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板形讲义杨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260098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轧钢板形讲义杨荃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轧钢板形讲义杨荃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轧钢板形讲义杨荃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轧钢板形讲义杨荃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轧钢板形讲义杨荃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轧钢板形讲义杨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轧钢板形讲义杨荃(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宽带钢生产线板形质量控制理论和应用杨 荃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5.08.16主要内容1、 板形理论的基础知识2、 轧件变形和辊系变形理论3、 轧后带钢的屈曲失稳理论4、 轧辊磨损及热膨胀理论5、 部分板形测量仪表的原理6、 层流冷却对板形的影响7、 基于板形控制的轧机选型8、 板形控制系统的应用9、 板形控制模型的参数分析10、变凸度辊形的相关技术思考题1、如果我负责新建轧机的技术工作,我将在机型、辊形、工艺和控制诸方面注重哪些技术要点? 2、如果我负责轧机生产线的技术工作(工艺、设备、电气、质检等专业),我应该把握板形质量的哪些重要环节? 3、如果我负责某条生产线的技

2、术工作(热轧、酸洗、冷轧、热处理、涂镀层等专业),我如何考虑前后工序的配合来保证板形质量?1板形理论的基础知识 板带材做为基础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现代化工业部门如建筑、能源、交通、汽车、电子、机械、石油、化工、轻工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板带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且对其内在性能质量、外部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诸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板带的横向和纵向厚度精度越来越高,也推动着轧机机型和板形控制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对于热轧、冷轧板的尺寸精度问题,有相对成熟的专门

3、研究方法和解决手段。对于板形问题,无论是研究领域或技术应用领域的工作,都具有更大的难度。有关板形的基础知识是解决板形问题所必需掌握的。1.1板形的概念板形(Shape)所含的内涵很广泛,从外观表征来看,包括带钢整体形状(横向、纵向)以及局部缺陷;从表现形式看,有明显板形及潜在板形之分。图1.1板带的横截面轮廓hcheohedhedheoe2BWe1板带的横截面轮廓(Profile)和平坦度(Flatness)是目前用以描述板形的两个重要方面。横截面外形反映的是带钢沿板宽方向的几何外形,而平坦度反映的是带钢沿长度方向的平坦形状。这两方面的指标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决定了带钢的板形质量,是板形控

4、制中必须兼顾的两个方面。1.1.1横截面轮廓横截面外形的主要指标有凸度(Crown)、边部减薄(Edge Drop)和楔形(Wedge)。1.1.1.1 凸度凸度Ch是反映带钢横截面外形最主要的指标,是指带钢中部标志点厚度hc与两侧标志点heo和hed平均厚度之差:Ch=hc-(heo+hed)/2 (1-1)式中Ch -带钢凸度;hc -带钢中点厚度;heo-带钢操作侧标志点厚度;hed-带钢传动侧标志点厚度。标志点位置e1一般取为25mm或是40mm,也有文献介绍为50-100mm或0.05BW,BW为带钢板宽。各符号意义如图1.1所示。1.1.1.2边部减薄边部减薄是指带钢边部标志点厚度

5、与带钢边缘厚度之差:Eo = heo- heo (1-2)Ed = hed- hed (1-3)式中Eo -带钢操作侧边部减薄;Ed -带钢传动侧边部减薄;heo-带钢操作侧边缘厚度;hed-带钢传动侧边缘厚度。边缘厚度位置e2一般取为5mm,也有文献介绍为2-3mm。1.1.1.3楔形楔形Wh是指带钢操作侧与传动侧边部标志点厚度之差:Wh = heo - hed (1-4)式中Wh -带钢楔形度。1.1.1.4比例凸度比例凸度Cp是指带钢凸度与厚度之比:CpCh/hc*100% (1-5)式中Cp-带钢比例凸度。1.1.2平坦度带钢平坦度是指带钢中部纤维长度与边部纤维长度的相对延伸差。带钢产

6、生平坦度缺陷的内在原因是带钢沿宽度方向各纤维的延伸存在差异,导致这种纤维延伸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轧制过程中带钢通过轧机辊缝时,沿宽度方向各点的压下率不均所致。当这种纤维的不均匀延伸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某一阈值,就会产生表观可见的浪形。平坦度的表示方法有很多,如波高法、波浪度法、纤维相对长度差法、残余应力法、矢量法等。连轧过程中,带钢一般会被施以一定的张力,使得这种由于纤维延伸差而产生的带钢表面翘曲程度会被消弱甚至完全消除,但这并不意味着带钢不存在板形缺陷。它会随着带钢张力在后部工序的卸载而显现出来,形成各种各样的板形缺陷。因此仅凭直观的观察是不足以对带钢的板形质量做出准确判别的。由此出

