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训练30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232685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30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30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30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30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30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3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三十、区域发展阶段 (合肥模拟)下图反映了国内东部某地区土地运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从I到阶段的论述,对的的是()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图中都市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 图示区域浮现了都市化现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2.从到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政策B交通运送C劳动力 D市场解析:第1题,从阶段I到林地减少,耕地增长,森林的修养水源能力削弱,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有小都市发展,都市化发展缓慢;国内东部河流,夏季为汛期,流量大;因此可以判断C项对的。第2题,从到时期在都市郊区浮现了面向都市市场的花

2、卉和绿化树种。答案:1C2.D 下图表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畴。读图完毕4题。3与省内其她地区相比,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能吸引人口迁入的最重要因素是( )河流湖泊密布,渔业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开阔,耕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合适居住生活D.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较多4与长三角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优势是( )A.土地、劳动力价格低B.交通便利技术和资金雄厚D.对外开放限度高解析:第3题,吸引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第4题,与长三角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优势明显。答案:34.A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重要体现为以老式农业为主体

3、,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5题。5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有关区域内产业构造及产业特性的说法,对的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体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老式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在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体现得比较明显解析:选B。由图可以看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工业)比重开始上升。6.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步期的产业构造特性。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对的的顺序是()A.C ACAB DBAC解析:选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

4、构造发生明显的变化,最典型的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下图为南太平洋上处在西风带的一种小岛。现欲对该岛进行开发,但是岛上缺少煤、石油、天然气,盛行很强的西风,有流速很大的河流及森林、温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因素是_。(2)如图中所示,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种小型农场,该农场的农业地区类型最也许为_,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是_。(3)开发该岛需要大量的能源,在处最适合发展_能电站。由于_。该岛还适合开发的几种能源是:_、_、_。(列举三种)。解析:该题考察了对岛屿的开发运用问题,解答本题的核心是读懂题目所示信息。该岛位于南太平洋、西风

5、带,南半球西风带为西北风,西北侧应为迎风坡降水多,强劲的西风带来风能;根据题干及等高线和河流可知该处水能也较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岛发展混合农业,由于在西风带,容易联想到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种植牧草和小麦。答案:()B 南半球的西风带刮西北风,从图中的等高线判断,B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2)混合农业小麦(3)风 地处西风带,风力强地热能 水能 潮汐能一、选择题 (淄博模拟)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完毕12题。1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

6、.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B.开始浮现明显不协调.环境污染严重D.生态破坏解析:第题,从“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即可判断秦汉时期为区域发展初期阶段,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第题,此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单薄,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答案:.A.A 读“广东省内部区域划分图”和“海南岛轮廓图”,完毕35题。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在航海技术落后时期,大洋是难以逾越的障碍,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大洋逐渐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物资、人员、信息都可通过大洋交流。图中

7、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下,运用其沿海的优势区位迅速发展壮大,下列有关其说法对的的是()A目前该地区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基地B运用资源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根据沿海的区位优势以及其她优势条件,已成为国内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依托高等院校稠密、科技人才多的优势,已成为中国的“硅谷”4.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别有扩大的趋势,与这种差别形成无关的是( )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运用条件有较大差别.国家予以这三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别这三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基本有一定差别.三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资源和都市数量有明显差别5有关国内海南岛开发

8、的论述,对的的是( )A.海南岛的淡水资源丰富,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很小B目前,国内重要海岛的经济发展重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加工运用C保护好海南岛中部山地植被,对全岛水资源供应至关重要D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海南省始终限制发展重工业解析:第题,珠三角地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是国内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地区资源和常规能源短缺,京津唐地区为国内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北京市有众多出名的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有中国的“硅谷”之称。第题,据图可知,广东省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区域差别,珠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内陆较落后。其因素与地势状况、开放早晚和历史基本等有关。而三地则同属于低纬度

9、季风气候,无多大差别。第5题,海南岛为季风气候,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A项排除;国内海岛的开发不仅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加工运用,也依赖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的加工运用,项排除;海南岛西部工业走廊运用资源优势,发展了化学、钢铁等重工业,D项不对的。答案:3.C 45C6.“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丰富的煤铁资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运送 丰富的水能资源优美的环境条件. .C解析:选A。美国五大湖周边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重要是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匹兹堡就位于煤田的中心地带。五大湖地区既有稠密的铁路,又有五大湖和运河的便利水运,水陆交通便利。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

10、”,完毕78题。图中a、b、c、曲线表达的因素是( )Aa原料 B土地Cc劳动力 D.技术8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体现为土地的( )A数量 B.质量C.类型D区位解析:第7题,狩猎文明时期,人类依赖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技术影响作用逐渐增大;工业文明时期,技术因素影响限度迅速增大。第8题,工业文明时期,土地资源的区位对工业部门选择有重要作用。答案:7.D8.D (北京海淀练考)下图为“长兴岛工业区规划图”,读图和资料,回答910题。大连长兴岛位于辽东半岛西部,是面向环渤海经济圈最优良、便捷的出海口,岛内多荒山、滩涂,可用于建港的深水海岸线达24千米,毗邻沈

11、大高速公路及哈大铁路。辽宁省政府正在规划和建设长兴岛,使其成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和临港产业基地。9.长兴岛工业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区位优势有( )建港条件优越 土地开发成本低工业基本雄厚科技教育发达 政策支持 现代农业发达A . D.10.若在图中处布局工业区和功能区,最合理的布局方案是( )A综合服务区化学工业区 重型装备制造区船舶制造及物流区重型装备制造区综合服务区 化学工业区船舶制造及物流区C船舶制造及物流区重型装备制造区 化学工业区 综合服务区D.重型装备制造区 船舶制造及物流区 综合服务区化学工业区解析:第9题,由题干知,长兴岛内多荒山、滩涂,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能源,故工业基本

12、雄厚不对的;该地的科技教育也并不发达;材料中看不出本地现代农业发达,故不选,其她条件符合题意规定。第10题,由图分析可知,离主城区较近,可设立为综合服务区;地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主城区郊外,且离海港较近,可以设立为化学工业区;临近交通便利的城区外缘,可以建设为重型装备制造区;离港口近来,交通便利,可以设立为船舶制造及物流区。答案:.D0.A 从逐渐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经济三大板块,到“十五”筹划期间实行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东中西互动、互相增进的区域经济正成为国内经济社会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据此完毕112题。11中国经济正在发生一种质的变化,即( )都

13、市化、工业化从小板块向大板块集聚市场发展产生了统一的需要、产业发展产生了规模集聚的需要、资源组合产生了配备效益的需要都市化标志的人口集中、工业化标志的产业集中将使国内现代化发生从“点”向“面”的发展、奔腾和提高各经济区已不需要所谓的政策支持,完全可以放手自立发展A B.C.D.12.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重要问题涉及()东中西部人均GD差距不断扩大外贸和运用外资不平衡,东部地区处在绝对优势地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产业构造调节不平衡,东部地区徐徐与国际接轨,中西部地区在所有制构造和产业构造上调节缓慢东部地区已完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而西部地区转型艰难 BC. .解析:第11题,经济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支持。第1题,东部地区正在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而西部地区转型时机尚未成熟。答案:11.A2.C二、综合题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毕下列问题。(1)阶段该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优势是_;该地区都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是_。(2)简述阶段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