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练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234331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练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练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练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练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练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练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练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12011深圳模拟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2图K261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图K261A中液体的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有关B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中液体有蛋白质,中液体没有蛋白质D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中的低3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4下

2、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喝牛奶,进入胃中口服抗菌药物肌肉注射青霉素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 BC D5图K262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K262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62011四川卷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

3、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72011黑龙江哈九中图K263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图K263A可以直接进入A、C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的成分C构成了内环境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会增加82011岳阳模拟如图K264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图K264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

4、的是丙A B C D9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10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11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

5、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A.属于血浆,因为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属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的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5层磷脂分子层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12如图K265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K265(1)图中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用字母表示)A神经递质B载体蛋白C性激素D血红蛋白E呼吸酶F抗体(2)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至

6、少写出两种)。(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4)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抗体的是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细胞。(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共同调节的结果。13生理学家将人体的肝脏形容为一个巨大的生化工厂,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都在这里完成。图A为肝脏组织示意图,图B表示内环境各成分及其与细胞间的关系。分析回答:图K266(1)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所以相对于a端,b端的尿素含量会_,氧气的浓

7、度_,二氧化碳的含量_。(2)胰岛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糖浓度,如果图A所示为胰岛组织,当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高时(如饭后一段时间),b端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会_;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低时(如饥饿时),b端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_。b端相对于a端,其血糖浓度相对_。(3)从图B所示组织液与血浆的关系来看,导致组织水肿的因素很多,但直接的生理因素是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相对渗透压的变化。当组织由于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后,会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_(填“大于”或“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血

8、浆的相对渗透压_(填“大于”或“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肾小球的通透性加强会导致血浆蛋白滤入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将其重吸收,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_(填“大于”或“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在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慢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减少,血浆的相对渗透压_(填“大于”或“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课时作业(二十六)1C解析 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等同的概念,都是指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体液。2C解析 图中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

9、,是淋巴。组织液中较小的蛋白质分子也可以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淋巴循环的作用之一就是将渗入的蛋白质输送回血液。3C解析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少部分在组织液,故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神经递质是分泌性物质,由突触前膜分泌到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在血浆中进行。4A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递质小泡在突触小体中,属于细胞内部环境;喝牛奶和口服药物都在消化道中,精子进入输卵管都不是内环境。5C解析 图中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丁为细胞内液,T、B细胞为淋巴细胞,

10、可以存在于淋巴中。6A解析 钠离子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离子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有重要作用,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项正确。血液中有缓冲物质,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变为弱酸性,B项错。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C项错。剧烈运动时,血液中CO2增加,刺激了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强,项D错。7A解析 题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毛细血管、红细胞、组织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是淋巴,可以直接进入血浆,但是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8A解析 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

11、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弱;甲种海蟹在海水浓度较低时还能维持血液浓度,但海水浓度稍微高一点就不能调节血液相对稳定了,故调节能力其次;丙种海蟹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海水浓度时,基本维持平衡,高于正常海水浓度时,也能调节血液浓度的相对平衡,说明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强。9A解析 人体内环境不仅包括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还有多种指标,如血糖浓度、激素浓度等;稳态也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10B解析 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寒冷时出现寒颤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收缩产生热量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饮

12、水不足导致内环境渗透压上升,机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多以维持渗透压平衡。出现肺水肿说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组织细胞液含量增多,说明内环境稳定被破坏,故选B项。11C解析 血浆与组织液成分的差异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含量不同,因为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且这些大分子物质一般不会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这也反映了毛细血管壁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因此是血浆,是组织液。组织水肿的原因之一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过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更多的水分从血浆渗透到组织液中。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形成的CO2离开肝细胞到组织液要穿过3层生物膜,再经过单层毛细血管壁才能进入血浆,所以共穿过5层生物膜,每层生

13、物膜具有2层磷脂分子。12(1)A、F(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3)由负变正下丘脑(4)浆效应T(5)神经体液免疫系统解析 (1)神经调节依赖于神经递质,免疫调节主要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2)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动作电位:内正外负,故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4)浆细胞产生抗体,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5)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共同调节。13(1)较高较低较高(2)增加增加较低(3)大于小于大于小于

14、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1)分析图A可知,血流方向为ab,由题意可知,尿素是在肝脏合成并运输到肾脏,随后由肾脏排出,所以b端尿素含量较高;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经过血液循环运输的,氧气参与组织细胞的代谢,二氧化碳则是代谢产物,所以b端氧气浓度较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2)饭后一段时间,由于机体对食物进行了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会升高,促进血糖转化成肝糖原,造成b端葡萄糖浓度相对较低;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胰高血糖素会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使b端葡萄糖浓度升高。(3)若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会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渗透压降低,最终造成组织液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