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238200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给社区提建议10条5篇给社区提建议10条篇1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建议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建议书是个人或团体,对整体发展或某项工作,向组织提出具体建议时使用的一种书信。相信写建议书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达达文档网我收集整理的最新社区保护环境建议书优选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给社区提建议10条篇2尊敬的区长叔叔:您好!我是中山小学的环保志愿者,以往的活动都是“大手牵小手”,而这次我想以我的小手牵您的大手,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城市建设为一个美丽的城市花园。现在我们市民的经济条件日益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了,私

2、家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严重污染了我们城市新鲜的空气。不仅如此,人们的环保意识非常薄弱,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有污染环境的现象,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为了椒江人民,为了椒江的子孙后代,我衷心地希望区长叔叔多关注环保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下面是我的一些小建议1、重视环境,教育市民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2、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市民少开汽车,减少空气污染。3、多种树,美化我们的环境。4、水是生命的源泉,但是它又实在太少了。虽然表面看起来地球上大面积都被水覆盖,可是能用的却不到十分之一,许多城市严重缺水,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目前,学校倡导我们在家里的马桶水箱里

3、放一个矿泉水瓶子,不正是节约用水的举措吗?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马桶,不正是为节约用水尽一份力嘛!5、让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及时回收废塑料制品。特别注意废旧电池的回收,废旧电池,它既不可填埋,也不可焚烧。所以我们要将电池单独回收起来,交给指定的公司进行处理。6、少用一次性制品,虽然一次性制品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长期如此下去,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终将重回我们的怀抱。愿我们在充满创造性的劳动世界里,大地凝碧,原野滴翠,青山长在,绿水长流!区长叔叔,让我们心手相携,共同为我们的城市缔造一个绿色的明天。中山小学六(4)班20xx年10月25日给社区

4、提建议10条篇3消区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大家好!地球让我们生存,让我们保护。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谁不想让我们的家园变的更美好,更漂亮?而在这个时候,那些卖水果、小吃、蔬菜的叔叔阿姨们,在各个地方摆摊而等到晚上就收摊走人,可他们却没有看到在他们周围到处都是他们丢弃的垃圾,等到再过几天,那些垃圾在地上发臭,苍蝇、蚊子都飞来飞去,让过路的行人都得捂着鼻子,快步走过去。你们有没有想过,就是你们这样乱丢垃圾,给我们的美丽家园添了点脏。所以,我希望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们,让那些摆小摊的小贩在走时带走自己的垃圾,让他们学会爱护好我们美好的家园,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供你们参考:1、请行人自觉爱

5、护公园、路边及其他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2、照顾好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爱护花草。3、希望社会上多增加一些植树、种花草的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加。住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公民,让我们共同努力,以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可爱,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人人争做地球的小卫士。给社区提建议10条篇4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下面是课件网我为您推荐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工作建议。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总体要求,着力加强和改进社区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

6、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方式,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增强社区维护稳定能力。争取通过3到5年的努力,把全市城乡社区全面建设成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民主自治更加深入、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环境更加稳定、队伍素质更加优良、服务设施更加完备的安居、宜居、乐居的幸福家园。(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坚持改革创新原则。充分结合我市自身特点,坚持解放思

7、想,敢于先行先试,大胆开拓创新,积极破除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和谐的新时代社区。3.坚持夯基固本原则。注重基础建设,切实在政策落实、资源配置、财力投放、队伍建设等方面重点向社区倾斜,以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4.坚持统筹协调原则。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与发展、经济与社会有机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有机统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有效地推进改革创新。二、主要任务(一)加强社区组织建设1.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类

8、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党组织根据党章有关规定设立,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横到边、纵到底政府党组织“网络”,纵向形成社区党总支、居民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组织体系,横向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中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点、辖区各单位各行业党组织共同参与的联建格局。2.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由社区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和规模调整,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决定,报市民政部门备案。每个社区常住人口规模一般在3000户左右,社区居民委员会一般配置59人,并成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

9、共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等下属委员会,有效承接社会管理和服务。辖区人口较多、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可加社区专职工作人员。3.选齐配强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原则上按照300500户的规模设一名居民小组长,一个楼栋设一名楼(栋)长。积极开展楼院门栋居民自治,推动形成社区党委、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新格局。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作用,探索成立居民理事各,协助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实施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4.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鼓励社区居民开展互助服务,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并在组织运作、活动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

10、使之成为推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重要力。5.强化驻区单位的社区建设责任。驻社区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主动配合、支持所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教育、引导本单位职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共商社区事务,共享社区资源,共建社区家园。(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1.严把规划建设验收关。凡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的居民区,城乡规划部门要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规范严格把关,将社区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与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同步设计、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对未建设社区用房的按标准收缴基础设施配套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在市财政局设立专户,专款专用。

11、2.规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倡“一室多用”,提高使用效益。社区功能室设置要按照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逐步达到“18室1厅1站6栏”。社区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日常管理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其权属和数量、面积、用途由街道办事处登记造册,报区(市、县)民政部门和国资管理部门备案。3.提升居民区日常管理水平。按照路平、灯明、水通、安全、卫生的要求,由各区(市、县)人民政府抓好落实。(三)切实加强社区管理1.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依托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开设“一站式”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办理公共服务事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落实关

12、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见,加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基础台账,为居民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失业和培训登记、就业再就业政策援助、各项就业补贴等基础服务工作。民政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对失业人员和有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施动态管理;开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开展爱国卫生、优生优育宣传,引导居民树立先进婚育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居民在社区可以享受到疾病预防、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等基本公共医疗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指导社区建设公共体育文化设施

13、,开展精神文明、科普知识宣传,组织居民开展文体活动,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提高居民综合素质。2.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化运作”方式,积极推进社区办公自动化,构建连通市、区(市、县)、街道、社区四级网络服务平台;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服务资源,采集社区墨本信息,完善社区信息数据库,建立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智能呼叫中心,为社区群余提供快速救援和多元化社会服务。3.落实社区基本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居民自治制度、议事协商制度、党务和居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评议制度、社区成员走访制度、民情日记制度及社区工作考核制度。实现社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4.确保

14、物业管理服务规范到位。新建居民小区和有条件的老旧住宅区由区(市、县)物业管理部门牵头,街道、社区配合,指导业主及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实施规范化物业管理。按照服务内容、标准、收费、使用“四公开”原则,选聘物业公司管理服务。具体工作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暂不具备规范物业管理的住宅区,由区(市、县)物业管理部门牵头,街道办事处负责,采用居民自主管理方式提供基本物业服务,负责卫生保洁、安全防范、公用设施维修等管理服务。基本物业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按成本收取费。5.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以现居住地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互相配合”的原则,实行与户

15、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为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生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四)创新社区服务体系1.鼓励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各区(市、县)要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外地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四位一体”(常委、一站、一居、一办)体制,勇于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完善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2.积极探索社区公共管理新模式。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围绕群众需求,涉及为群众服务的政府部门要实行管理重心下移,现有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可逐步整合过渡为统一的社区服务站,逐步实现与社区居委会职能分开,成为政府部门在社区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为群众提供贴身服务。3.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凡属于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确稀依托社区居委会办理的行政性工作,应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及政策指导。规范政府部门对社区的检查、评比、达标等潍动,压缩针对社区的各类会议、台账和材料报表。4.完善物业管理服务机制。物业管理工作由区(市、县)政府负总责,街道设立物业管理中心、物业纠纷受理站和物业应急维修站,社区也要明确专人负责物业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区(市、县)、街道、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对物业服务的管理和指导。5.提升社区便民服务。规范发展便民网点和商业服务设施,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