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日记之学习篇1.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266897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平日记之学习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平日记之学习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平日记之学习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平日记之学习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平日记之学习篇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平日记之学习篇2012年8月6日,培训生活进入理论学习阶段,如果说两周的军训属于“动态”,那么未来的日子将于今天开始步入“静态”,至少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听课,认真思考。培训班的课业安排确实有它的合理性,动静结合,训练我们对待生活的灵活性,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正是告诉我们,该动的时候能动得起来,要静的时候能静得下来。尽管学习阶段是坐在装有空调的教室,不再有头顶骄阳汗流浃背,也无需再扳直腰背踢正步走队列,但真正能坐得住,能踏实静心的学习知识,体会主讲人不一样风采的,才算得上可动可静,才算的上丰富多彩,我想说,学习阶段,有更多值得我去学习!2012年8月17日,培训班第

2、一次读书会活动,十二个班级分六组,每组派代表发言,每个代表侃侃而谈,进入自由发言阶段,很多人即兴发言,他们的反应能力表达能力,真的叫我羡慕嫉妒恨,因为我总是在这方面做的很差。我安慰自己,或许我更适合默默做事,可我并不甘于如此,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懂表达自己的人,即使再优秀也是有所欠缺的。一次读书会,将隐藏着的才子佳人显露,当然对于读书,我更多的感觉是,读书应该是一种习惯。今天有位同学说,无论读书抑或旅行,我们始终在路上。这句话对近期状态不佳的我,感触很深,也让我想起司法考试培训班上一位老师的一段话。他说,我把一天的时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献给工作,这是必须的,因为这是生活;第二部分我献给家人

3、和朋友,因为我们有义务对亲人好,有必要经营社会关系网;第三部分,也就是每晚八点到十点,我献给自己,只需一盏昏黄台灯,一本发旧书籍,此时我自立为王,因为我告诉自己,没有做到韦编三绝,就不要去抱怨,没有奋斗的目标,就先动起来,先做起来再寻找方向。或许我现在还有很多的不足,对未来还是很迷茫,但我已不会急切,因为我很清楚,该到的地方总会到达。2012年8月17日,今天的课程是由扎哥(呼和浩特海关的带队领导)讲授,主题是“感受边关文化,领悟胡杨精神”,可以说为了能将这次课程讲出特色,让大家能够真正了解我们内蒙古,了解她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了解内蒙古边关的工作条件之恶劣和边关关员的工作心态之平和,扎哥

4、真的是费尽苦心,一周多时间的备课,他晚上都要忙到凌晨,午休时间也牺牲掉了,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就是为了今天这重要的一刻。听说扎哥讲授的这次课程,可能会用到很多资料,呼关人教处领导和额济纳海关的关员也积极的帮扎哥做着准备工作。还记得那段时间,他们光图片就发送了150多张,还有11个视频以及数不清的文字材料,呼关的领导和同事让我和其他同学都感到震惊,因为他们做事是那么的用心和尽力。回想扎哥备课的那些天里,发生了很多让我触动的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中午,刚刚吃过午饭,我去扎哥房间取电脑,正好看到他和孙猛还在为做视频选取好的图片,而一旁的左亚南则默默做着上课需要用的PPT课件,我知道昨晚他们已经加班到

5、凌晨,而今天的这个中午他们又得不到休息,可下午还要正常上课。怕影响他们工作,我一个人回到了寝室,却怎么也睡不着,想着扎哥忙得嘴唇上火,看着让人心疼,真恨不得能多做一些,多帮扎哥分担一些。而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扎哥的认真让我感动,甚至会有一些惭愧。为什么有些人令人钦佩,为什么有些人值得我们尊敬,我想,看到扎哥,一切都不言自明了。身为一名内蒙古人,因为生活在城市,我并没有见过草原,也不了解内蒙古的历史,说起来真是有些愧疚,但事实上,像我一样的大有人在,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所以扎哥的课程不单单是讲给黄埔关的关员听,还是在给我这样的内蒙古人普及关于自己家乡的常识。听扎哥的课是一种享受,

