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25844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私营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私营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私营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私营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私营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私营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私营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ABCD有限公司编号2J - C001XZ页次第 4 页 共 6 页文件名称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版次LY DA版 本 变 更 履 历:版次日 期变 更 内 容 摘 要DA2014年08月首次整理发布执行 本文件的保密等级绝密级(AAAA);机密级(AAA);秘密级(AA);一般级(A)。本文件的受控状态受控 不受控指定分发部门总经办、营运中心、生产中心、人力行政中心、财务部、编 订签字: 年 月 日批准实施批准人意见:签字:年 月 日复 核签字: 年 月 日1、目的: 企业行政管理就是企业执行企业政策的管理行为。为了规范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行为,从行政管理职能六大板块内容即制度建设

2、、文化建设、形象管理、资质维护、公关改善、设施管理等来分类规定公司行政管理控制程序,最终实现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行为和公司行政管理部门(即人力行政中心)的行政管理监督行为共同聚力兑现公司的战略管理目标。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全体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内部的授权单位,公司所有行政管理控制和行政管理监督行为规范。3、管理原则和控制规则: 3.1 明确确立“管理靠制度,执行靠表单”的企业管理思想理念,“管理=约束(管)+梳理(理)”、“执行=依据制度(执)+行动(行)”,只有全体管理员工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共同兑现公司的战略管理目标。 3.2 部门权属原则: 部门负责人在本部门

3、内部的工作品质(含产品品质)、工作效率、成本控制、安全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承担部门内部过程控制的管理责任。 3.3 机制控制规则: 公司各个职能部门按董事会确立的内控管理机制所生成的管理体制承担在本部门内部的工作品质(含产品品质)、工作效率、成本控制、安全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的结果改善的部门管理职责。4、权责: 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内部授权管理的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内部的工作品质(含产品品质)、工作效率、成本控制、安全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承担部门内部过程控制的管理责任和结果改善的管理职责;同时享有与过程控制的管理责任对等的过程管理纠正权(包括经济处罚权和行政处罚权),享有与结果

4、改善管理职责对等的结果纠错权(包括经济处罚权和行政处罚权)。 部门负责人及单位负责人在履行纠正权和纠错权的过程必须在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包括会议决议)的框架内实施,禁止滥用行政权力,禁止职务不作为的行为;在履行纠正权和纠错权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向公司行政部门(人力行政中心)报备并接受公司行政部门(人力行政中心)监督。 公司行政部门(人力行政中心)作为执行公司政策的职能部门,承担对平行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对职务不作为的行为和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履行过程纠正权和结果纠错权(包括经济处罚权和行政处罚权)。5、内容:5.1制度建设:5.1.1制度建设标准:5.1.1.1文本标准:部门负责人及单位负责人在编定

5、管理制度时,必须将编定制度的目的、制度的适用范围、制度所规定的管理原则和控制规则、制度关联部门或单位的权力义务责任、制度的详细内容、执行制度的相关表单等六个方面内容涵盖其中。5.1.1.2程序标准:制度的制定必须通过论证和审核、批准,同时公告执行。制度的论证范围限定在管理人和监督人,执行人不参加制度的论证;制度的编制由执行人的直接领导实施,制度的审核由部门负责人实施,制度的批准由总经理实施,同时在公司人力行政中心进行备案。5.1.2制度建设依据: 5.1.2.1 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和管理机制的现场管理需求,包括生产现场、部门操作管理现场、工作控制过程和结果衔接交接现场等。 5.1.2.2 行业标

6、准依据包括2008版ISO管理要求、政府部门的行业管控要求等。 5.1.2.3 国家标准主要是国家优秀企业的评判标准。 5.1.2.4 标杆标准主要是2009年版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5.1.3制度备案公告: 企业人力行政部门是企业制度管理归口部门,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编制发布的过程控制和结果改善管理的制度都必须在公司人力行政中心备案编号,并由公司人力行政中心公告执行。5.1.4制度执行改善: 制度的过程控制管理由执行人的直接领导实施,制度执行的结果改善监督由职能部门负责人实施,制度的平行监督部门是公司人力行政中心。5.2文化建设: 5.2.1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正导向的规则特征,是企业从

