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2013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原题).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26374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城市2013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宜城市2013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宜城市2013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宜城市2013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宜城市2013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城市2013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城市2013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原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城市201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题语 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厉精图治谱新曲,浓墨重采书华章。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襄阳民间传说既有阳刚挺拔之气,又有纤( )柔婉转之美,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蕴藏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唾( )弃。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误的一项是( )(2分)A.诸葛亮青年时以师礼对待庞德公,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B.篝火晚会上掌声雷动,笑语连连,同学们聚在一起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C多宝佛塔的设计者真是别出心裁,建造的格局与众不同,令人叫绝。D自

2、“四个襄阳”活动开展以来,古城面貌焕然一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不但他的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思想品德优良。B“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获得,取决于市民文明程度的高低。C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D如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那么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沐浴着明媚的阳光。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 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 除此之外,就是

3、在决策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 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A. B. C. D. 5.B6名著阅读。(2分)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他在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 的人。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过故人庄)孟子中的“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带给我们丰厚的精神滋养:王湾“ ,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

4、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杜甫的“ , ”(春望)抒发了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让我们感悟了亲情的可贵;李白的“ , ”(行路难)表达了作者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读来顿生豪情。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在“学雷锋活动月”中,班长倡议大家利用星期天去福利院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可小刚以星期天准备去郊游为理由不想参加活动。假如你是班长,你将怎样劝说他参加?(2分) 9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以其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来捡拾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一起进行综合性学

5、习:黄河,母亲河。(共8分)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前,老师让你在黑板上写一句简洁、凝练的主题语,以营造活动氛围。(2分)你书写的主题语是: 下面是已设计好的两种活动形式,现在请你再补充一种形式,以使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更加完美。(2分)形式一:举办黄河图片展形式二:举行诗歌朗诵会 形式三: 在本次活动中有一个“俗语、成语大比拼”环节,要求各小组分别说出有关黄河的一个成语和一句俗语来,你代表小组说的是:(2分)成语: 俗语: 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黄河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问题。1998年初,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郑重发出呼

6、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觉得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拯救黄河?(2分) 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阅读七言律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011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0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 。(2分)11请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2分)(二)阅读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选段,完成1216题。(10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乙】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

8、鹄之志哉!”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休祲降于天 休祲: 辍耕之垄上 之:1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怅恨久之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臣本布衣C与臣而将四矣 庸者笑而应曰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寻向所志1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甲文中唐雎面对秦王“天子之怒”的威胁时,以“布衣之怒”相对。表现了他 的布衣精神。乙文中通过记叙陈胜与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胜 的性格特点。16请你谈谈甲乙两文给你的启示。(2分) (三)阅读小说一

9、个走运的人,完成1720题。(13分)一个走运的人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

10、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

11、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