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22277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6.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规划.doc(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规划一、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现状与问题(一)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概况北部新区是重庆21世纪新城区,规划面积129.3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91.73平方公里,是位于主城区且地势平缓开阔的大面积开发区;南临主城核心区渝中半岛,北靠江北国际航空港,西临嘉陵江,与重庆大学城、重庆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数桥相连,东依长江寸滩港区。北部新区高新园位于北部新区南端,包括人和镇和大竹林镇,幅员面积50KM2,东西长12KM,南北宽6KM,东邻鸳鸯镇,南临主城核心区渝中半岛,西临嘉陵江,北连礼嘉镇。该区以浅丘地形为主,海拔高度168-510M,相对高差50-100M;地貌属构造剥

2、蚀、侵蚀地貌类型。该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2002年北部新区高新园实现GDP5亿元,人口46255人;200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亿元,人口47387人。其中,大竹林镇位于北部新区西南部,辐员面积23.5平方公里,2002年实现总收入71582万元,增加值14052万元,人口183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51人。2003年实现总收入99698万元,增加值20257万元,人口188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23人。人和镇全镇位于北部新区中心地带,辐员面积26.5平方公里,2002年实现总收入54853万元,增加值9178万元,人口279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512人。2003年实现

3、总收入49595万元,增加值8585万元,人口285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522人。2002年1月28日,北部新区委托高新区全面管理人和镇,由高新区履行承担人和镇的党务、行政、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权利和责任,北部新区委托高新区管理的人和镇、大竹林镇合称“北部新区高新园”。(二)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城市功能定位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将建成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具有活力的对外开放前沿重地,“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北部新区高新园的大竹林镇是以发展信息软件为主、环境优美的现代产业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8.31平方公里,人口10万

4、人。主要功能:信息产业、软件产业、光电产业、生物工程。北部新区高新园的人和镇是北部新区的中心商务服务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8.72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主要功能:商务中心、客运枢纽、光电产业、高档社区。(三)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现状与问题目前,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正处于向“大商贸、大流通”格局转化的过渡期、蛰伏期,在商贸流通领域呈现二元发展格局,商贸发展的蜕变速度日益加快。一方面,以满足社区生活需要的传统商贸活动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推动下,以都市服务业为构架的现代商贸活动跃跃欲试。立足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的城市功能定位,着眼于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的未来发展,以前瞻的眼

5、光审视高新园商贸发展的现状,目前,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的商贸发展存在如下问题:1、规模偏小。商贸流通隶属于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衍生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与“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以及与高新园30万规划人口的服务需求相对照,目前高新园的商贸发展规模明显偏小,与之极不相称。从高新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可见一斑。2002年高新园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只有2522人,2003年也只有5370人。2、业态结构相对单一,业种偏少。从现场考察的情况看,传统的便民店是目前高新园的主打业态,业种也不健全,生活的方便程度受到较大的影响。3、起点低。实地调研的结果显示,在目前高新园的商贸流通体系

6、中,以传统的社区商业为主,露天市场、马路市场居多,规范意义上的超市、百货店比较少见,仓储式会员店、摩尔没有,连锁经营不成规模,物流配送粗放运营。总体上,目前高新园的商贸流通体系陷入了以低端服务满足低端需求的内生循环中,这与高新园的城市功能定位极不匹配,严重影响了高新园建设成为都市风貌展示区的形象。4、相关行业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商贸流通业需要人气,而旅游业、休闲业的发展具有聚集人气的功效,但是高新园发展旅游业、休闲业的优势条件有待进一步挖掘。如依托现代化高科技产业的产业旅游、借照母山植物园的生态优势、着眼于水系开发的旅游休闲等。但是,旅游休闲业的资源开发必须假以时日,因此,目前高新园的商贸流通

7、业与相关行业之间还缺乏联动机制。5、缺少具有带动能力的重大商贸项目。商贸流通业的体系化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在启动阶段需要利用商贸领域的重大项目加以催化、激活,以重大项目带动商贸流通业内部各部门的成长与发展,如龙头寺大市场、国际商务中心、以中邮物流为中心的物流仓储基地、集旅游娱乐休闲餐饮商务为一体的啤酒城、大竹林步行街、以中华十二坊为节点的餐饮商业街区等,这些项目对于高新园的商贸流通业均具有可观的牵引能力,只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纳入商贸发展规划进行协同开发、整体管理,这些商贸领域的重大项目之间的羁绊仍然强势地存在,等待观望、亦步亦趋的心态强烈。6、缺少具有龙头作用的大型商贸企业。在商贸流通业的体系化

8、建设之初,人气不旺,配套不完善,规模经济不突出,这时可通过具有资本实力和规模前提的大型商贸企业进行市场开拓和造势,而在商贸流通业体系的巩固和完善时期,大型商贸企业更是行业扩张和创新的发动机,因此,大型商贸企业在商贸流通业体系中的存在,自始至终都是至关重要的。高新园作为开发新区更是如此。目前虽然有极少数的大型商贸企业进入高新园,如华联超市、华廷汽车交易市场等,但是参与度不够,还需要引入更多的大型商贸企业。7、起步较晚。高新园的商贸规划没有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出台,这一滞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新园的商贸发展进程。二、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商贸发展的SWOT分析(一)优势1、区位优势北部新区高新园规划面积

