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236506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第二部分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来治疗恶性肿瘤的现代治疗方法,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正常器官和组织也能产生损害,此中大多数后期放射损害是不行逆的。因此,在进行放射治疗时,要兼备肿瘤的杀灭和放射性损害双方面。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要求从业人员要增强责任心,在实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严格依照操作规程,为患者拟订治疗方案、精心设计放射治疗计划、仔细考证并正确地履行放疗计划,在照耀肿瘤的同时保护肿瘤四周的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以提升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放射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计质量。一、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本院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机构是医院辐射安全防备小

2、组,主要工作由医务科专(兼)职管理员负责,肿瘤科成立有相应的科室辐射安全防备小组.医务科质控办按期组织质控检查,科室做好质量控制,按放射治疗质量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展开质量自查,做到层层落实,有计划、有检查、有整顿,不停提升本院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放射治疗防备安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附:放射治疗质量管理系统架构图放射治疗质量管理系统架构分管院长医院辐射安全防备管理小组医务科质控办公室肿瘤科辐射安全防备小组放疗医师、物理师、技师、维修技师二、放射治疗人员资质标准放射治疗从业人员一定具备放射治疗专业知识与防备知识,并有能胜任放射治疗工作的健康条件。(一)放疗医师:应切合以下要求:1. 拥有大学医学本科或

3、以上学历;2. 拥有医师执业证书,并切合执业地址、执业类型与执业范围的要求;.拥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4. 拥有放射人职工作证;5。在省级以上三级医院放疗专业深造学习半年以上,学科骨干拥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二)放疗物理师:应切合以下要求:1. 拥有大学本科或有关大学专科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 拥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3. 拥有放射人职工作证。5. 在省级以上三级医院放疗专业深造学习半年以上。(三)放疗技师:应切合以下要求:1。拥有中等专科或以上学历;2拥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3. 拥有放射人职工作证。(四)设备维修技师:应切合以下要求:。拥有中等专科或以上学历;2。

4、拥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3。拥有放射人职工作证.三、放射治疗设备质量标准本院放射治疗设备配置主要以惯例放射治疗设备配置为主。治疗设备;医用直线加快器,CT模制定位机、治疗计划系统(TPS)、体位固定装置和模室制作设备.质量安全保证设备;胶片考证(包含电子胶片等)设备。(一)医用直线加快器本院医用直线加快器的技术指标切合国家卫生标准,达到计(剂)量正确,安全防备、性能指标合格要求,并经过贵州省质量技术监察局的查验.质量标准:1、剂量监测系统的指示值与相应的汲取剂量标准值的相对偏差不得超出3.).重复性;X辐射和电子束辐射在同一辐射条件下,剂量监测计数值与吸收剂量丈量值之比的相对实验标准偏差不

5、得超出0%.2)示值的线性;X辐射和电子束辐射的每档能量,汲取剂量丈量值与剂量监测计数值的关系一定为线性,最大偏差不得超出2%.3) 随设备角度地点的变化关系;在机架及限束系统的所有角度范围内,5次汲取剂量丈量值与剂量监测计数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均匀值之比应3.4) 随机架旋转的变化关系;在机架的所有角度范围内,机架连续经过不一样扇面所测得的5次汲取剂量丈量值,与剂量监测计数值,与本节中机架静止在不一样角度地点所测得的5次汲取剂量丈量值,与剂量监测计数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算术均匀值之间的偏差不得超出2%。5)挪动束治疗的稳固性;在汲取剂量率和单位角度剂量的预选范围内:(1) 假如挪动束治疗是

6、以机架旋转角度停止照耀,照耀的剂量偏差不得超过5;()假如是由剂量监测系统停止照耀,则旋转角度偏差不得超出3。、X线辐射源1)在标准实验条件下辐射野的均整度;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汲取剂量率的全部范围内,对应每一标称能量,辐射野内最大汲取剂量点与辐射野均整地区内最小汲取剂量点的汲取剂量的比值为:( 1)当辐射野从5cm5m至30cmx0m时,不得16;( 2)当辐射野3cm30cm时,不得110%。2) 剂量散布随角位的变化;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机架和限束系统的所有角度范围内,对5cm5cm的辐射野,均整地区内任一点的汲取剂量有关于辐射束轴处的汲取剂量之比值的变化为:(1)标称能量MV时,不得超出3%

7、;(2) 标称能量大于或等于3M时,不得超出3)辐射野的对称性;在标准实验条件下,当机架及限束系统分别处于或时,对55cm的辐射野,均整地区内对称于辐射束轴的随意两点的汲取剂量之最大比值不得103%.4)最大汲取剂量比;当机架和限束系统处于或90时,在最大汲取剂量深度垂直于辐射束轴的平面上,均整地区内最大汲取剂量点的汲取剂量与辐射束轴上的最大汲取剂量之比值:()当辐射野3mx3cm时,应1.0( 2)当辐射野3cmx30cm时,应1。09.)使用楔形过滤器的辐射野;在机架和限束系统的旋转角度范围内:(1) 楔形角的丈量值与标称值之差不得超出2%;()楔形因子的丈量值与标称值之差不得超出2%6)

