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光合作用练习、.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225723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光合作用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光合作用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光合作用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光合作用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光合作用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光合作用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光合作用练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考题赏析1(09福建卷)26 回答下列题.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A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B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

2、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C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2(09广东卷)36.(8分)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1)实验方案:(2)实验结果测试:3(09浙江卷)30.回答下

3、列小题:.(12分)给正常成年实验兔注射甲药物后,使其患了高血压病,注射乙药物可使高血压症状缓解。为了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上述作用,请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的甲药物、适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1)实验步骤:(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模拟练习1、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有同学认为是氧气抑

4、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也有同学认为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请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原因。供选的实验试剂和用品:锥形瓶、酵母菌细胞(试剂1)、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完成下列实验步骤:(1)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下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1号瓶锥形瓶中都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3号锥形瓶瓶中都加澄清的石灰水。(2)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_ _;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_ _;

5、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_ _。(3)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5min,去除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_ _,B套_ _,C套_ _。(4)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35)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810h)。(5)观察_ _,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_ _ _ _;_ _ _ _;_ _ _ _;_ _ _ _。2、三聚氰胺外形为“白色单斜晶体”、“无味”,形似蛋白粉,其含氮量高,如果仅凭含氮量多少来确定蛋白质含量的多少,那么三聚氰胺完全可以假乱真。由此,价廉且容易获得的三聚氰胺便可以堂而皇之地代替了真正的蛋白质而混入婴幼

6、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之中。然而,三聚氰胺本身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添加之后,只能造成蛋白质含量提高的假象,奶粉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必然大大低于正常值。更可怕的是,三聚氰胺具有轻微毒性,其危害并不为人所熟知。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为了解三聚氰胺的危害,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三聚氰胺是否可能造成动物肾部结石,请你为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一)实验题目:探究三聚氰胺是否可能造成动物肾部结石。(二)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溶液A、B、C(分别为低、中、

7、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如何检测肾部是否有结石不做要求;为了统一评价,检测结果只以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做为指标)。(三)步骤设计:(请简要写出)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 (四)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 ; 。答案及解析1.解析:根据题意,这是一个探究性实验,由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能受受ATP抑制也可能受氧气的抑制,所以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受抑制的情况可能是四种组合,根据四种组合推知可能的情况,其逆命题即为预期结果与结论。答案:(2)10mL的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

8、馏水 10mL的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ATP溶液 10mL的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3)持续通入氮气 持续通入氮气 持续通入空气(5)三组实验锥形瓶3中溶液是否变浑浊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若A套变浑浊,B套不变浑浊,C套变浑浊,则酵母菌无氧呼吸受ATP抑制,不受氧气抑制若A套变浑浊,B套变浑浊,C套不变浑浊,则酵母菌无氧呼吸不受ATP抑制,受氧气抑制若A套变浑浊,B套不变浑浊,C套不变浑浊,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既受ATP抑制,也受氧气抑制若A套变浑浊,B套变浑浊,C套变浑浊,则酵母菌无氧呼吸不受ATP抑制,也不受氧气抑制2.解析:本题

9、将生物学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要求学生能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根据题意,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因变量是大鼠的肾结石发生率。由于实验是探究型实验,所以可能的结果和结论是多种,一般按照“其影响与剂量有关”“其影响与剂量无关”“无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预测。答案:(三)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的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并编号甲、乙、丙、丁,分别饲养(2分)第二步:甲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三聚氰胺溶液A;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三聚氰胺溶液B;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三聚氰胺溶液C;丁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等量纯净水,且四个组每天饲喂量相等且适量的饲料(2分)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

10、饲养一段时间。(2分)(四)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如果四个组的大鼠肾部结石发生率相同,说明三聚氰胺不会诱导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2分)如果四个组的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依次是:丙乙甲丁,说明三聚氰胺会诱导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而且剂量越高,诱导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越高(2分)如果甲组、乙组、丙组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相近,且高于丁组,说明三聚氰胺会诱导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但跟剂量大小关系不大(其他合理的预测与分析也可)(2分)高考试题答案1.(1)不加入石蜡油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2)去除氧气 自(3)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不加入活性干酵母(4)ABC解析:.本题考查通过探究酵母菌在有氧

11、条件下和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的情况。分析表中相关内容,考虑到实验要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这几个原则,因此处应填:不加入石蜡油,处应填:加入10g活性干酵母。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这样来控制实验的自变量。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因此应设计成空白对照,即: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因为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多,因此,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ABC。2.实验方案:1 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六祖,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2培养条件 光照强度 0、2000、4000、6000、8000、10000Lux 温度25度,培养一周3 测定指标 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平均值。注:要求至少分为三组(三个处理),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0 Lux(黑暗)实验结果测试:随光照强度增加,植株高度下降。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自然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及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科学原则,所以至少分三组,且有黑暗作为对照,每组必须有一定的种子数量,且数量相等。预测实验结果要根据题中所给的自然现象,即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即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