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231767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一、填空题1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发挥功能、功能和功能。2超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反应; 而发生肿瘤是由于功能缺陷。3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物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过程。4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变性细胞的功能称为。该项功能失调可引起。5医学免疫学的起源学科是。二、名词解释1免疫三、问答题1简述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2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过强,免疫监视 3自己,非己 4免疫自稳功能,自身免疫病 5微生物学 二、名词解

2、释 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对“自己”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质的生理过程。三、问答题 1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3)免疫应答的过程、规律和特点。(4)免疫学应用,包括免疫学防治和免疫学诊断。 2免疫系统的功能及效应: (1)免疫防御:是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功能正常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功能异常有两种情况:免疫防御功能过强出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

3、机能。功能正常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与保护。功能紊乱或失调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即认己为敌,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起攻击。 (3)免疫监视: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功能正常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第一章免疫器官一、填空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和。2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3人类周围免疫器官包括、和。4骨髓是分化成熟场所;胸腺是分化成熟场所。5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是、和。6淋巴结中的B淋巴

4、细胞主要存在于区,而T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结的。二、A型选择题1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D脾 E淋巴结2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脾 E淋巴结3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 )。A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B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CT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DB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E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4周围免疫器官的功能不包括( )。A接受抗原刺激 B产生免疫应答 C过滤和清除病原微生物D造血及产生免疫细胞 E过滤血液三、问答题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5、 2胸腺,骨髓 3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B细胞,T细胞 5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浅皮质区,深皮质区二、A型选择题 1B 2A 3E 4D三、问答题 1免疫器官按发生顺序及功能分为中枢免疫e9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场所,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也有促进作用。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腔上囊(禽类)和胸腺,前两者是B细胞成熟场所,后者是T细胞成熟场所。 (2)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免疫细胞定居、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第二章免疫细胞一、填空题 1B细胞分化的终末效应细胞是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类型是。2T

6、细胞介导应答,其效应表现为和。3B细胞表面识别抗原的结构是。二、A型选择题1Th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 )。ACD3 BCD2 CCD4 DTCR ECD82Tc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 )。ACD3 BCD2 CCD4 DTCR ECD83巨噬细胞表面与抗体调理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ACD4 BCD8 CIgGFc受体 DTCR EBCR三、问答题1简述T细胞的亚群和功能。2简述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浆细胞,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迟发型超敏反应,细胞毒作用3BCR二、A型选择题 1C 2E 3C 三、问答题1T细胞有4个亚群,各自有不同功能。Thl细胞为CD4阳性细胞,其主要

7、功能有分泌IL2(白细胞介素2)、IFN丁(丁干扰素)和TNF-(庵琢龌邓酪蜃)等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细胞免疫,引起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Th2细胞也是CD4阳性细胞,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IL4、6、10等细胞因子,介导体液免疫应答。Tc细胞和Ts细胞都是CD8阳性细胞。Tc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伤被病毒、胞内寄生菌感染的靶细胞或肿瘤细胞,是细胞免疫重要的效应细胞。Ts细胞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对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起负反馈调节。 2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主要有:(1)吞噬杀伤被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以及体内衰老、变性细胞,具有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抗肿瘤和免疫监视、自身

8、稳定功能。(2)吞噬、处理和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3)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一、名词解释 1抗体 2免疫球蛋白二、填空题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连接两条相同的和组成的。 2抗体酶解片段中,可结合抗原的是片段,可结合细胞的是片段。 3母体给胎儿的被动免疫物质是,天然的血型抗体类型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抗体类型是。三、A型选择窟 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类型是( )。 AIgA BIgC; CIgM DIgD EIgE 2受感染后机体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是( )。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3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类型是( )。AIgA BIgG C

9、IgM DIgD EIgE4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是(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5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类型是(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四、问答题 1、 简述抗体的种类和主要功能。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抗体: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后,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2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二、填空题1二硫键,轻链,重链,四条肽链2Fab, Fc 3IgG, IgM, IgA三、A型选择题1C 2C 3B 4D 5E四、问

10、答题1抗体依据重链抗原性的不同分为五类,分别称为IgG、IgA、IgM、IgD、IgE。各类抗体主要功能有:(1)IgG:血清中含量最高,因此是最重要的抗感染分子,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IsG还能激活补体,结合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理作用),穿过胎盘,保护胎儿及新生婴儿免受感染。(2)IgA:分单体和双体两种。前者存在血清中,后者存在于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3)IgM:是分子量最大,体内受感染后最早产生的 抗体,具有很强的激活补体和调理作用,因此是重要的抗感染因子,且常用于诊断早期感染。(4)IgD: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5

11、)IgE: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某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清中可检测到,参与介导I型超敏反应。第四章 补体系统一、填空题 1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2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始动因子是,其C3转化酶的组成是。 3在抗体产生之前,补体发挥抗感染作用主要依靠的激活,其C3转化酶的组成是。 4具有免疫黏附和调理作用的补体分子片段包括和。二、A型选择题 1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分子裂解片段是( )。 AC2a BC3a CC3b, DC4a EC5a 2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 )。 A C123456789 B C124536789 C C142356789 D C124356789 EC3567893能使

12、靶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组分是( )。AC5b BC5b67 CC5b678DC5b6789 EC94下列物质中,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是( )。AIgG BIgM C细菌脂多糖 D抗原抗体复合物E凝聚的IgGl三、问答题1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控成分,补体受体2抗原抗体复合物,C4b2b3替代途径(旁路途径),C3bllbP4C3b,C4b二、A型选择题1E 2C 3C 4C三、问答题1补体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有:(1)溶菌和溶细胞。细菌等抗原物质和相应抗体(1gGl3,IgM)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可

13、通过旁路途径激活 补体,在细菌等靶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最终导致细菌细胞或靶细胞裂解。(2)促进抗体中和及溶解病毒。补体可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在没有特异性抗体存在的条件下,补体也可溶解灭活某些病毒。(3)调理和免疫粘附。补体裂解产物C3BC4B的N端与细菌等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端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CR1)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即调理作用;若与表面具有CRl的红细胞、血小板结合,形成较大聚合物利于吞噬细胞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4)炎症介质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a、C4a、C5a可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支气管痉挛等,称为过敏毒素作用。C3a、C5a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向炎症区域游走和集聚,增强炎症反应,为趋化作用。C2a具有激肽样作用,能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弓I起炎症性充血和水肿。第五章 细胞因子一、名词解释 1白细胞介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