能的形成。四、 师生互动,共创和谐氛围面对一年级新生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动作、技能的同时更要关 注学生情感态度的需求。一年级新生走进校门时已不再是一张白纸, 他们头脑中依然保留着幼儿园里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 对学校的 一切感到陌生而新奇, 教师的一言一行很

9、大程度上在影响着学生的发 展。因此,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教师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 激发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可以打破教学进度,将教 学内容重新安排, 尽量安排教师自身比较擅长而又适合一年级学生练 习的活动内容,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活动,以适应一年级新 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小学生模仿能 力强的特点,多为学生进行示范,用精彩的表演带动学生参与活动, 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使学生在佩服教师的同时更加喜欢上体育课, 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使体育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在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教育,尤其在集体游戏 中,要教育学生遵

10、守游戏规则,安全有序地进行体育活动,并适时教 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参加体育活动的常识,合理地调度和运筹,有计划 地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发 展,共创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五、 巧设场地,提高学习效果一年级新生刚入学,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出 一些错,但这些过错并不是学生有意的行为,通常是教师虽已经指出 了他已犯了错,可学生仍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 要在备课之中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 尽量避免学生出 错的机会。 在教学中发现一年级新生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由于活动范 围过大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因此在一年级教学中体育活

11、动场地 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新颖的场地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更能激活学生创新的激情,在教学的各环节之中,根据教学的内 容、器材的使用、组织的形式、学生的分组等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 活动场地,规划学生的活动范围,并在活动之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使活动形式既有利于教师的组织教学,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 互相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够完全在教师的调控之下进行,使教学安全 有序,活而不乱,更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果。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 工作,不仅要有长期计划,短期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 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的培养行为。 正如著名教育家恩曼所说: “习 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她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她就 会变得牢不可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