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事故案例.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26478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事故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综采事故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综采事故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综采事故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综采事故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采事故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事故案例.doc(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压更换高压胶管造成伤人事故案例(支架维修工)一、事故经过:X月X日早班9;50分,XX煤矿综采一区检修班支架维修工孙XX在更换支架前立柱直径13的高压进液管时,由于没有让控制台司机停泵,且也没关闭本架的平面截止阀,造成高压胶管甩伤自己的左小腿。二、事故原因:1、支架维修工孙XX,安全意识淡薄,“三乎、三惯”思想严重,违章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检修班班长张XX,管理不严不细,没有把工作面存在的隐患作为重点,超前预见性差,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3、跟班副队长王XX,现场管理不到位,没能认真排查好现场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主要原因。三、防范措施:1、事故责任单位要认真吸

2、取事故教训,针对岗位操作人员技术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要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学技术学业务的高潮,以最快速度提高全员岗位操作技能。加强对职工的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手指口述操作法的演练,严格按岗位流程描述及操作规程操作。2、支架维修工要熟悉掌握液压支架的全部液压系统及工作原理,准确、迅速、无误地操作。上岗后,必须集中精力,检查压力表是否完好,初撑力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逐台检查支架是否有跑、冒、漏、窜液现象,各连接是否完好,“U”型销是否到位,架间喷雾是否完好正常。违章跨越刮板输送机受伤事故案例(刮板输送机司机)一、事故经过:2003年8月15日, XX煤矿综采队XX工作面夜班,工作面正常生产,采煤机在机头向

3、机尾行驶,端头支护工张XX从工作面轨中巷到工作面找高压管子,因刮板输送机距机尾间隙较小,张XX直接从刮板输送机上跨越,就在张XX把脚踏在输送机上时,他没有注意到机尾的刮板已经出槽,随即被出槽的刮板刮倒,接着被带着向机头走。支架操作工钱XX及时向煤机司机发出停机信号,待张XX被救出时已经奄奄一息。跟班副队长迅速组织人员抢救,经送医院抢救虽然张XX保住了一条命,却造成下肢截瘫的重伤事故。二、事故原因:1、支护工张XX,违章在刮板输送机运行时直接跨越输送机,是造成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2、综采队在工作面机尾侧没有按照规程的设计在机尾设置人行过桥,致使张XX在跨越刮板输送机时被刮倒,负有管理的责任。也是

4、此起事故的主要责任。三、防范措施:1、工作面端头安全出口的行人宽度及高度必须符合规程及措施要求,当工作面没有行人出口时,必须加设行人过桥或采取其它措施保证出口畅通。在没有行人过桥的地点通过运输设备时必须坚持停机行人制度,严禁人员跨越运行中的运输设备。2、加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管理,及时更换面溜刮板及溜槽,防止面溜飘链。移溜时,要严格按照两种要求,顺直溜子,杜绝操作不当造成面溜出链等事故。3、立即对全体职工进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奖优罚劣,不合格者停班学习,狠抓落实,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对隐患的防范能力。4、组织职工重新学习“三大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结合此次事故教训,深刻反思,开展好警示教育。5、进

5、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关键工序和重点隐患的双重预警,并加强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一、事故经过: o; a:Dd 9/+Bh 2008年9月19日中班16:20分左右,综采一队郑大鹏、杨辉、王多厂、曹克家四名端头工按班长杭乃利安排在13218工作面下出口回窜跨工作面刮板机头的6.5m长工字钢挑棚。钢梁窜到位后,郑大鹏扶单体(DZ-28型),其余三人手托钢梁准备往单体顶端放置,由于单体放液卸压后活柱未完全缩回柱腔,在钢梁的重压下,单体活柱迅速回缩,致使郑大鹏左手无名指被挤在柱腔上端边沿与活柱顶端的牙座之间,造成左手无名指指尖骨折。 _PNr.D 8 W6T|iZoVr 二、事故原

6、因: M2x (voi oA? 6x ;= j, yu 2、伤者郑大鹏现场施工经验不足,手扶单体位置不对,操作不规范、不细心。 oRKEJ Nps h mx= 35 3、互联保执行不到位。 BCcrl PkE5|d*, 三、防范措施: x:vuA PiV7*F4qI. 1、单体卸压后,应将活柱回缩到位。 R(P%Csbqh EGHVt/. 2、加强职工操作规程培训,规范职工操作行为。 a9nWOJ6 X2&Nv 按照矿2008年安全1号文规定,给予伤者郑大鹏、当班班长杭乃利、跟班技术主管刘晓伟、队长朱治安、书记李辰龙各罚款500元。 $Vc/ _#$ *y一、事故经过: A0N ;VYv 20

