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26093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戌变法同步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戊戌变法A、颁布定国是诏B、成立保国会C公车上书D、创办中外纪闻学习导航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客观地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及失败的原因;体会康有为、梁启超、谭嗣 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国家学习, 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 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线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2. “我们常说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悲剧,但 1895年就是 那群举子揭开了一场延续数年的救亡运动的序幕。”该文段中“那群举子”的举动是()3. 下图所示的报纸杂志出现于(D辛亥革命时期4.

2、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的目的是()A、推翻清政府B、发动人民群众C、挽救民族危亡 D、建立共和二、填表戊 戌 变 法 的 内 容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综合运用一、读图,猜猜他们是谁?(1) 图A中的人物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他是。(2) 图B中的人物在牺牲前大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他是。(3)图 C 中的人物在公车上书后, 又三次上书光绪帝。 痛切陈述变法的重要性,使光绪帝深为感动,让他全面筹划变法。他是。二、材料解析1 他是广东南海人, 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 要求改变现状。 他多次上述当朝皇帝, 并指出,形势已发展到 “瓜

3、分豆剖, 渐露机芽” “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的地步,如不及时变法,列强的侵略会变本 加厉,人民的斗争会风起云涌。请回答:(1)材料中的“他”是谁?2)看到他的上书后深受感动,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的皇帝是谁?3)以“他”为代表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如何评价这一运动?4)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能变则全, 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二: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 行二十年新政, 或已致中国富强矣。 胡适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2)从材料二中看出此事件的结果如何?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出现 这种结果的原因。3)胡适的观

4、点是否正确?,为什么?拓展与探究康有为( 1858 1927),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 1898 年与 梁启超等发动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逃往国外, 其后他的思想日趋保 守改良,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族革命。后成为保皇派首领。你还知道 吗?他的诗歌想象奇特,辞彩瑰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请 你搜集有关资料,写一篇有关康有为的历史人物小传并和同学们交 流。经典题解: (2006年湖南省)下列哪一事件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同阶层进行的救国运动,题目 中限定阶级是资产阶

5、级,排除农民运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地主阶级 进行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也有改良和革命之分,戊戌变法是由封 建皇帝主持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变法,属于改良,辛亥革命是孙中山 领导的旨在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运动。因此,答案应选 C。第 6 课 戊戌变法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B 2 C 3 C 4 C二、填表 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 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 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 权。文化上:改科举, 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京师设立大学堂。 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炼陆军,扩建海军。综合运用一、读图,猜猜他们是谁?(1) 梁启超 (2) 谭嗣同 (3) 康有为 二、材料解析题1(1)康有为 (2) 光绪帝 (3) 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4)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 通。2(1)主张变法图强(2) 从材料二中看出此事件的结果失败。维新派没有实力,依 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和依靠群众;顽固派势力 强大;没有科学的理论作基础;没有改变中国的圭寸建制度。(3) 不正确。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外国帝国主义 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戊戌变法不 可能取得胜利。拓展与探究: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