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25959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三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下面就一堂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课片段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对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期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一、精心备课,明确教学目标高三历史教学,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包括研究课标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研究教材与学生、研究历年高考题与当今世界热点,在研究的基础上一定要明确本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从而提高教学针对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纵观历年各地高考题,本节内容以考查儒学思想的相关知识点为多,

2、而且与西方的人文思想有较多的联系。教学目标: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自主归纳整理能力;通过习题提高学生材料的解读能力、问题的解读能力、答案的组织能力。二、理清线索,构建“纵横”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是把书由“厚”变“薄”,每个知识点能找到横向纵向联系。由于新教材在内容上是按专题进行编排,所以在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方面有时显得不连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应该帮助学生构建纵横知识网络。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梳理了本课的知识结构(见ppt)“文件夹“理论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纵横坐标,横向纵向知识结构图将分散在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各专题中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实践证明,构建纵横历史知识网

3、络是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三、解题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能力是知识的运用,能力是一定知识积累后的质变。在依托课标、教材和考试大纲,注重基础知识梳理整合的基础上,高三复习课中还必须加强能力的训练。高三历史复习课堂教学就是习题就学,每堂课必须有12题的练习。现阶段学生最需要的能力主要就是知识运用能力:材料的解读能力、问题的分析能力、答案的组织能力。(2009全国文综二)(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

4、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概括指出邓

5、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2分)第一步:材料解读能力的培养1、认真阅读材料,在阅读时要抓住材料的中心。2、同时,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3、对材料来源及作者及时间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加强对材料的理解。中心意思:提倡国粹、国粹离不开本土、西学和中国传统文学是相似的。关键词:不同的符号标出。第二步:问题的解读能力的培养(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学生例子同:旧宗封的束缚,贵族

6、封建的压制阻碍文化的发展;两者都认为应当学习他国的知识理论为本国所用,学习先进文化要进行文化转型,思想解放,反封建思想。异: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要破除传统文化,邓实认为要保存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认为要向西方学习,邓实认为要复兴传统文化。邓实认为20世纪是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学生错误:相同点抓不到关键,不同点回答较好,但由于学生对第三段材料解读不到位,漏点。老师引导:写出思考过程1、每段材料找出邓实对传统文化认识或句子:提倡国粹,国粹是本土精华,西学和中国传统文学是相似的;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2、调用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本质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传统文化认识:反对三

7、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对传统文化片面的批判。3、找出相同点,不同点。(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学生例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欧洲文艺复兴是在古希腊古罗马名义之下,借用宗教外衣表达反封建思想的资产阶级文化,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重视人的价值,鼓吹人性解放和自由,批判神权统治,奠定启蒙思想基础。亚洲古学复兴是文化的一种回归,不利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带有一定的封建主义色彩,具有局限性。学生错误:组织答案结构不合理。老师引导:归纳此类问题的组织结构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对“亚洲古学复兴”的看法 分析两者异同总体评价(3)邓实的主

8、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2分)学生例子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自然经济瓦解,资本主义发展。西方思想的进入与传播。学生错误:知识点的横向联系较好,但纵向联系的背景基本没有写出来。老师引导:提示学生这一“思潮”你要找的是哪个知识点的背景,再引导横向纵向联系。纵向:传统文化的影响 ,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给学生总结材料题的问大概有这么几类:1、根据材料解答问题:如:(简单)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稍难)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直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较难)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关键解读材料上2、根

9、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关键一定把相关的知识横向纵向调动过来与材料内容结合。3、主观判断的问题: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这类题目要注意答题的结构:你的判断+理由;提炼作者的观点+分析内容+总体评价.,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第三步:答案的组织能力,形式规范,表达精确,最好用词组来答如:(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2分)答: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四、巩固总结希腊人

10、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1)结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主张,归纳儒家人文主义“体现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的主要表现。(5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的表现。(2分)(3)根据材料归纳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点。(6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