7、08年3月26日凌晨2点,1101(3)工作面出现跳电现象,经查为煤机上截割电机负荷线漏电,更换电缆后正常。 )#j 二、事故分析: x1D+ 由机电办牵头,综采二队、机电修配中心在地面读该损坏电缆进行检查,电缆长6.7m,外护套没查出损伤,将电缆破开进一步检查发现,离线头(接电机端)1.2m处有一明显放电伤痕,将电缆内护套击穿,伤痕长10mm,导致电缆漏电,另有23处电缆铜芯对内护套内侧压痕处放电伤痕,分布在全长,无明显规律。 pQgOT0f 三、分析结论: BYEeUo;%v 此电缆安装在煤机上截割电机至接线腔之间,外露部分不到1m,其余部分均在煤机盖板内,放电伤痕分布整根电缆,因此分析认

8、为此故障为电缆质量问题,铜芯与屏蔽层之间内护套耐压不够。 0?4.N n3 四、防范措施: cX=b q_ 加强对电缆的维护,定期摇测电缆绝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m%/veD k综采一队9.9工伤事故调查报告 68c; Vb VjqdKQeVq M(H: Gx!RaZ1 2010年9月9日中班,综采一队在12328W工作面发生一起工伤事故。事故发生后,矿总值班组织安监处、调度所对事故进行了调查,查明了事故的经过和原因。 FqsjuUl 8-5 jr_* 一、事故经过 |W (Aq-XQ 2010年9月9日中班,综采一队刘君贤(茬长)带领3名职工在12328W工作面第12#支架处由上向下进行

9、使棚作业。19:30左右,刘君贤等人在上走向棚梁(0.2m4m圆木)时,10#12#架顶板突然来压冒落,刘君贤在后撤过程中不慎摔倒,造成第11根右肋骨受伤。 R$fIbPDr /V Vd ;M67ma7C (一)施工点附近顶板冒落较高,走向棚梁与顶板未接上劲,顶板来压掉矸后,将使好的走向棚砸落。 U9o*6o A?O& m | (二)施工现场安全退路不畅通,安全环境差。 A4Q)YY9 #KNq:wp6 三、防范措施 : |*,Lwvd R, w54, (一)进入煤帮施工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加强好退路,确保退路安全畅通。 ;qv 4EhBpTg (二)使棚后,如棚梁无法与顶板接实,

10、必须及时装设木垛进行加固。 gqdB!l4 qv*uM0G6i (三)人员在煤帮作业时,必须设专人监视煤帮及顶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撤出人员。 FB/-.综采一队731重伤事故调查报告 i?s&3-Y | 6lG .a1_F| #(wz l 2010年7月31日中班,综采一队在12328W工作面发生1起重伤事故。事故发生后,矿总值班组织安监处、技术科、调度所对事故进行了调查,查清了事故的经过、原因。 m_O=X8ujD sT T455h) 一、事故经过 .Y Frb+6 (7#N0g eb* tg!svL! 1.液压枪停用后,未及时将供液管拆除或采取可靠的吊挂措施。 jWm BUHCb J0 z

11、0%p 2.职工对潜在危险源的判断、识别能力欠缺,安全防范意识差,互联保落实不到位。 OmuZ 0 . Xr;noV-X 三、防范措施 7anpz% 6KTY I (一)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液压枪等工器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收好,严禁乱丢乱放,遗留安全隐患。 Vb#o)z v%Q7X( (二)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对危险源的判断、识别、防范意识和能力。 RN| .zml rl7Y=*Dv (三)加强现场管理,严格“两规范”现场落实,查纠不规范行为,认真落实互联保责任。 3?(p; 中国煤矿事故频发 超过97%矿难由人为因素导致煤矿安全:矿井下的“人祸”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汪孝宗|山东、安徽报道一天,

12、华北某煤矿领导去一个工区检查安全生产,现场测试抽查井下员工的安全意识。一名工人不动笔,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该领导问工人:“你怎么不写啊?”工人说:“我不认识字。”领导很纳闷:“不识字你怎么干煤矿?”工人反问:“认识字我还干煤矿吗?”这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某大型煤矿集团采访时,一位矿领导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或许,这只揭示出中国煤矿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近期连续发生的多起较大瞒报、迟报煤矿伤亡事故,业界人士虽屡次“痛定思痛”,但对事故多发原因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根源究竟何在?中国能否有效控制煤矿事故?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达97%以上“实际上,在所有导致煤矿事故的直接原因中

13、,由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占比高达97.67%。这个数据来源于对19802000年间1203起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案例的分析。”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红在采访时,直言不讳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陈红说:“这一研究结论在20012010年间发生的大量煤矿事故案例分析中也得到了明确的印证。工人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以及煤矿企业组织施行不安全行为,目前仍然是导致我国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兖矿集团,一位从井下采煤工做起,在矿井工作了近30年的资深矿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所接触到的事故,绝大多数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同样,在井下做了10余年采煤工的兖矿职工尹召元也告诉记者,“大事故有可能是不可预测的,因为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可能不到位,但零星事故基本上都是人为因素。”据介绍,这些人为违章行为,比如瓦斯超限不及时处理、超能力开采等,在我国煤矿生产中均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多发性特征。同时,这种不安全行为分布极为分散,遍布生产指挥、一线作业等各环节以及采煤、掘进等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