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25049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比较探究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边塞诗歌四首草原散章(2课时)课前预习:1.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2. 熟读、背诵、默写诗歌。3. 查阅资料或上网搜集,有关边塞诗常识。4. 搜集积累“咏雪”“送别”诗句。相关课程标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品位。”“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教学目标:1 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及相关常识。2 把握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领悟诗歌语言美。3 感悟古代诗歌中的优美意境。4. 熟读背诵并默写四首古诗。5. 感受

2、西部壮美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评价任务:1. 了解王之涣、王昌龄、王维、岑参及其作品,为理解诗文打下基础。2. 熟读背诵诗歌。3.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4. 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加强诵读。5. 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6. 学习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学习边塞诗四首一、故事导入开元年间,诗人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一天,他们三人到酒店喝酒,遇到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人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的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这故事未必真有,但王之涣的诗歌确实是当

3、时广为传唱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和其他三位有名的边塞诗人的作品。二、学习诗歌(一) 朗读诗歌1.听读2.试读3.自由读(二) 译读诗歌1. 解读2. 朗读诗歌,划分层次。3. 在读诗歌,讨论主旨。(三)品读诗歌联系全诗,讨论下列问题: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豪迈之语,尽管边境条件艰苦,杀敌报国之志却坚定不移。一种认为是悲愤之辞,悲叹艰苦参军已久,不破楼兰又终无还期。你的意见呢?明确:都可以。诗歌凝练,留下了未予言明的空白,作者可以作出合理想象和解释。而这两种意见都是符合当时戌边将士的情况的。2.“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实际的自然现象吗?明确:说那里没有春

4、风,没有春天,只是对当地荒寒的夸张罢了。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比喻好在哪里?明确:一是比喻的喻体为美好的事物、春天的代表,这就巧妙地把严寒的肃杀感转化成了春天的美好感觉,化寒为暖,表现了乐观的心态和美好的情感,给人愉悦清新之感。二是比喻跨度大,即两个相反的事物作比,又有某种特殊的关联,体察敏锐,想象奇特,神来之笔。三是有眼前猛然一亮,感官和心灵为一震、为之一新的惊异、新奇、鲜亮之美。4.“雪上空留马行处”只是写景的吗?明确:不只是写景。从雪地上留下的友人远去长长的足迹,引发的是怅然凝视,是绵长不绝的别离伤感思念之情。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那些描写奇寒的诗句特别精彩?诗人是

5、以奇寒为苦,还是以奇寒为美?明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以奇寒为美。冰山雪地的奇特景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壮观豪迈景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千树万树梨花开。没在用美好的喻体:春风、梨花。华丽的词语和华贵的事物:珠帘、罗幕、狐裘、锦衾、角弓、铁甲战袍等。描写的有关场景,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和想象。(四) 悟读诗境1.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中思想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2.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

6、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人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弃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厥,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在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3. 盛唐边塞诗特点;(1)题材广阔。(2)意象宏阔。(3)基调昂扬。(4)体裁兼善。第二课时 学习草原散章一、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楚楚的草原散章二、 了解作者楚楚,女,1964年出生,山东荣成人。作品集有行走的风景生命转弯的地方轻轻他在我的梦上等十余项。三、积累词语屏息( ) 俯瞰( ) 黔贵( ) 繁衍( ) 一瞥( )四、研读课文速读读课文,互动学习互动1:作者是如何抓住

7、草的特点描写的?明确:第一,作者抓住了草原上的绿色,这种绿是城市人很少看到的自然的绿色,真正的绿色,不同于城市园林、内地农村污染过的、灌溉过的,移植过的、人工很强的绿色。第二,作者抓住了草原上绿没有拘束、没有限制这一与人心理相同的特点,用带有散文诗意的词语来描绘草原上的绿,如“灵醒”“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心摇荡”“生命”“跃跃欲试”等都是用来写人的词语,在这里作者赋予了草人的灵性,二者在作者的描绘下水乳交融。互动2:作者为什么说云矮?明确:因为旷野显得天底,云也因此变得矮了。这是讨巧的写法,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野旷天底树”化为散文。互动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云?明确:1从心里效果方面

8、,说是看云看得让人要“痴”过去。这个“痴”字,和前面的看草有相近之处,很着迷,很任性。2抓云的特点,把自己想象成云;洁白、柔软、温情。3云的动态:“半推半就,半掩半露”用了拟人的手法,少了点孩子气,多了点温柔而多情的淑女气。4出处没花太多的篇幅去直接描写云,而是带着幻想。“有一群肥羊,温顺地从中间小跑过去,好像急着去与天界的神羊汇合;有一群瘦马,愣头愣脑地从中间踱过去。马太重云太虚,难免“马失前蹄”,铸成一个个美丽的错误”(化用郑愁予的错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

9、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爱情的等待,很是淑女气。楚楚笔下的云就像她向往的爱情一样,飘飘渺渺,充满了错觉,变化无常,即使沾着地图,也不化为尘泥。互动4:作者带着淑女气的感觉一直延伸到下面花的描绘上,思考作者写花抓住了花的哪些特点?明确:多;无名;不论形状;没有香味;耐严寒;好养活;繁盛。草原上的花很美,美得自足,美得自信,美得有些自恋,连“香气”都觉得俗气。草原上的花生在荒野,没人欣赏时也很满足,无须装饰,总是与纯洁、善良、真诚、欢乐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站在一起。五、随堂检测完成助学p.106-107习题。教学反思:1. 对于诗歌的学习我主要采取了诵读、赏析的办法。尤其是读,我主要通过三个层面

10、来完成的:其一,初读,读准字音;其二,再读,读准节奏;其三,美读,读出情感。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通过三个层面来完成的,即朗读、译读和品读。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是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的,更符合诗歌的学习规律。2. 对于草原散章的学习,主要采取了长文短教的方法,即在学生通读课文后,通过对几个问题的互动讨论来达成学习目的。在学习中,对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也应该给学生提一提,引导学生理解。3. 建议:对于四首诗歌的学习,仅一课时,在操作中有些紧张。可以考虑用两课时。还有就是一定注重落实背诵和默写。在一点,对于边塞诗知识的了解可参考助学“语文小词典”。4. 不足之处:对诗歌的赏析环节处理的不好,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看很不理想。这是难点,教师应予以方法上的指导。另外,没能把四首诗歌与草原散章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阅读,这也是我所困惑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