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1.01KB
约15页
文档ID:544256690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_第1页
1/15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进度计划课时第1周8月26日至8月30日一、加与减 1.谁的得分高,2.秋游4第2周9月2日至9月6日3.星星合唱队,4.练习一4第3周9月9日至9月13 日二、购物 买文具,买衣服,小小商店4第4周9月16日至9月18日三、数一数与乘法 有多少块糖,儿童乐园,有多少点子,3第5周9月22日至9月27日动物聚会,练习二四、图形的变化6第6周9月29日至9月30日五、2-5的乘法口诀 采松果,2第7周10月8日至10月12日做家务 课间活动,需要几个轮子,5第8周10月14日至10月18日小熊请客 回家路上,练习三5第9周10月21日至10月25日 整理复习 5第10周10月28日至11月1日期中考试5第11周11月4日至11月8日六、测量 教室有多长,课桌有多长5第12周11月11日至11月15日1米有多长,练习四5第13周11月18日至11月22日七、分一分与除法 分物游戏,分苹果,分糖果,分糖果 5第14周11月25日至11月29日分香蕉,练习五, 小熊开店 5第15周12月2日至12月6日快乐的动物,花园,练习六。

5第16周12月9日至12月13日八、6-9的乘法口诀5第17周12月16日至12月20日数学好玩九、除法长颈鹿与小鸟5第18周12月23日至12月29日农家小院,练习七7第19周1月2日至1月3日总复习2第20周1月6日至1月11日期末复习及考试一、本册教材教学总体目标要求及措施:一、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现状分析:本班共有学生11名,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有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得更多的是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体验收获的乐趣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本学期计划达成的目标:1.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一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5.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6.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会做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开展课前3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 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4. 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5. 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一单元 加与减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初步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3.在协作中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自信心。

计划课时:七课时学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 谁的得分高(课本第2—3页)课时目标: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运算,会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运算重点: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探究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竖式计算能力,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玩具,套圈学生:统计表教学过程一、 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玩过),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套圈游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套中的圈数最多?(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参赛)下面的同学负责记录 比赛规则:(1)每个参赛者要站在1米之外,不得超过1米线2)每人可以投三次,以投中总圈数最多者谓优胜者 宣布比赛开始,学生投圈,下面的学生记录比赛结束后,学生汇报总成绩,把每个参赛者投中的圈数相加进行比较,决出优胜者 每个人的比赛都有3次算3次的总成绩我们用到了什么运算?(连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连加的预算板书课题)二、 互动新授1:我们刚才玩的套圈游戏,淘气和笑笑也正在进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出示课件:淘气和笑笑玩套圈游戏及情况统计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淘 气24 3041笑 笑234429 观察套圈过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主要引导学生指出从中发现的数字信息)你们说说谁会赢?说说你们的理由。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估计的方法:(1) 淘气第一局胜,第二局输,第三局胜所以可能是淘气胜出2) 23比24少1个,29比30少1个,而44比41多3个,所以笑笑胜出3) 通过估算的方法淘气是:20+40+30=90(个);而笑笑是:20+40+30=90(个)可能他俩是平局2..同学们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估算的方法去判断淘气和笑笑谁会赢但却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至使判断无法进行怎么办呢?对,我们还有计算的方法要计算淘气三次一共得多少分,怎样列式呢?学生在稿纸上列式,再交流汇报24+30+41=95像这样三个或更多数加在一起的计算,我们称之为连加计算,你们打算怎么算呢?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方式一:20+30+40=90 4+1=5 90+5=95方式二:24+30=54 54+41=95方式三:竖式计算哪一种方法最不容易出错呢?(让学生体会到竖式计算的准确性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先独立在稿纸上做一做,再小组交流请几名有着不同方法的同学上黑板把自己的计算板演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方法一: 2 4 5 4 方法二:2 4 方法三:2 4 + 3 0 + 4 1 3 0 + 3 0 ————— —————— + 4 1 —————— 5 4 9 5 —————— 5 4 9 5 + 4 1 —————— 9 5 今天新学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同学们列出的三种不同方法,你们认为哪一种最方便。

第二种)那么,请同学们用第二种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计算笑笑的总得分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2 3 4 4 + 2 1 9—————— 9 6你们在计算淘气和笑笑的成绩时,发现在竖式计算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计算笑笑的成绩时,个位上的数字是“16”,满十,所以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一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所以我们在计算连加竖式时,如果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在十位的计算中,一定要加上个位所进的数现在,你们知道淘气和笑笑谁赢了吧?(笑笑)师:今天,我们在套圈的游戏中,学习了连加计算特别是用竖式计算连加的结果现在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总结:(1)相同数位上的数字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三、 巩固练习1.把课前准备好的分值不同的玩具,按远近不同的位置排列,让学生再次体验套圈游戏算出得分最高者学生游戏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获得了哪些熟悉信息?再初步估算,谁会赢?最后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重点引导学生体验列竖式计算的连加运算 四、 课时作业设计1.用竖式计算 46+15+24= 32+18+4= 35+42+22= 2.在()里填上“>”“<”或者“=” 78()16+21+41 66()17+25+26 52()24+35+29 95()32+18+45 28+36+29()28+29+33 23+18+44()56+15+283.把在同一条线上的三个数加起来 ( )(24)——(19)——(37)( ) | |(21) (30)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