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应急培训计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26200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局应急培训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设局应急培训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设局应急培训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局应急培训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局应急培训计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建设局应急培训计划 为不断完善应急体系,探索和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长效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构建文明和谐新作出积极贡献。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应急体系 局成立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科室工作职责,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科室、下属单位,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逐步建立和完善街道应急管理体系。一是抓好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发布工作并,报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二是做好应急预案的完善工作,各责任科室、单位要从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做什么、怎么

2、做、谁负责等方面,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三是制订应急预案的操作规程,做好预案涉及部门的衔接工作,落实职责,明确责任。四是相关单位在公园广场举办较大规模活动时,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市政部门要督促组织单位制定保障活动安全的单项活动应急预案,报局领导小组备案。 二、加强组织,健全应急体制。 一是建立健全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能,优化设置,妥善解决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配置和工作经费等问题,分管应急管理的人员发生变动要及时报告县应急办。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抓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培养和训练,以市政管理站、公用事业科、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等骨干队伍为主体,逐步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

3、救援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要有日常工作经费和物资、基础设施投入等专项经费。 三、强化管理,健全应急机制。 一是健全预测预警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范围,完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及时向县应急办和相关部门上报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二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开展本系统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为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依据。明确各类隐患点的责任人和监控人,对重大风险隐患要进行实时监控、准备好应对措施。三是规范值班和信息报送机制。认真落实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查岗制度,

4、规范信息报送制度。四是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各科室、单位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联动机制,明确各方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共同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四、强化宣传,提高应急能力。 一是加强应急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努力形成群众广泛参与、全社会共同应对的良好局面。宣传活动全年不少于三次,年初要制定宣传计划,年终要有总结,要有文字和图像记录资料备查。各科室、下属单位要向局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报送应急管理信息。二是加强应急培训和交流。采取办培训班和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从事应急管理的分管领导和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三是搞好应急演练。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全年不少于次。应急演练要按照预案,每个环节实施到位。四是加强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指导企业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 五、强化监督,提高管理水平。 局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各科室、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督察,不断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力度,对在处理突发事件中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机关科室和人员年度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对各责任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年终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将予以通报。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