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23131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认识万众创新。能力目标:科学精神: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法治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公共参与: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三、教学过程1、展示预习结果(学生分组展示)(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

2、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我国科技现状是怎样的?(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中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这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5)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6)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7)拥有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8)创

3、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9)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2、导入:猜猜我国的“新四大发明”(1)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2)外卖、快递都很方便。(3)扫码开锁,再也不用为最后一公里发愁。(4)“新兴出行方式”,又快又稳,享誉全球。提问:通过上述四句话,你能猜出我国的新四大发明是哪些吗?这些发明中有你生活中没体验过的吗?说明什么? 3、授课:(一)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与挑战请同学们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科技新成果,这些成果说明了什么?中国高度中国速度中国深度结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某

4、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出示材料并提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问题?结论: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二)如何才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1.国家组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提问:我国该如何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材料: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详尽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之后强调,“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部差距依然存在;人民群众总体受

5、教育机会大幅提升,但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仍未有效满足;目前我们人才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思考:为什么要把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长期面对的工作主题?结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重要手段: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创新人才营造和培育创新氛围。2.企业组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教师提问:你认为在“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重要力量:提高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提问:创新是不是意味着否定旧的东西?归纳总结: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3.个人组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教师提问:鬼点子

6、、小聪明是不是创新?材料:万千“草根”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研究生创业是“草根创新”的重要力量,不鼓励大学生、研究生走摆地摊、开咖啡店式创业之路,引导他们走“需求拉动、创新驱动”之路,开展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归纳总结:创新不仅要培养创新意识,更要提高自身实力,努力投身创新实践。4.成果保护组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教材第27页“方法与技能”。归纳总结: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三)创新的目的提问:为什么这四项创新被评为了“新四大发明”?归纳总结:创新的目的是增进

7、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作业布置:搜集我国近期的创新成就四、课堂总结本框是创新改变生活延续,在了解了创新的作用及必要性之后,提升认识,从国家角度分析创新与强国及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万众创新的强烈呼吁。本框落点应为通过学习,强化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民族责任感,树立自身创新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知识点较多,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学习创新强国应先理清思路,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必须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学习万众创新要结合具体材料,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角度出发,选择一些新颖典型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