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紊乱知识图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25365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解质紊乱知识图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电解质紊乱知识图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电解质紊乱知识图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电解质紊乱知识图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电解质紊乱知识图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解质紊乱知识图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钾血症(低于3.5mmol/L)高钾血症(高于5.5mmol/L)病因病理1.入量不足:长期禁食、少食或静脉补钾不足。疾病或手术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2.排出过多:严重呕吐、腹泻,持续胃肠减压。应用利尿剂等。3.体内转移:代谢性碱中毒 ,可使血清钾降低。1.入量过多:多见于静脉补钾过量、过快、浓度过高所致。2.肾功能减退:如急性肾衰竭导致高血钾。3.分解代谢增加,发生酸中毒时,或严重组织损伤或输入大量库存血或溶血等,大量组织破坏时,钾自细胞内排出,释放于细胞外液,引起血钾增高。临床表现1.骨骼肌症状:表现疲乏、软弱、无力,重者全身性肌无力,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的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

2、难,甚至窒息。最早的临床表现2.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循环系统症状: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悸、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心室纤维性颤动或停搏。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定向力差、昏睡、昏迷。5.泌尿系统症状:长期或严重低钾可导致肾小管变性、坏死,甚至发展为失钾性肾病。多为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所掩盖。很快由兴奋转为抑制1.肌肉无力:肌肉乏力,麻木,软瘫从躯干到四肢,还可导致呼吸困难,此为高钾影响神经-肌肉复极过程。2.神志改变:淡漠或恍惚,甚至昏迷。3.抑制心肌: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搏徐缓和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在舒张期心跳停搏。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清钾低于3

3、.5mmolL, 2.心电图检查:典型心电图早期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出现U波,重者T波倒置,ST段降低。1.实验室检查:血清钾5.5mmolL。2.心电图检查: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QRS波加宽。治疗原则控制病因,补充钾盐。控制病因,降低体内钾含量。立即停止输注或口服,对抗心律失常,降低血钾浓度.护理措施1.尿量:尿量要在30mlh以上。2.浓度:氯化钾浓度一般不超过0.3%。即10%的葡萄糖溶液1000ml加入氯化钾不能超过30ml。浓度过高对静脉刺激大,引起疼痛。浓度过高还可抑制心肌,导致心脏骤停。特别注意绝对禁止直接静脉推注。3.速度:不可过快,成人静脉滴入不超过60

4、滴分。4.总量:每天补钾要准确计算,对一般禁食病人无其他额外损失时,1O%氯化钾30ml为宜。严重缺钾者,不宜超过68gd。以上四项其中尿量是最重要的。1.禁钾:停止使用一切含钾药物,如青霉素钾盐,包括禁食水果、果汁、牛奶等含钾较多的食物。2.抗钾:可应用1O%葡萄糖酸钙2030ml(或5%氯化钙)加等量5%葡萄糖溶,液缓慢滴入,以钙离子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抑制作用。3.转钾:碱化细胞外液,以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缓慢滴注,使钾转入细胞内,并可增加肾小管排钾。还可应用葡萄糖胰岛素促进糖原合成,带钾入细胞内。4.排钾:应用聚磺苯乙烯口服或灌肠,可以从消化道排出大量钾离子。透析疗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常用

5、的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病因1.水分摄入不足:长期禁食、上消化道梗阻、昏迷未补充液体,高温下劳动饮水不足等。2.水分排出过多:呼吸深快、高热、大量应用渗透性利尿剂。频繁呕吐、严重腹泻、长期胃肠减压、肠瘘或大面积烧伤、创面大量渗液等因素丧失体液。同时饮入大量水或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未补充电解质者。导致细胞外液稀释,血清钠降低称为低渗性脱水。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和大量呕吐及大面积烧伤等外科疾病最为常见。病理生理病人体液丧失以水分为主,钠盐损失较少,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由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较低,细胞内的水分向细胞外液渗出,导致细胞内脱水,体液渗透压升高,通过渗透压

