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新人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23245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 一、判断题,正确的大“”,错误的打“”。(6分)(1) 戴嵩是宋代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有斗牛图。 ( ) (2) 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 ) (3) 贝多芬是英国著名的音乐家。 ( ) (4) 俗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中的唱白脸指的是扮好人。 ( )二、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27分)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 )。A.伯牙不想再弹琴了。B.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C.锺子期死后,伯牙伤心过度,不能再弹琴了。2.月光曲这篇课文表现了( )。(多选)A.音乐家贝多芬善良

2、的品格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热爱。B.贝多芬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C.美好的乐曲不仅靠丰富的想象力,更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3.京剧舞台上是用( )来表现骑马这个动作的。A.骑真马 B.马鞭 C.空手做骑马的动作4.下面对课堂笔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B.记录课堂上的疑问C.记录同学说的话D.记录听课过程中的想法5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没有( )。A. 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想到锤子期B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C他觉得已经没有人配听他的琴了D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6对“知音”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A. 能弹出美妙音韵的人 B理解自己的心意,有

3、共同语言的人C能听懂别人弹琴的人D对音律有研究的人7古人常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8.与词语“山明水秀”搭配形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月明风清 桃红柳绿 B.凄风苦雨 左顾右盼C.崇山峻岭 舍近求远 D.青山绿水 谈古论今9.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期道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吕不韦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C.贝多芬,德国杰

4、出的音乐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D京剧艺术强调真实,道具不能虚拟。三、课文欢乐谷。(16分)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锺子期又曰:“ , 。”2.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 ” 这两个词让我们感受到贝多芬高超的演奏技巧。盲姑娘这么激动的原因是 。四、照例子,在括号里补出省略的成分。(6分)(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 )拊掌大笑 ( )尾搐入两股间五、口语交际。(5分)书法是我们的国粹,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书法吧!_六、课

5、内阅读。(40分)(一)书戴嵩画牛(15分)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所宝以百数 (2)尾搐入两股间_2.请用两条“/”给第题句子划节奏,并翻译第题句子。(5分)(1)牛 斗 力 在 角,尾 搐 入 两 股 间。(2分)(2)处士笑而然之。(3分) _3.下列句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常以自随 C

6、(牧童)拊掌大笑 D(古语道理)不可改也 4.文章最后引用“古语”,意在阐明什么道理?(3分)_(二)阅读月光曲片段,完成练习。(25分)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 )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 )了大风,( )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

7、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2.选文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_。(2分) 3.下列不是比喻句的是( )。(3分)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4.用“ ”在选文中画出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句子,用“ ”在选文中画出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4分) 5.选文主要写了皮鞋匠兄妹俩听了贝多芬的琴声而产生的 ,分别用 、 两个词引出来。(6分) 6.“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8、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句话中“恬静”形容( )。“仿佛”指( )。(6分)A.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边。B.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参考答案:一、(1)(2)(3)(4) 二、1.B 2.ABC 3.B 4.C 5B 6B 7.B 8.A9.D 三、1.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2.画上牛争斗时牛尾巴的状态画错了3.纯熟 深 她渴望亲耳听到贝多芬演奏的愿望实现了四、伯牙 牧童 牛五、提示:可以写自己知道的书法家的故事,

9、也可以写自己学习书法的过程和收获的感受。六、(一)1.宝:珍藏 股:大腿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处士笑笑,认为牧童讲得对。3.B 4.耕种的事要问农民,纺织的事要问织工。遇事要向内行请教,要尊重常识和经验,而不应闭门造车,凭空臆想。(二)、1.清幽 清幽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霎时间 刮起 卷起 涌过来2.皮鞋匠“看”到的其他景物3.C4.月光照进窗子,茅屋路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5.联想 好像 仿佛6.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