9、50平方公里,包括渝北区人和镇、大竹林镇,地势平缓开阔。南临渝中半岛,北靠江北国际空港区,西接嘉陵江边,与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沙坪坝、北碚隔江相望,东临长江寸滩港区。机场高速路、渝长高速路、渝合高速路呈“U”型分布;将于2005年通车的渝怀铁路横贯境内,重庆铁路客运枢纽江北客运站集聚人数居西部前列;西南最大的电信交换枢纽座落南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便捷的交通、通信条件赋予了高新园明显的区位优势。2、潜在交通优势北部新区高新园是正在建设的长江上游交通枢纽核心区,拥有中国西部唯一的水运、航空、公路、铁路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具有通达四川、贵州、陕西、湖北、湖南最便利的交通优势:是中国南北(兰海纵线重

10、庆段)、东西(沪蓉通道重庆段)高速公路交汇处;将于2005年通车的渝怀铁路横贯境内,重庆铁路新客站、重庆汽车新客站聚散人数居西部首位,有8条铁路通向全国;规划的城市轻轨环线和3号、4号、6号线通达四周,市中心区至江北国际机场的3号线已动工,已开通条公交线路;设计70万标箱、连接长江三角洲的寸滩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将于2005年建成,二期工程即将建设。3、潜在购买力优势高新园集中建设光电子、生物医药工程、软件三个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医药和生物医学工程、新材料和环保、机电一体化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生物生化技术开发园、光电技术开发园、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园五个专业

11、孵化器。引进和发展信威、华邦、海扶等一批医疗器械、生物制药、通讯网络、电子元件和软件项目。这些高技术产业年产值高,员工居住地主要集中于本区域,且高新园规划人口30万,近年已修建与筹建的社区以中高档为主,进入的消费群体将多为园区内与全市的中高收入阶层,高新园有着较大的购买力优势。2003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4万元,按照2003年13.5的增长率计算,2005年年中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1.50万元;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04的统计资料,2003年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44万元,按照2003年13.5的全市平均增长率计算,2005年年中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在岗职工的年

12、平均工资为1.75万元。在课题组对高新园企业员工的调查中,若取中位数估计,高新园企业员工的年平均收入水平为1.8万元,高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4、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园区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人与自然,城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工作休闲环境。园区内100米宽,16.5公里长的嘉陵江沿江景观带已邀世界著名规划企业德国佩西公司、重庆市规划设计院进行形象设计,将于近年动工;高档生活区、人和民俗文化村等将提供最佳的居住、休闲、旅游环境;龙景湖生态公园、黄桷公园、照母山植物园、人和公园等一批大型生态林地和公园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将形成“人、城、自然”共谐共存的生态环境。这种在重庆市难得的优良生

13、态环境,一方面吸引更多高收入群体到本地落户,另一方面也会吸引主城区内居民到园区内观光,这为高新园的商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消费群体。5、优惠的扶持政策北部新区充分利用直辖市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实行“普惠、特惠和特事特办”的政策,形成明显的“政策洼地”,吸引海内外投资者来兴业发展。这种体现在生产企业与开发商方面的低成本必然惠及商贸企业,增强了对商贸流通企业的吸引力。(二)劣势2002年以前,本地区地处城郊,经济较落后,商贸水平低。高新园自2002年成立至今,短短几年中,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城市面貌有了巨大跨越,经济水平也因园区入驻企业的逐渐增多而发展迅猛,但商贸流通行业发展较慢,水平仍然较低,商贸

14、基础仍然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零售业态单一、设施落后目前商贸流通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所占比重较小。商贸企业规模有限,实力不强。生活区内农贸市场占道经营,卫生条件较差,影响了市容市貌。生活日用品销售以小型商场、小型超市、便利店等形式为主,且集中于人和立交、龙湖小区、石梁桥这几个居住区周围,高新园内尚无大型超市与百货商场,其他零售业态也几乎没有。从对园区居民的调查来看,当前45.5的居民认为零售网点欠缺,购物不方便,现有的零售网点存在服务态度差、商品质量不好等问题,居民多有不良反映。可以看出,高新园本地零售网点布局远落后居民消费需求,而缺乏市场竞争导致零售企业存在一

15、定服务问题,因此,高新园需设立大型零售网点,并形成市场竞争环境。2、批发交易市场在园区内尚处于萌芽阶段目前,市场层次不尽合理,市场功能不够完善,围绕市场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资金、人才等要素市场也相对滞后。大型批发市场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园区内的大型市场仅有华廷汽车交易市场一家。3、餐饮、娱乐场所过少园区内人和镇的餐饮、娱乐场所主要集中于龙湖小区、人和立交周围,大竹林镇则集中于石梁桥周围,与目前园区已有的常住人口和工业产值相比,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对园区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发现,从对在外就餐地区的主动回答来看,就近地点就餐、北滨路、观音桥、沙坪坝是主要地区,占主动回答者的91.

16、3。影响消费者选择在外就餐场所的因素主要是味道、环境、价格、方便等方面。从对在外就餐场所的主动回答来看,本地场所规模偏小、网点不足、档次不高是主要原因,占主动回答者的97。因此,高新园需增加餐饮网点布局,并引进大型餐饮名店。目前高新园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主要选择为公园(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4.8%)、棋牌室(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4.8%)、茶馆酒吧(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0.4%)、体育健身中心(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2.3%)。4、当前居民消费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重庆年鉴2004的统计资料,2003年重庆市城市居民家庭月均可支配收入为674.5元,按照2003年的11.8增长率计算,2005年年中的城市居民家庭月均可支配收入为798.6元;高新园居民当前月均收入为1052.2,远高于重庆市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根据对消费者调查的统计分析,课题组认为高新园已形成明显的高、中、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