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220503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基于DSP的三相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器的设计摘要: 由于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优良的性能,因此其在工业场合应用广泛。所讨论的调速系统以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为被控对象,以TMS320LF2407A (16 位定点DSP 芯片)为处理器,采用智能功率模块PM10CSJ060,通过SPWM 技术对交流电机进行恒压频比控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DSP 的变频调速(Variable Velocity VariableFrequence,简称VVVF)控制系统。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脉宽调制/ 数字信号处理器;恒压频比控制引言在工矿企业中,电动机是应用面最

2、广、数量最多的电气设备之一,因而电机的运动和控制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益密切相关。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节电显著和调速性能卓越两个方面。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基于DSP TMS320LF2407A 及智能功率模块PM10CSJ060的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TMS320LF2407A 是专为电机控制而优化设计的单片DSP 控制器,它不仅具备强大高速的运算处理能力,而且在片内集成了丰富的电机控制外围部件,如事件管理器、PWM产生电路、ADC 转换模块等,这为实现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智能功率模块(Intell

3、igent Power Module,简称IPM)将大功率开关器件和驱动电路、保护电路、检测电路等集成在同一个模块内,是电力集成电路PIC 的一种。设计中采用恒压频比控制法实现了调速,其算法简单,控制灵活,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第一章、概论11 DSP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嵌入式系统软件、硬件不断进行着新的突破性发展。如今DSP操作系统和DSP应用已经成为当今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中最热门的技术,是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DSP软件、硬件开发人员的新的课题。 DSP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实时的、多任务的操作系统软件,它是DSP系统(包括硬、软件系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

4、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 目前,DSP实时操作系统的品种较多,据统计,仅用于信息电器的DSP操作系统就有10种左右。与通用操作系统相比较,嵌入式操作系统在系统实时高效性、硬件的相关依赖性、软件固态化以及应用的专用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DSP技术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DSP应用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前景,仅就美国市场而言,据估计,21世纪将有1亿辆汽车、几千万台个人通信装置、每个家庭中520个联网的家用电器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工厂使用DSP系统。业界分析家认为,DSP系统在IP电话、游戏装置和手持式通信装置的推动下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DSP系统不仅在传统的工业控制

5、、通信和图象处理领域有极其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智能工控设备、POS/ATM机、IC卡等,而且在信息家电领域的应用更具有极为广泛的潜力,例如机顶盒、变频冰箱、变频空调等众多的消费类和医疗保健类电子设备,以及在车载盒、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1)信息家电领域机顶盒、变频冰箱、变频空调等众多的消费类和家庭医疗保健类电子设备将在未来几年取得快速发展,信息家电的个性化、区域化以及季节化的趋势,为特定应用的DSP操作系统提供了应用发展空间。信息智能家居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估计几年内将得到快速发展。 (2)医疗仪器领域大量医疗仪器的应用,如心脏起搏器、放射设备及分析监护设备,都需要RTO

6、S的支持,像各种化验设备,如肌动电流描记器、离散光度化学分析、分光光度计等,都需要使用高性能的、专用化的DSP系统来提高其精度和速度。引入DSPRTOS后,现有的各种监护仪的功能与性能都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智能汽车领域随着无线通信与全球定位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集通信、信息、导航、娱乐和各类汽车安全电子系统于一体的车载盒会成为下一代和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由于足够的市场需求,车载盒必将成为近年来发展的热点,DSPRTOS在该领域应用市场的规模未来几年里将迅速增加。 (4)智能交通领域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智能交通系统(ITS)必将是新世纪迅猛发展的支柱产业。特定应用的DSP操

7、作系统将是发展智能综合路口控制机、路车交互系统、新型停车系统、高速公路的信息监控与收费综合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其应用将确保智能交通系统的低成本与高性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 (5) 其它领域的应用,如视频会议系统、全数字电机控制系统(包括直流无刷伺服和交流伺服)、语音压缩、通信等。 DSP的应用离不开DSP操作系统。1.2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相对于变压调速等其它方法有着明显的优点:调速时平滑性好,效率高; 调速范围较大,精度高;起动电流低,对系统及电网无冲击,节电效果明显;变频器体积小,便于安装、调试、维修简便;易于实现过程自动化等优异特性,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8、用。20世纪是电力电子变频技术由诞生到发展的一个全盛时期。最初的交流变频调速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直到60年代,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才促进了变频调速技术向实用方向的发展。70年代,席卷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危机,促使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研究高效率的变频器,使变频调速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得到推广应用。80年代,变频调速己产品化,性能也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交流调速的优越性,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各部门,并且部分取代了直流调速。进入90 年代,由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及性能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先进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完善和发展等原因,极大地提高了变频调速的技术性能,促进了变频调速技