8、 辐射野的数字指示;应配有数字指示装置来指示正常治疗距离处辐射野的尺寸。在机架和限束系统的旋转角度范围内,对每档标称能量,在正常治疗距离处,两主轴上辐射野的尺寸与数字指示装置的指示偏差的限制为:(1)当辐射野2cmx20m时,不得超出mm或。5%;()当辐射野20cxm时,不得超出5m或1.5。7)辐射野的光野指示;一定配有光野指示装置来指示入射表面处的辐射野的大小。在机架和限束系统的旋转角度范围内,对每档标称能量,在两主轴上,光野与辐射野的边之间的距离限值为:(1) 在正常治疗距离处:当辐射野2mm或1;当辐射野20cx20c时,不得3mm或1()在1。倍正常治疗距离处:当辐射野2cm20时

9、,不得mm或2%;当辐射野20cm20cm时,不得6mm或2%。()光野中心与辐射野中心间的距离限制为:在正常治疗距离处,不得2mm;在1。倍正常治疗距离处,不得m.8)重复性;在同样的数字指示时,重复成立辐射野,由50汲取剂量点所确定的辐射野尺寸。( 1)在两主轴上的最大偏差不得超出2m;( 2)光野与辐射野的边之间的距离不得mm。、电子束辐射源 )辐射野的均整度;在每档标称能量以及当辐射野5m5cm以上时:(1)在基准深度处,两个主轴上8%等剂量线,与几何野投影边的距离不得5m;(2) 在标准测试深度处,两个主轴上90等剂量线与几何野投影边间的距离不得10m;()在两个对角线上,0等剂量线

10、与几何野投影边间的距离不得0m。2) 剂量散布随角位的变化;在标准测试深度及机架和限束系统旋转角度的所有范围内,在90%等剂量曲线内推1m的均整地区内,随意一点的汲取剂量与辐射束轴处汲取剂量之比的变化不得超出3%.3) 辐射野的对称性;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当机架和限束系统处于0或9时,对5cmx5以上的电子辐射野,在90%等剂量曲线内推1c的均整区域内,对称于辐射束轴的随意两点的汲取剂量之比不得10%。 )最大汲取剂量比;0。5m深度的辐射野内最大汲取剂量点的汲取剂量与辐射束轴上最大剂量之比值应109。5)辐射野的数字指示;应配有数字指示装置来指示电子辐射野的尺寸。(1)对每档标称能量,辐射野尺

11、寸与辐射野数字指示间的偏差不得超2mm;()辐射野的尺寸由体模表面位于正常治疗距离处时,两主轴上的0等剂量点之间的距离确立。)辐射野的光野指示;一定配有光野指示装置来指示(入射表面)电子辐射野的大小。在正常治疗距离处,光野的对边之间的距离与数字指示值之间的偏差不得超出2m。7)光野的照度和对照度( 1)在正常治疗距离处,垂直于辐射束轴的平面上,光野内照度的均匀值不得0l;(2) 沿光野周边的对照度不得4%。4、辐射束轴的指示对称于等中心的辐射野,一定配有指示患者的入射表面处辐射束轴地点的元件,如前指针、十字线等。1)辐射束轴在患者入射表面上的地点指示;在机架和限束系统的所有角度范围内,患者入射

12、面上辐射束轴的实质地点与指示点的最大偏差限制为:(1) X线照耀,在正常治疗距离25c或设备工作范围内不得超出2mm;()电子束照耀,在正常治疗距离25m或设备工作范围内不得超出mm. )辐射束轴在患者射出头的地点指示;对所有指示线照耀射出点的元件(如后指针等),在正常治疗距离0cm或设备工作范围内,患者射出头上辐射束轴的实质地点与指示点的最大偏差不得超出mm。5、等中心辐射束轴的偏移限制对X线照耀和电子束照耀的每档标称能量和所有辐射野,在机架和限束系统的所有角度范围内,不得超出2m6、沿辐射束轴的距离指示1)到等中心距离的指示;设备一定配有指示装置(如机械前指针、光距尺)指示沿辐射束轴到参照

13、点的距离。(1)平等中心设备,参照点一定是等中心点;(2)对非等中心设备,参照点一定在辐射束轴上正常治疗距离处;()在正常治疗距离2cm或指示装置的工作范围极限地点处,沿辐射束轴到参照点的指示距离与实质距离的最大偏差不得超出5m;()在等中心处,此偏差不得超出mm。2)到辐射源距离的指示;对辐射源到机架旋转轴的距离可变的等中心设备及非等中心设备,一定配有指示装置(如机械前指针、光距尺)指示沿辐射束轴到辐射源的距离的装置。在正常治疗距离25cm或指示装置的工作范围内,指示点到辐射源的指示距离与实质距离的最大偏差不得超出5m。7、前后辐射野的重合性在等中心处,前后辐射野主轴间的偏差不得超出.8、治疗床当治疗床床面位于等中心的标称高度,床面纵轴与机架旋转轴共线应为零地点。当床面离机架的纵向距离为最大时,治疗床的直线运动标尺应为零.1) 治疗床的等中心旋转;当床面承重301g,治疗床等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有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