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24230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一、 选择:1、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主要包括() “中体西用”依靠清王朝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实现民权实行共和制 A.B.C.D.2、对康有为“托古改制”理论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借用传统儒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借用孔子权威,为维新改制创造根据 C.将儒学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结合D.新学伪经考是高水平的学术著作3、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其()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洽上和经济上的要求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民族革命要求 C.表达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D.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

2、正确途径4、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思想的是() A.驱除鞋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5、根据中国的实际和对西方的研究,对西方民主思想加以改造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提出民生主义实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发展资本主义 A.B.C.D.6、孙中山在1906年说道:“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人的满洲政府。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祖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盲目排满行为指明推翻清朝统治有双重意义运用资产阶级民主

3、主义观点指导革命A.B.C.D.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活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赌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举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革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1)孙中山所说的“欧美社会之祸”是指什么?为此,孙中山对西方民主思想作了哪些发展? (2)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 (3)评述孙中山对

4、民族革命问题的认识。、 8、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在对待清王朝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简析其变化的原因。9、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但两人的政治观点并不一致。康有为认为中国“民智未开”,中国人“既缺乏政治习惯”,又“不识团体公益”,所以没有当共和国民的资格,只能实行君主立宪。而孙中山则主张“民为邦本”“主权在民”,实行共和。据此回答: (1)比较两人民主思想的异同 (2)分析两人不同思想观点产生的原因。(3)简要评价康有为、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答案:1.答案:C2.答案:D3.答案:A4.答案:C5.答案:D6.答案:B7.参考答案:(1)指西方资本主义国

5、家贫富严重不均,劳资尖锐对立,社会动荡不安等情况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平均地权,实行民生主义;在三权分立基础上增加“考试权”和“监察权”等。(2)民族革命是指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同时也包含着打击帝国主义的意义。政治革命是指推翻君主专制,实行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社会革命是指实行民生主义,消除贫富不均。(3)孙中山的民族革命主要是指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政权,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情况下,包含着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意义;同时反对片面“排满”,反对种族复仇主义这些是进步的。但他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目标,不可能实现民族独立,谈不上真正的民族革命。这是

6、他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造成的。 8.参考答案:康有为、梁启超主张保留清王朝和皇帝,通过皇帝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则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打倒皇帝,建立民主共和国。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只能寄希望于皇帝。当时的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首要任务,清王朝的反动面目还未充分暴露。孙中山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中国资本主义有了发展,资产阶级实力有了增强。经过义和团运动后,清王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其一系列活动表明,它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绊脚石。孙中山自小受西方教育,并长期在外国生活,对各国情况比较了解,通过比较和思考而选择了

7、革命方式。9、参考答案:(1)相同点:学习西方,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不同点: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通过保皇和改良来实现政治目标。受封建传统观念影响大,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孙中山主张共和制,主张用暴力和革命方式推翻清政府。关注民生,主张民权。(2)康有为是刚刚兴起的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受传统影响较大;当时清王朝的反动面目尚未充分暴露。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他自小接受西方教育,长期生活在西方,对外国政治情况了解较深人;通过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清末“新政”等,清政府的反动面貌进一步暴露。(3)康有为的民主思想对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和学习西方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大大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推动了本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