6、感受器的反射使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加,导致尿少、尿比重增高。低渗性脱水是失钠多于失水,脱水早期,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故尿量并不减少,甚至反而增多,这样更增加了细胞外液的丢失。后期因血容量降低,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均增加,导致尿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时,水和钠成比例丧失,细胞外液渗透压无明显变化。如不及时补充适当的液体,由于无形水不可避免地丧失,会转化为高渗性脱水。若大量补充无盐溶液,又可能转化为低渗性脱水。临床表现轻度脱水主要以口渴为特点,可伴有少尿,水分丧失量约为体重的2%3%。中度脱水口渴更加明显,黏膜干燥,皮肤弹

7、性下降,眼窝凹陷,尿更少,尿比重高,水分丧失量约为体重的4%6%。重度脱水出现高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躁动、幻觉、昏迷、惊厥等。不同程度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高渗性脱水水分丧失量占体重临 床 特 征轻度2%3%以口渴为特点,可伴有少尿中度4%6%口渴更加明显,黏膜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尿更少,尿比重高重度6%出现高热及神经精神症状早期轻度脱水,血清钠在135mmolL以下时,乏力、头晕、手足麻木、无口渴,大约失盐0.5gkg。中度脱水,血清钠在130mmolL以下,失盐0.5O.75gkg,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特点是脉搏细弱,站立性昏倒,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尿少、尿比重低。重

8、度脱水,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抽搐、昏迷、休克等。表1-2-2 不同程度低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低渗性脱水血清钠失盐临 床 特 征轻度135mmolL0.5gkg乏力、头晕、手足麻木、无口渴中度130mmolL0.5O.75gkg出现周围循环衰竭重度120mmolL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既有脱水症状,又有缺钠症状。表现有口渴、尿少、头昏、皮肤弹性差、黏膜干燥和血压下降等。血清钠大致在正常范围。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清钠高于145mmolL有诊断意义。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可升高;尿比重高。血清钠低于135mmolL。尿比重低于1.010。尿

9、钠、氯明显减少。实验室检查,血清钠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血液浓缩,尿比重高。治疗原则尽早去除病因,能饮水的病人尽量饮水,不能饮水者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脱水症状基本纠正,血清钠降低后补充适量的等渗盐水。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轻者静脉补充等渗盐水即可纠正,重度缺钠者先静脉输注含盐溶液,后输胶体溶液,再给高渗盐水(3%5%氯化钠溶液)200300ml,以进一步恢复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大量输入氯化钠时,要防止Cl 输入过多,要选用平衡液。消除原发疾病,用等渗盐水和平衡液补充血容量,还应补充日需要水量2000ml和氯化钠4.5g。盐水与葡萄糖交替输入。 水过多和水中毒水过多和水中毒,临床少见。水排出障碍或入水

10、过多引起大量水存于体内,为水过多;当大量水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水过多称为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一)病因1.水排出障碍 肾脏是水分排出的主要器官,当肾不能有效排出水分时,使多余的水潴留体内,见于肾衰竭。2.水入量过多 摄入或输注过多水,而忽略电解质的补充。3.血管升压素分泌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原因较多,常见于休克、右心衰竭、肾病综合征、血管升压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等。(二)病理生理大量水潴留体内,细胞外液骤增,血清钠浓度被稀释而降低,渗透压下降,因为细胞内液渗透压较细胞外液渗透压高,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细胞水肿,出现水中毒。同时,细胞外液增加抑制醛固酮分泌,使肾脏远曲小管和肾小球

11、对钠重吸收减少,尿钠增加,使血钠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下降。(三)临床表现水过多,首先引起细胞外液水多、钠低,出现低渗。当水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低渗,导致细胞代谢障碍。1.急性水中毒 发病急骤,主要是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躁动、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如发生脑疝,则出现相应的表现。2.慢性水中毒 往往被原发病的表现所掩盖,可出现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泪液和口水增多、体重明显增加等。(四)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液稀释,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和血浆蛋白量均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等。(五)治疗原则1.治疗原发病 如治疗肾衰竭、心功能不全等。对肾衰竭病人进行透析治疗。2.限制水的入量 一般水的入量控制在70O1000mld。程度轻者经限制水入量,逐渐排出体内水分,即可得到缓解。3.脱水利尿 较重者,除限水之外,须应用脱水利尿剂,常用20%甘露醇和速尿,可减轻脑细胞水肿和加速水的排出。4.静脉输注高渗盐水 高渗盐水可纠正低渗和缓解细胞水肿,可用3%5%氯化钠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