7、战略到市场定位、产品定位,是企业从工作结果体现到工作过程控制的规则特征,它包括了企业的使命特征、企业的愿景特征、企业的价值观特征。5.2.2企业的使命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企业所应承担并努力实现的责任。5.2.2.1XXXXXX是玉石空间美学典范企业。5.2.2.2XXXXXX是玉石文化与中国家庭文化的融合表现者。5.2.2.3XXXXXX是玉石的综合者、总结者、标准者、创作者。5.2.3企业的愿景是企业对未来的展望,是企业实现整体发展方向和目的的理想状态。5.2.3.1XXXXXX是玉石行的业第一品牌。5.2.3.2XXXXXX的用户在XXXXXX可以找到其任何想要的玉石形式、玉 石元素,实现

8、用户的发现价值、应用价值、创作价值。5.2.3.3XXXXXX建立凌云的“创意平台”,每个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发现探索自己想要的作品组合并发布。5.2.4企业的价值观是组织所崇尚文化的核心,是组织行为的基本原则。5.2.4.1XXXXXX是玉石价值的发现者、探索者、综合者、标准者。5.2.4.2XXXXXX是玉石创作师,每一个用户都是杰出的创作师,用户在运用过程享受创作的乐趣、创作的价值。5.2.4.3XXXXXX的客户关系是买卖关系更是快乐心灵之旅。5.2.4.4在XXXXXX:玉石永远是主角,团队忠实于玉石、服务于玉石,让其闪耀、让其丰富、让其精细。最后,玉石一定也会温润我们所有的用户、所有人

9、!5.3形象管理: 5.3.1 企业的形象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企业整体的VI形象、工作人员的个体形象、工作人员的办公形象。 5.3.2 企业整体的VI形象内容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公文的格式、体系文件的格式、名片的格式、产品标贴的格式等。 5.3.3 工作人员的个体形象主要是全体员工的整体形象,包括精神面貌、个体形象整洁、统一厂服穿着等。 5.3.4 工作人员的办公形象包括工作沟通形象(文明用语、平和语气)、办公室办公桌的形象管理(结合7S实施)。 5.3.5 企业的形象管理按部门权属原则由各个职能部门实施过程控制管理,由公司人力行政中心实施结果监督管理,各自承担过程管理责任和结果

10、监督责任,并对等履行纠正权和纠错权。5.4资质维护: 5.4.1 本公司当前主要的资质证件有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ISO管理证书、排污许可证。 5.4.2 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有效性维护由财务部实施,人力行政中心进行提醒监督。5.4.3 ISO管理证书、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性维护由人力行政中心实施,人力行政中心分管副总经理监督。5.4.4 资质证书所涉及的过程控制的各个职能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按管理要求执行过程控制管理职责,充分理解过程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和做好过程控制管理的工作,确实实现资质管理的过程控制的有效性管理,真实有效实现资质结果的有效性。5.5公关改善: 5.5.1

11、 企业的公共关系就是以“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为原则的一切管理行为。 5.5.2 “内求团结”就是企业内部的核心发展力的提升培训、宣传进行平衡维护和改善升级;就是在公司战略框架内,引导各个职能部门履行自己职责、纠正自己的错误;协调公司的战略关系与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纠偏、校正职能部门的管理行为和工作行为。 5.5.3 “外求发展”就是平衡和改善企业与政府管理机构、平衡和改善企业与行业评审机构、平衡和改善企业与客户委托的检验机构的关系。各个职能部门需要按关联要求进行日常管理,人力行政中心进行监督执行并负责对外衔接;人力行政中心对于严重管理不作为的行为执行纠正性处罚和纠错性处罚。5.6设施管理:

12、 5.6.1企业的生产、经营、办公设备设施按“谁使用谁管理”的部门权属原则实施管理责任制,公司人力行政中心承担监督责任。 5.6.2 公司的厂房、办公楼(室)、宿舍楼(食堂)等基础设施由公司人力行政中心承担管理责任,总经办进行监督。 5.6.3 生产设备(包括配套的设施)由生产中心承担管理责任,人力行政中心进行监督。 5.6.4 办公楼(室)内的办公设备由各个部室使用人承担日常管理责任,但外联工作转移到人力行政中心实施,同时人力行政中心对办公设备的管理进行监督。 5.6.5 全公司的安全设施设备按“谁使用谁管理”的部门权属原则实施管理责任制,公司人力行政中心承担监督责任。6、制度文件的从属规定: 本制度文件企业行政管理控制程序是公司的行政管理纲领性文件,其它制度规定条款需要从属本制度文件规定,与本制度文件规定不一致的规定需要从属本制度文件规定。7、相关表单: 7.1 工作责任追溯(内部使用)报告单 7.2 工作责任事故追溯报告单 7.3 奖惩记录单 7.4 生产过程质量追溯报告单 7.5 质量事故责任追溯报告单 7.6 外出申请和核销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