6、就像小时候爸爸给我讲故事,故事中我看到内蒙古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美景,听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歌,了解到呼和浩特是世界的“乳都”,区内的煤炭储量能满足中国几个世纪的需求,我还知道了我出生的城市赤峰,她孕育的红山文化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玉猪龙,中华第一凤,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三千年等等,故事让我为自己是一名内蒙古人而骄傲,为自己的家乡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而自豪。但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土尔扈特人的事迹,扎哥说,早在18世纪,土尔扈特人为摆脱沙俄控制,从伏尔加河岸一路征战,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历经了无数的艰辛与磨难,一年之间由开始的17万人仅剩7万人,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7、同时他们也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他们落户额济纳,那里的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民风淳朴。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要在额济纳旗建设航天基地,土尔扈特人毫无怨言的将自己生活了一百五十多年的牧场中,把水草最为丰美的地方奉献出来,最终航天城建起来了,而土尔扈特人则需要再次迁移,搬到了目前的达赖库布镇所在地。我在想到底是怎样一种对祖国炽热强烈的爱,才能够让土尔扈特人如此的义无反顾,面对这一次次的壮举,任谁都会被他们坚韧的生命信念而感动,被他们可贵的奉献精神而心疼吧。扎哥讲,内蒙古属于祖国北部边疆,额济纳旗又地处内蒙古西北边疆的戈壁最深处,号称“地球四极”,常年干旱少雨,人口密度极其稀

8、少,由于风沙大,持续时间长,有一种调侃的说法叫“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尽管有些夸张,却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无奈和惆怅。课堂上扎哥还展出了两块闻名天下的人形奇石图片,那五官俱全,惟妙惟肖的造型让人震撼,令人费解。扎哥诙谐的介绍说,这是千万年来风吹日晒的结果,是人类不适合生存的地方大自然把普通的戈壁石铸造成了人的形状来弥补这里的缺憾吧。在这里,一般的植物是很难存活的,但有一种作物却坚韧的成长起来,她的名字叫做胡杨!胡杨有着强烈的生存意志,她扎根地下50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她是具有300到600年历史的十大古老树种之一,也是所有古老树种中仅剩的一个,她是植物中的活化石,比动物界的大熊猫还要珍

9、贵。2009年2月温总理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中如此评价过胡杨,她“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成为“英雄树”,她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胡杨有着高超的生存本领,她一棵树却长着柳、杨、枫三种叶子,为的是更好的吸收阳光更好的适应那恶劣的气候;胡杨是呼和浩特海关的精神象征,就像土尔扈特人一样的,拥有可贵的奉献精神和坚韧的生命信念,她虽地处“极地”,却在金秋十月为世人绽放美丽。据扎哥介绍,额济纳海关的状况是人少任务重,他们去年的进出口货物量能达到1100万吨,而关警员总数只有31人。额济纳海关每天出境六七百辆煤车,而监管区附近的储煤监管库就有十几个,额济纳风沙大,每当风

10、起,漫天黄沙卷起煤灰,再夹杂拉媒车的尾气,面对如此恶劣之工作环境,额济纳海关的关警员并未消沉,他们每一个人都像是一棵棵胡杨,矗立在寒风凛冽中守护着国家的经济大门,在沙漠的最深处,上演着各种各样美丽动人的故事。额济纳海关年轻人居多,他们的激情和热血没有因为这些环境的恶劣而消灭,相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额济纳海关是一个特别积极向上的团队,在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的努力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个人和优秀人才。额济纳海关团支部还获得了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的荣誉。前任额济纳海关丁关长,在全国海关系统副厅级干部选拔资格考试中,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现已被海关总署派往郑州海关任副关长.关员中一年内就有三名关员分别

11、被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甘肃省政法学院招录为在职研究生。额济纳海关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我们培训班一样多姿多彩,成立了各种文体兴趣小组,经常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并使其常态化。扎哥在课堂上深情的回顾了关警员为了提高执法效能,树立良好的海关形象,共同学习蒙古语的动人过程。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彰显额济纳海关关员认真执着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扎哥诙谐的提醒大家:如果你恨一个人,春天把他送到额济纳,因为那里是地狱;如果你爱一个人,秋天把他送到额济纳,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说军人守卫边疆,是在尽守土之责,那么海关把守边关,就是在守护国家经济的大门,他们就像胡杨一样,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美丽,这美丽交织着对海关的爱,对祖国的爱,“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海关的关员早已将服务的意识深深埋入心底,把守海关,进而坚守海关,最后达到乐守海关。当扎哥伴随专门为此次课程精心制作的PPT ,唱起“我爱这金色的沙海”,屏幕上映现出了风沙中的戈壁沙漠,雄关漫道;美丽神奇的胡杨林和碧波荡漾的居延海;出现了张张海关关员艰难执勤的照片,伴着大气宽广的音乐,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这泪中有的是心疼,有的是心酸,有的是敬佩,但更多的是将来成为一名边关的关员肩负的一份责任,也许此刻起,我似乎已成为一棵胡杨,扎根沙海,用她那动人心魄的坚韧,守卫着生命的绿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