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命制的感悟与体会.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23473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试题命制的感悟与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试题命制的感悟与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试题命制的感悟与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试题命制的感悟与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试题命制的感悟与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试题命制的感悟与体会.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试题命制的感悟与体会赵 忠 云一份好的试题能够适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备考,对学生的起到指导和诊断作用,一份随意、不负责任的试题影响、误导学生的备考。因此,我们在命制试题时要认真、科学、严谨,要把握地理学科的特色,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思维特点,要紧随高考的脉搏。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上好一节课,会写一篇论文,还要能命制一份高质量的试题。下面我就自己的命题谈一下感悟和体会。一、地理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1.试题要积极友好,而不是消极刁难试卷的结构和形式。试卷要努力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地理图表要清晰,不给阅读造成障碍。文字要准确凝练,并努力达到优美的程度;文字的大小要符合阅读习惯;要用最通俗、

2、最简洁、无歧义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内涵上不出现偏差,以最快的速度直接与题目的实质接触。试题的阅读量、思维量和书写量均要适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试卷的内容和设问。无论是时事新闻,还是生活百科,都要从正面、积极向上的意义出发,让学生从试卷的内容上有所得,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展示一些国家的动态时事及相关的新闻;让学生在做题时体会全卷的思想内涵。要根据学生思维的步骤来编制综合题中各小题的顺序,一般综合题设问的顺序是: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该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该因素对其他地理事物有什么影响,即存在的问题和评价以及怎么解决问题。要遵循着“理解”的

3、思路,即借助概念,通过分析、比较、概括以及联想、直觉等逻辑或非逻辑的思维方式,考查学生领会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的程度和水平。 2.试题要关注时代科学,要关注社会生活 从选材的角度看,试卷要涉及生活热点、高科技、时事焦点、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在提供一段信息后,考查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在设计上要注意切人的角度,不但要考虑试题的提干(或者是提示语)的设计,而且更要注意提问方式,避免热点问法和不切合实际的问法,要小中见大,小中出新。这类试题的主导思想应该是“高起点,低落点。”3.试题要有地理味,要保证科学性 突出学科特色,就是试题要有“地理味”一个好的

4、题目,不仅是材料的精妙,也不仅是形式出新,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设计问题。“地理味”在于考试中要考查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情感和地理思想。地理学习要求中,可以粗略地分成3个层面:识记、理解和应用。若是要考查到理解程度,那么,考生仅仅依靠识记是无法解决。如“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就只能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不能考查理解。创设新情境、采用新材料、提供新案例,都是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的好方法。地理试题是要考查地理方面内容的,非地理的东西,就不应该成为学生答题的障碍。比如,在引用新案例时,若出现了新知识和新概念,那么一定的知识“弥合”就很有必要。 4.试题要具有功能性,要有正确的导向性 命题者最想达到的

5、两个功能:一是试卷有非常好的区分功能和基础检测功能;二是测试有良好的教学和教育方面的导向。检测功能主要是要兼顾“两度”(区分度与效度)。在设计试卷难度时,最好采用难度分布波浪式设计,使效度与区分度相互照应。良好的试题导向就是要避免应试中的题海战术。创新综合是避免题海战术的好方法。创新不应该仅仅是在题型上,更是要在题目的实质上体现。可以采取的主要手法有:建构情景法、正反逆转法(正向问题反向问)、嫁接法(将不同题目进行合理的组合)、题型互换法、语言描述图形化、题型综合化等。二、地理试题命题的形式1.以必修内容为考查的主要范围,适当考查选修内容,必修、选修要有机的穿插、综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能条

6、块分割。2.以区域切入,考查系统地理内容,以初中的区域基础为背景(载体),考查高中的能力。关注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柴达木盆地),以中国地理为背景考查系统地理,从分布图切入考查空间思维能力,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变化的机制与过程(长江口盐度、欧洲酸雨、非洲殖民地的变化、航行时间的选择等),关注热点区域(中东、东南亚、东北亚、非洲等)。 3.难度的难度向中学教学的实际靠拢,以高考试题难度为标准适当降低难度。4.不回避已考查过的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对往已考查过的知识点进行设问,通过换角度、换材料、换条件、换设问方式旧题新考,考查学生的思维的广度。三、地理试题命题的特点1.以中心问题为形式设置情境、以