7、现了诸多原理不同、形式各异的板形检测仪器,如张力分布式板形仪、平坦度仪等。它们被安设在轧机的适当位置,在轧制过程中对带钢进行实时的板形质量监测,以利于操作人员根据需要调节板形,或是指导板形自动调节机构进行工作。1.1.2.1带钢的波浪高度和波浪度带钢的波浪度表示为:dw = Rw/Lw*100% (1-6)式中dw -带钢波浪度;Rw -带钢波浪高度;Lw -带钢波浪长度。1.1.2.2带钢的平坦度(延伸率差)带钢的延伸率差表示为:w = dw2 /4*105(I-Unit) (1-7)式中w -带钢的平坦度(延伸率差)。图1.2 带钢的平坦度图1.3 带钢的应力分布图1.4 带钢板形的“平坦

8、度死区”F1F2F3F4F5F6F7边浪区中浪区平坦死区=2=1.86(Cin/hin-Cout/hout)*1031.1.2.3带钢的张力分布 带钢的张力分布可以回归为多项式形式:(x) = A0+A1x+A2x2+A4x4+ (1-8)式中(x)-带钢横向张力分布;A0 -带钢横向张力分布平均值;A1 -带钢横向张力分布的线性不对称分量;A2 -带钢横向张力分布的二次对称分量;A4 -带钢横向张力分布的四次对称分量。有时用车比雪夫正交多项式表示:(x) = C0+C1x+C2(2x2-1)+C4(8x4-8 x2+1) (1-9)式中C0 -带钢横向张力分布平均值;C1 -带钢横向张力分布

9、的线性车比雪夫系数;C2 -带钢横向张力分布的二次车比雪夫系数;C4 -带钢横向张力分布的四次车比雪夫系数。1.1.3凸度与平坦度的转化及板形良好判据作为衡量带钢板形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凸度与平坦度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决定了带钢的板形质量。带钢平坦度良好的必要条件是带钢在轧制前后比例凸度保持恒定: (Cin/Cout)/(hin/hout)=1.0 (1-10)式中hin-入口厚度;hout-出口厚度;Cin-入口凸度;Cout-出口凸度。需要指出的是,式(1-10)是在不考虑带钢横向金属流动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在热轧生产中尤其是粗轧及精轧机组的上游机架,带钢厚度大,

10、金属在轧制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横向流动。因此比例凸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平坦度也可以保持良好。通常用Shohet判别式表示如下:-K K时,将出现中浪;当 -K时,将出现边浪;当满足式(1-11)时,将不会出现外观可见的浪形。如图1.4所示。 1.2板形控制的基本理论板形控制的基本理论包含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的理论体系,即: 轧件三维弹塑性变形理论。 辊系变形理论(弹性变形、热变形和磨损变形)。 轧后带钢失稳理论。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理论和实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轧件弹塑性三维变形为辊系弹性变形模型提供轧制压力的横向分布,同时为带钢失稳判别模型提供前张力的横向分布,辊系变形模

11、型为轧件变形模型提供有载辊缝横向分布。三者关系如图1.5所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构成板形理论体系的三个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辊系弹性变形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至今日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无论从计算精度及计算效率方面均可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由于轧件变形特性的高度非线性,轧件的弹塑性变形计算较辊系的弹性变形计算复杂得多,虽然借助有限元法方法也能获得较好的计算精度,但计算量大,计算时间过长,不具有工程应用轧件三维变形模型辊系弹性变形模型轧后带钢失稳判别模型轧制压力横向分布有载辊缝横向分布前张力横向分布图1.5 板形基础理论体系的构成价值;相对来说,对于轧后带钢失稳判别模型的研究较少

12、。2 轧件变形和辊系变形理论2.1方法综述图2.1 轧制力分布对承载辊缝的影响Ap0.9Ap1.0Ap1.1Ap1.1Ap1.0Ap0.96543210p, /104N/mm板宽方向坐标, /mm板宽方向坐标, /mmCg, /m板带在轧制过程中三维弹塑性变形的求解是板形控制研究中的难点之一,有限元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计算精度与降低计算成本、提高计算效率之间始终存在矛盾。出于对计算量的考虑,目前对于轧辊的弹性变形以及轧件的弹塑性变形计算大多都是作为两个独立的模型分别求解,而对于模型之间彼此的联系涉及甚少。这固然能获得满意的计算精度,但如前所述,三个模型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模型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任何一个模型的求解都是建立在其它模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脱离其它模型而单纯求解某个模型显然有悖于客观事实,在理论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目前常用的一种变通的方法是对一些模型计算所需的未知变量如轧制力沿轧辊轴向的分布、有载辊缝横向分布等采取假设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