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23988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28 古文二则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勉旃( ) 愕然不受( ) 不立券( ) 卒辇而致之( ) 懋堂( ) 答案:zh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2)归之,愕然不受( )(3)敦风义( )(4)日数千言不肯休( ) 答案:(1)票据,凭证(2)惊讶的样子(3)重视(4)停3.解释下列加点词,并指出活用类型。(1)重诺责( ) (2)且父未尝语我( )(3)卒辇而致之( ) (4)乃能言( ) 答案:(1)形容词用作动词,重视(2)名词用作动词,告诉(3)名词用作动词,用车子装运(4)

2、名词作动词,说话。4.文学常识填空。(1)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选自_,作者_,字_,浙江杭州人。光绪十五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是南社重要诗人。晚年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过辞源和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编辑工作。其人好学不倦,勤于笔记,著述甚多。(2)戴震难师选自_,作者_,字_,号_,_朝的_家、_家,江苏金坛人。他是戴震的学生。戴震,字东原,清朝的_家、_家。 答案:(1)清稗类钞敬信 徐珂 仲可(2)戴东原先生年谱 段玉裁 若膺 懋堂 清 语言文字学 经学 思想 语言文字学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辨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1)是年( )(2)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3)周朝

3、、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4)此非常儿也( ) 答案:(1)这,代词。今常用于表判断。(2)大概,表示推测。今常用于锅盖、盖房、盖图章等义。(3)距离。今常用于从哪儿出发到哪里。(4)不寻常。今常用作“十分”“极”讲。2.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B. C.D. 解析:C项“几何”中的“何”与“几”一起当“多少”讲。) 答案:C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蔡勉旃为人最主要的特点是“重诺责,敦风义”。他不仅以此为人生信条,而且以具体行动来实践这一信条。B.蔡勉旃的友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是友人对他的考验,没想到蔡勉旃真经得住考验,也没想到自己不久于人世。C.若以文化传承而论,朱文

4、公完全可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但为幼儿的戴震是不可能了解这一层的,因此提出如此幼稚的问题。不过,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是重在学习戴震这种质疑的精神,凡事都问一个为什么,避免盲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D.戴震层层设问,按“后人是不可能知道前人的事情”这一思路追问老师,从中不难看出戴震的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 解析:B项蔡勉旃的友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是友人对他的绝对信任,也是他平素为人所赢得的信任。 答案:4.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通过记叙蔡勉旃坚持把亡友寄放在他那里的一千两白银还给亡友之子的事例,可以看出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解析:在通常的情况下,守信用,重诺言,已属不易;在如此特殊的情况

5、下,能坚决履行自己的诺言,就有些不同凡响了。蔡勉旃就是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将亡友寄存的“千金”如数归还给他儿子,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蔡勉旃的感人之处,是在友人“不立券”且不久即去世,其子又未闻此事的情况下,能够“坚还亡友财”。 参考答案:蔡勉旃是一个具有“重诺责,敦风义”的高尚品质的人。5.戴震的老师为什么说他是“非常儿”? 解析:就一般人的直觉说,后人是不可能知道前人的事情的。要考虑戴震“是年乃能言”。 参考答案:戴震勤思善问,一个尚处于启蒙时的儿童,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难能可贵的,故称其为“非常儿”。快乐时光活学活用 美国一所法律学校,有一天考刑法。教授向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叫诈骗罪

6、?”一个学生回答说:“如果您不让我考试及格则犯诈骗罪。”教授非常诧异:“怎么解释?”那个学生说:“根据刑法,凡利用他人的无知而使其蒙受损失的人则犯诈骗罪。”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亡何”的“亡”的意思是“不”,“其人亡”的“亡”的意思是“去世”。B.“以千金寄之”的“之”代蔡璘,

7、“归之”的“之”代友人之子。C.“而翁知我”的“而”的意思是“但是”;“卒辇而致之”的“而”的意思是“顺接连词,可不译”。D.“故不语郎君”的“故”的意思是“所以”;“温故而知新”的“故”的意思是“旧,指学过的知识”。 解析:C项“而翁知我”中“而”意思是“你”。 答案:2.翻译下列句子。(1)券在心,不在纸。(2)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3)卒辇而致之。 解析:准确翻译句子的关键在于抓住重点词语,如(1)句中的“券”,(2)句中的“安”“寄”,(3)句中的“卒”“致”。 参考答案:(1)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2)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3)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

8、他。3.试分析下面几句话分别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活动?(1)愕然不受。(2)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3)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答案:(1)不相信、十分惊讶的心理。(2)表现友人的儿子对此事难以置信,认为不合常人的心理。(3)表现蔡重诺守信、十分诚恳的心理。4.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 解析:从下列几句话可以看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归之,愕然不受”“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参考答案:一是“寄千金,不立券”,二是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5.蔡勉旃如果贪了友人银子,友人的儿子会不会知道?为什么? 答案:不会。因为友人“寄千金

9、”,没有立券;同时友人已死,且生前并没有将此事告诉自己的儿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注: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姑:暂且。发市:

10、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踰:走出。逋():拖欠。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某家以制扇为业( )(2)适父死( )(3)至懊悔不胜而去( ) 答案:(1)职业 (2)适逢、恰逢、正赶上 (3)离开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 解析:C项“其”是指示代词,那。 答案:C8.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答案: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9.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11、? 答案: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深层探究10.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 解析:在当代的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避免邪念产生。结合实际,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实际,更可以看出蔡勉旃的信条值得我们深思。这篇课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学习时要深入发掘。第二问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赞成。“券在心,不在纸”,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不赞成

12、:我们对朋友应予以信任,但这种信任应有一个度。在当代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避免邪念的产生。 中考链接11.(江苏无锡中考,7)班举行以“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 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弊无利。一方面,初中生能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无非是扫扫地,擦擦窗。做这样的小事,对初中生的成长意义不大。另一方面,学好文化知识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先摆出你方观点,再进行反驳。 解析:本题主要

13、是帮助同学们学会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某种现象一定要从正反几个方面来写。 答案示例:观点: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并非有弊无利,而是利大于弊。反驳:一方面,扫地、擦窗看似小事,但小事中却能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参加社区活动对学好文化知识有帮助,不会影响学习成绩。12.(海南课改区中考调研,4)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1)泰山,赤壁,黄鹤楼,天涯,西湖,这些都是名胜古迹,请你任选一处写出两句与之相关的古诗词。(2)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上下相连、意思完整的两句。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接着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