7、能力立意设计题组式选择题模式,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突出考查获取住处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以人类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设计情境,试题要洋溢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情境的取材和切入点往往是第一次见到,但考查的知识是旧的,学生能够迁移所学知识完成解答,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生面孔的试题不慌,会思考,会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试题要“起点高、落点低”。如环境问题、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开发、自然灾害、欧盟、振兴东北工业基地、中东地区等等都能成为

8、试题的切入点和背景材料。需注意的是试题所反映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的国情,注重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实际问题。这些热点、焦点是作为背景材料和切入点出现仅是试题的“外壳”,用来丰富素材,形成新的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科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范围之内。考查的是学生扎实的双基和能力,不是时政问题,不能为热点而考热点。3.命制试题要体现综合的特点。考查主干知识(尤其是学科内综合部分),不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文综测试不同于单科考试,每学科内试题大量减少,因而考试内容不可能全面涵盖考生在中学阶段所有的学习内容,测试只能更

9、侧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核,突出理性、逻辑的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由此检测学生对知识体系整体的认识、理解和把握。4.强调人地关系和价值观的考查。自然地理历来是地理教、学、考的重点,但是纵观几年来文综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对自然地理内容的考查比重在下降(约占1/3,03年高达1/2),多倾向于考查哪些人地关系密切的自然地理,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学科内、还是跨学科的试题,从形式到内容均加大了综合能力和人地关系的考查力度,较充分地体现了人地关系这一现代地理学的核心。事实上从文科综合测试的标题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主要考查的是人文地理内容,关注的是人地

10、关系。文综考试关注的是社会科学现象,而不是纯自然科学现象,,地理学科中它对人地关系情有独钟,即使材料以自然地理事象切入,但最后的落脚点却往往在人地关系上。如对等压线的考查,落实到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天气系统和灾害天气。对地形类型的判断,落实到对农业活动的影响。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落实对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地方时的考查,也与人类的休闲、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对对流层的特点的考查,落角对气流对飞行的影响、或神舟系列的飞行环境上。试题引导地理教“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沙尘暴 、水土流失、黄河泛滥、

11、清洁生产等试题都较好地反映了对环境问题、生态安全的关注。 四、地理试题命题的感悟1.一份好的试题要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复习指导作用。一份好的地理试题要反映出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基本解题方法、读图分析技能的掌握情况,丝毫不回避学科基础主干知识,只要是属于学科基础主干知识,属于学科关注的和特色的知识都有多次出现,如关于等值线问题、地形剖面图、地方时换算和昼夜长短时间的计算、大气层及气温变化、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行星风系模式、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理想大陆”自然带的模式、能源结构问题、世界著名海峡空间位置、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区位选择、文化扩散、环境问题、区域

12、地理位置的控制与区域特征的分析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或基本方法、技能。2.一份好的试题要对学生具有较强的能力提高作用。对于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我们把终极目标变成过程性目标;把综合能力变成单项能力;把一般性训练变成测试性训练;把基础性要求变成提高性要求。同时,相应地把系统性知识变成专题性知识。一份高质量的试题要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8种能力 (1)对地理事实,地理数据等的识记、了解、空间定位能力;(2)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区分、应用能力;(3)对地理图表、地图、图像的判读、绘制、分析能力;(4)对地理事物进行概括、描述,对地理事物间联系进行分析的能力;(5)对地理规律原理进行认识

13、、分析、理解、推导、阐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对地理信息资料进行提取、认定、判断、反思的能力;(7)对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对区域差异的类比、判断能力;(8)其他如计算、比较、评价、表述等能力。3.一份好的试题要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实战演练作用。学生用2小时考试,教师花时间阅卷,还要用时间给学生评讲等等,费时费力,如果试卷质量不高,就等于荒废时间。地理学科内容多时间紧,既然抽用专门时间考试,就一定要有收获,要能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做题技巧,检测学生的考试适应能力,检测学生的心理素质,建材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因此,试题的形式、题量、排列顺序、难易搭配、答案的设计等等都要精心设计,以达到预期效果。4.一份好的试题要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真实诊断作用。一份试题的好坏还要看这份试题能否达到对学生的诊断效果,要通过一次测试真正适时地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教师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漏洞缺陷是出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技巧层面、还是考试素养层面,以帮助在以后的备考中对症下药,进行补救,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