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21797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作者:日期: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摘要: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 究其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 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对于我国来说不仅仅是难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 家主权的维护,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 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为 货架将来的发展铺平一条绿色的国际通道。关键词:中国周边 安全环境 喜忧参半一.目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情况分析(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 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

2、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 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 “东 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1、朝鲜半岛风云突变朝鲜半岛风云突变,对东北亚安全形势影响甚大,也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 的变数。由朝鲜发射火箭和进行新的核试验所诱发的紧张局势,尽管不是这一地区首次出现的问题,但此次危机对抗性强,造成的连锁反应超过以往。危机双方 在失去耐心的情况下,彼此互不示弱,尤其是在拥有核武器和导弹武器方面, 都 提出了相应诉求,“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朝鲜半岛无 论是否会爆发新的战争,双方的对抗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后即

3、便重启“六方 会谈”,要解决的难题将会更多。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 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处于左右为难境地。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面临是否参战 问题,此举势必牵动全局。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国的外交斡旋难度极大,前景 也难以预料。所以说,东北亚方向将可能成为中国今后最大的安全隐患,也必将成为稳定周边的当务之急。2、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而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 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 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 3_3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

4、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 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 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 中国和 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 而 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 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 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 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3、中印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5、中印关系虽已正常化,但并未建立相互信任,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始终是不确定 因素,加之印巴纷争尚未根本消除,中国西南边陲不可掉以轻心。近年来,中印关系明显改善,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 中印双 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 近年来在 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 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印度现在不 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 其实施高技 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西南边陲过去曾一度是中国维护周边安全的重点, 现 在的情势也不容乐观,加强中印边

6、境地区战场建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无疑 需要再次提上议事日程。4、美国“重返”亚太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 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 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 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 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 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 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 美国的战略非常 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

7、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 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 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 也会影响中国周 边地区的稳定。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有所增加的原因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 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 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一)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

8、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 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 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 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 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二)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 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 但一些邻国 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

9、实际占领。 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 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 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 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三)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从发展 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日本对这一前景 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 制 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类似的 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二)中国的周边环境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1、中国对周边地区

10、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同时,中国 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持一种多 少有些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欢迎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防范心理,担心从经济上受制于中国。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与周 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稳定因素, 这在几年前中日关系的 “政冷经热”中已经有清晰的体现。2、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随着中国的发展,很多周边国家对“中国威胁”感到焦虑。对此,中国提出 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来缓解这方面的焦虑,包括新安全观、和平崛起、 负责任大国、建立

11、一系列伙伴关系、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推动建 设和谐世界与和谐周边等等。止匕外,中国积极参与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的建 设,积极推动地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与邻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也在不断 加深。现在,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疑虑已经大大缓解。三、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 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创新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 文韬武略”,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 沙争

12、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 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 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 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 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 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 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

13、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 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 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 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 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 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 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我国被 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

14、稳定方面也有着重 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 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 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 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 如何加强 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 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止匕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 权“底线”。放眼未来,周边是中国崛起必须经历的“大考”,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 谋划中国对外“大战略”,务必优先“经营”与“料理”好“大周边”。参考文献:瞭望新闻周刊 一多个方向近期现异动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新变数作者:陈向阳求是理论网 半月谈一一如何看待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作者:周方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