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250285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这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这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这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这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这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这是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 该剑长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剑身中间有一道凸起的棱,并且饰有菱形的暗纹;剑刃薄而锋利。剑上错金刻有越王勾践用剑等字。 该剑现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夫差矛 这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59公里处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率众在岷江中游主持修筑而成的。 这个工程采取在岷江中流作堰的方法,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内江供农业灌溉,外江分洪。 汹涌的岷江,经都江堰化险为夷,变害为利。两千多年来,都江堰历经修缮,滋润了大片土地,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的天府。 李冰父子前两件铁

2、器都是春秋时期的铁器。 左图是铁削,一种手工工具,1952年在湖南长沙出土; 右图是铁锄,农具,195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这两件铁器的出土,说明春秋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掌握冶铸生铁的技术,并且使用了铁制的农具和手工工具。战国时期,由于冶铁业的发展,农业上更广泛地使用铁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加工的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冶铁业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手工业。那时候,不少炼铁炉用成排的橐进行鼓风、烧炭来提高炉温。同时,在劳动中,人们已经创造了把铸铁件经高温退火,而变成为既有比较高的硬度,又有比较韧性的可锻铸铁。这项发明要比欧洲早2000多年。 图中所示的就是当时人们冶铁和铸造铁器的情景;该图

3、由我国现代画家创作,现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由秦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 郑国渠沟通了泾水和北洛水,整个渠长三百多里,灌溉面积达四万多倾;关中地区因此而成为沃土。 图为郑国渠的遗迹。 这是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1965年在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出土,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铜壶高40厘米,重4.5公斤,通身镶嵌有图饰,上部分为采桑、狩猎的图像;中部为宴乐、射箭情景;下部分为徒兵搏斗、水陆交战的战争场面。它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生动的画面。这是1965年在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铜壶上的纹饰。该壶高40厘米,壶身遍饰嵌红铜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象和花纹。 壶身有三条

4、环带,将图案分为四层: 第一层在壶的颈部,左边为竞射图,右侧为采桑、歌舞图; 第二层位于壶的肩部,为宴乐、武舞弋射图像; 第三层在壶的腹部,表现出的是攻城和水陆交战情景; 第四层接近壶的底部,是狩猎图。 整个壶面刻画用生动写实的方法,勾画出了200多人的形象,人人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它表现了战国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战争和礼俗等各方面的情况,为我们研究战国的历史和美术提供了生动而形象的实物资料。 这件铜壶现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孔墓这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因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的墓葬中出土,因此又叫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总共65件,总重量达2500多公

5、斤,分三层悬挂在巨型的钟架上。编钟及钟架上有篆书铭文,共有2800余字,绝大多数是关于音律方面的内容,是难得的战国音乐史料。 这套编钟音律准确,每个钟都能奏出两个乐音,其基调属于现代音乐的“C大调”,它的总音域跨度可达到5个八度,至今仍能演奏具有和声、复调(Dao)、转调等艺术技巧的中外乐曲。 曾侯乙编钟规模巨大,气势恢宏,制作精美,音律准确,音域宽广,是我国出土的古代编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堪称旷世珍宝。 这套编钟还反映了战国初期青铜冶铸业的生产技术。钟体内外很少出现铸造缺陷,形制精确,因此保持了音律的准确。这在现代的技术条件下,也不是轻易能办到的。 现在曾侯乙编钟陈列在湖北省博物馆。

6、这是1949年在湖南长沙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一幅帛画;它高约28厘米,宽约20厘米。 画面上有一细腰高髻(j)的女子,双手合十,长裙曳地,仪容肃穆。女子前上方有一夔(ki)一凤。因此这幅帛画又被称作“夔(音ki)凤人物图”。 这幅帛画是用毛笔绘制,笔触刚健挺拔,线条云流风动,比例也比较匀称。 这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绘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物用的筒瓦前端的遮挡物,一般用泥烧制而成,瓦当上都有纹饰,对建筑物有着重要的保护和装饰作用。 这是1975年在陕西咸阳出土的战国瓦当。 战国瓦当的出土,说明战国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这是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的杏坛,为纪念孔子讲学而修建的。宋代植杏筑坛;金代在坛上修亭;现在的这个亭子是明代重建的。亭内有两座碑,分别是金代党怀英的篆书“杏坛”碑和清乾隆皇帝亲书的杏坛赞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