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设计[4].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227670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设计[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设计[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设计[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设计[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设计[4].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刘昌东【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 体会反语的强烈讽刺效果。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教学难点】体会反语的强烈讽刺效果。【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图片导入。2、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他才华横溢,创作力经久不衰,文学生涯达半个世纪之久,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他的代表作品是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二、分析课文1、雨果在给巴特勒的回信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即赞美圆明园的美丽

2、和表达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看法。2、学生速读第三段,回答以下问题。(1)请学生欣赏几幅圆明园复原图,并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总结明确:圆明园就像一个美轮美奂的梦,一座眼花缭乱的洞府,一个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一座神秘的月宫;是幻想中的典范,是世界奇迹,是东方艺术的代表,亚洲文明的剪影。(2)作者这样盛赞圆明园,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对圆明园的热爱,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圆明园到底有多美,遗憾的是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多少可以见证的文字。但雨果曾经说过:“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虽然雨果没有见过圆明园,但是他凭着想像,描

3、写出了心中的这座名园。)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4-10段,回答以下问题: (1)雨果先生对这件事到底是怎么看的? 明确:“以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2)雨果的看法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这些句子多运用反语,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更加发人深思。产生极其尖锐的讽刺意味。 三、探究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表达对火烧圆明园的看法,但为什么先赞美圆明园,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作者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以美衬丑,越是写圆明园的美,就越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行径的可恨。四、课堂小结 岁月抹不去历史的痕迹,民族的耻辱,让我们记住圆明园的这片断壁残垣,记住这段耻辱的历史。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三题。六、板书设计给巴特勒的信赞美 圆明园 美(衬托)讽刺 侵略者 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