9、术的发展,使变频调速装置在调速范围、驱动能力、调速精度、动态响应、输出性能、功率因数、运行效率及使用的方便性等方面大大超过了其他常规交流调速方式,其性能指标亦已超过了直流调速系统,达到取代直流调速系统的地步。目前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以其卓越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电效果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泛适用性,而被公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交流调速方式,代表了电气传动发展的主流方向。变频调速技术为节能降耗、改善控制性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手段。变频调速理论己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变频装置按变换环节分有交一直一交系统和交一交系统两大类,交一直一交系统又分为电压型和电流

10、型,其中,电压型变频器在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按电压的调制方式分为脉幅调制PAM(Pulse Altitude Modulation)和脉宽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两大类,前者己几近绝迹,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后者回.1.3 变频调速系统的方案目前典型的变频调速控制类型主要有四种:恒压频比(v均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下面分别对这四种调速控制类型进行介绍。早期的变频系统都是采用开环恒压比田/卜常数)的控制方式,U/f控制是转速开环控制,无需速度传感器,控制电路简单,负载可以是通用标准异步电动机,所以通用性强,经济性好,是目前通用变频器产品中使用较多

11、的一种控制方式,普遍应用在风机、泵类的调速系统中。但是由于这种控制方法是开环控制,调速精度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控制是一种转速闭环控制。利用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转差频率成正比的关系来控制电机的转矩,就可以达到与直流恒磁通调速系统相似的性能。它的优点在于频率控制环节的输入频率信号是由转差信号和实测转速信号相加后得到的,在转速变化过程中,实际频率随着实际转速同步上升或下降,因此加、减速更平滑,容易稳定。其缺点是由于转差频率控制规律是从异步电动机稳态等效电路和稳态转矩公式推得的,所以存在动态时磁通的变化不能得到控制、电流相位没有得到控制等

12、差距,使其不能达到与直流恒磁通调速系统同样的性能。本世纪70年代西德F.Blaschke等人首先提出矢量控制(FOC)理论,由此开创了交流电动机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先河1习。矢量控制也称为磁场定向控制,它着眼于电机磁场的直接控制。其主要思想是将异步电动机模拟成直流电动机,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分解定子电流,使之成为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实现正交或解祸控制,从而获得与直流电动机一样良好的动态调速特性。因为这种方法采用了坐标变换,所以对控制器的运算速度、处理能力等性能要求较高。但在实际上矢量控制运算及转子磁链估计中要使用电动机参数,其控制的精确性受到参数变化的影响,所以精确的矢量控制系统要对电动机的参数

13、进行估计。这种控制方式需要解祸计算和坐标旋转变换,计算量较大,实现起来困难。在矢量控制系统中,给定量要从直流变为交流,而反馈量要从交流变为直流再加上转子磁链模型、转子参数的辨识与校正等;因此电机的速度辨识及磁链观测器的实现是矢量控制系统实现的关键所在。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DePenbrock教授首先提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DTC)。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不同,DTC摒弃了解祸的思想,取消了旋转坐标变换,简单的通过检测电机定子电压和电流,借助瞬时空间矢量理论计算电机的磁链和转矩,并根据与给定值比较所得的差值,实现磁链和转矩的直接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是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计算与

14、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矩,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借助离散的两点式调节器产生脉宽调制(PWM)信号,直接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上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链,省掉了矢量旋转变换等复杂的变换和计算。大大减少了矢量控制技术中控制性能易受参数变化影响的问题。但是由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是直接进行转矩的砰一砰控制,避开了旋转坐标变换,控制定子磁链而不是转子磁链,不可避免地产生转矩脉动,降低调速性能,因此只能用在对调速要求不高的场合。同时,直接转矩系统的控制也较复杂,造价较高。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在掌握交流电机变频调速

15、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电机控制专用DSP芯片TMS320LF2407A,运用变频调速的价厂控制方式和SPWM控制算法,提出了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原理的研究;变频调速系统硬件电路的研究和设计,包括主电路、系统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路;变频调速系统控制软件的研究和设计。第二章交流调速原理2、1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理论我们期望变频器输出的电压波形是纯粹的正弦波形,但就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制造功率大、体积小、输出波形如同正弦波发生器那样标准的可变频变压的逆变器。目前很容易实现的一种方法是:逆变器的输出波形是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波形,这些波形与正

16、弦波等效,等效的原则是每一区间的面积相等。如果把一个正弦半波分作n等分,然后把每一等分的正弦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一个与此面积相等的矩形脉冲来代替,矩形脉冲的幅值不变,各脉冲的中点与正弦波每一等分的中点相重合。这样,有n个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所组成的波形就与正弦波的半周等效,称为SPWM波形。SPWM波形如图2.1所示:产生正弦脉宽调制波SPWM的原理是:用一组等腰三角形波与一个正弦波进行比较,如图2.2所示,其相交的时刻(即交点)作为开关管“开”或“关”的时刻。正弦波大于三角波时,使相应的开关器件导通;当正弦波小于三角载波时,使相应的开关器件截止。图2.1与正弦波等效的等幅脉冲序列波图2.2 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图2.2单极性SPWM控制技术采用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