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母亲的谎言.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25067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母亲的谎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2、母亲的谎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2、母亲的谎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2、母亲的谎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2、母亲的谎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母亲的谎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母亲的谎言.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母亲的谎言【教学目标】1在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不屑一顾”、“破天荒”、“黯淡”、 “温顺”、“悲喜交集”的意思。 2品味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感情朗读相关内容。 3学会归纳三次家长会的不同情形,理解儿子成功的关键是母亲善意谎言的鼓励,感受母爱的无穷力量,学会体谅父母,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品味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理解母亲说谎的真实动机,感受母亲说谎时内心的感受,并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感受母亲说谎时强颜欢笑的悲痛 ,理解儿子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揭题1谈话导入:师生从自身出发,交

2、流父母在自己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的真切感受。 2总结: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其目的都处于对孩子的爱。但你们可知道父母为这深深的期望往往会付出了很多很多。 3有这样一位母亲的故事,听来催人泪下。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说明:在导入部分请学生谈谈父母各个阶段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对此的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良苦用心;同时,为研读重点部分体验文中母亲听到老师的批评、指责时心理的无比痛苦,以及面对儿子时的耐心和鼓励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老师小结引出课题,为学生奠下情感基调。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听了这话,两鬓已经斑白的母亲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

3、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引读,理解“悲喜交集”。自读第4小节,了解母亲“喜”的原因。 板书:高中 考上清华大学2那母亲为什么又“悲”呢?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母亲悲的是什么? 并用简要的语言例举相关的事情。3自读课文后,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板书: 幼儿园 多动症 小 学 智力有障碍 中 学 考重点有危险4小结:由于儿子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屡受教师的批评、指责。板书:批评 指责 说明:本文篇幅比较长,按“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这一时间发展顺序讲述了母亲开家长会后对儿子说的三次谎言,最后一小节既是课文的高潮,又集中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一个“悲喜交集”

4、概括了母亲十几年的内心感受,这个词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教学时,先通过老师的引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母亲浅层次的“喜”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然后带着问题“母亲为什么悲?”读课文,了解并概括使母亲感到“悲”的相关事例,为展开对课文的研读作准备。 三 研读重点,感受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品读家长会老师对母亲说的话,感受老师对母亲的态度。1出示老师的前两次对“我”评价:“你的儿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最好你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最好你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自读,尝试着读出语气。 指名读,引导学生想象面对一个这样的孩子,老

5、师的态度。在基础上理解“不屑一顾”。再指名读,要求读出“不屑一顾”的语气。 2引读第三次家长会时,母亲因没有听到老师点儿子的名字而感到出乎预料,不习惯,引导学生用词语想象母亲面对老师时的心情,感受母亲内心的惶恐,不安。 说明:前两次家长会上老师的话内容相似,都是老师批评、指责儿子,因此同时出示两次家长会上老师说的话,让学生先自读体会,在读中初步感受老师对待儿子的态度,进而理解“不屑一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次有感情朗读。而第三次家长会则通过老师的引读,通过想象体会母亲心情,从中感受母亲因屡遭指责后诚惶诚恐的心理。 品读家长会后母亲对儿子说的“谎言”,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期待和内心的悲痛。1引导学生

6、联系自己的父母家长会上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后的态度。 2出示母亲对儿子说的话: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对比朗读,老师读在家长会上说的话,学生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话。自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话,从母亲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组织交流,随机板书:表扬 充满信心 非常满意小结: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期待和鼓励 板书:鼓励 期待3结合母亲听了老师的话

7、后的感受,谈谈母亲说话时的心情,学生交流。4在朗读中体会母亲内心悲痛,但为了儿子却强颜欢笑,用谎言来激励儿子。指导朗读 5带这份感情再读课题。说明:很多学生都有在家长会后被父母批评的经历,因此让他们结合生活经历谈父母的态度,他们有话可说,体会更深,而文中母亲的做法却决然不同。学生在朗读母亲的话时,从话语表面的意思来看,母亲是高兴的、喜悦的,可一旦结合上文,就可深深感受到母亲内心深处的那种痛苦,为了鼓励儿子,她在强颜欢笑。因此,教学时,教师先采用对比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母亲内心和表面的不一,再引导学生从母亲的谎言中了解她对儿子的鼓励和期待,在此基础上读好母亲说的话,体会母亲说话时的心情,通过层层

8、推进,使学生真正理解“谎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从儿子的变化中,感受母亲的“谎言”给儿子带来的力量和勇气。1假设母亲前两次家长会后都把老师的批评、指责如实地告诉儿子,儿子会怎样。 2找出文中描写儿子行为发生变化的句子。3交流儿子的变化,理解“破天荒”、“黯淡”、“温顺”, 想象儿子变温顺后的表现。板书:破天荒 温顺 等 小结:在母亲的鼓励下,儿子在不断的进步。板书:进步4出示儿子考入清华大学后说的话:“妈妈,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你说的都是骗我的话。我知道这些话只是一层纸,一捅就破,但我还是喜欢听,因为它成了我学习的动力。”读了这句话,你想对儿子或母亲说

9、些什么?组织交流,体会儿子的懂事和母亲的良苦用心。板书:懂事指导朗读。5带这份感情再读课题。 6联系学生实际,明确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其用意都是善意的。 说明:这一环节主要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结果的对比,感受母亲说谎的真实动机,感受母亲教育的高明,再带着这种理解读题。儿子的哭声里既有对母亲深深的感谢,也是为自己这些年艰难的求学经历而哭,正确理解了儿子哭声里包含的丰富情感,就不难体会儿子的懂事。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根据板书回顾全文: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儿子有多动症,而母亲 ,小学的时候,老师说儿子 ,而母亲 ;初中时老师说儿子 ,而母亲 ;高中毕业后,儿子 。母亲悲的是,喜的是。2音乐渲染,读文章的最后两句话。 3总结:儿子能考入清华大学,是因为 ,因为 。 说明:回顾三次家长会,既是让学生再次整体感受课文内容和母亲的良苦用心,进一步理解母亲此时为什么悲喜交集,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情绪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最后再通过一个填空,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白儿子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鼓励,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板书: 母亲的谎言(鼓励 期待) 老 师 母 亲 儿 子 悲 幼儿园 多动症 表扬 破天荒 进步 懂事批评 指责批评 指责 小 学 智力有障碍 充满信心 温 顺 中 学 考重点有危险 非常满意 等 喜 高 中 考上清华大学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