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217089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记宜城市小河中学语文教师耿洁1997年,她20岁,从襄樊师范毕业,分配到家乡小河镇任教。她在工作笔记的扉页写下了一个年轻老师的梦想:“我要做一个好老师,一个能教好学生的老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弹指间,十六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十六年来,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孜孜追求于三尺讲台。从一个普通教师到宜城市课改先进个人,宜城市骨干教师,襄樊市优质课教师,襄阳市骨干教师,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她一步一个脚印,在追梦的路上且歌且行,努力地实现自己曾经放飞的梦想。她,就是宜城市小河中学语文教师耿洁。起程的路上激情飞扬师范毕业后,耿洁被分配到小河镇梁堰小学任教

2、,心怀对语文的虔诚,她选择了做一名语文教师。刚参加工作的那个学期,她几乎听遍了全校老师的课。办公室里也经常看到她虚心向同事求教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作为语文老师的她,努力丰富自己的阅读,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拥有高远的认知和健全的人格。两年后,她被抽调到小河中学,让她高兴地是仍能从事自己喜爱的语文教育。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做一名好老师。年轻的耿洁老师决定用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去赢得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于是,激情飞扬的她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走进唐诗的丰腴,走进宋词的清瘦,走进李太白的飘逸,走进杜工部的沉郁;带领学生写黄昏落日的苍凉,写夏日的落花的灿烂,写婴儿牙牙学语的纯真,写成长时

3、灵魂骨节增高的响声。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她发现仅老师有激情是不够的,学生不可能面对所有的文字都产生激烈的情感。为了培养学生的激情,她找到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省事的办法:朗读。她的课堂上书声琅琅,有时亲自范读,用自己动于衷发于声的一段感人朗读唤起学生;有时学生齐读,用气壮山河的阵势打动心灵;有时配乐朗读,营造需要的氛围。就这样,学生在耿洁的精心设计的朗读活动中沉醉,感受到语文世界的智慧与神奇。为了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1999年9月至2003年7月,耿洁老师参加了宜城市教研室组织的初中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跟踪培训。在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李书武的指导下,她的语文教育理论素养、个性化的解读文本能力、创

4、造性的教学设计能力、饱含情感的课堂教学艺术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孩子们更爱上她的课了。在起程的路上,耿洁老师凭着满腔的热情,青春的活力,赢得了校领导和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校十佳教师,小河镇模范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还被学校推荐参加襄樊市初中语文单元目标教学研究活动,在研讨课比赛中,她执教的苏州园林被评为一等奖。课改的途中勇立潮头2002年秋季,当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田。耿洁也已极大地热情和谦虚严谨的态度投身到课改的滚滚洪流中。业余时间,她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并作了大量的学习笔记,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

5、,还参加了自学考试,不断给自己输血充电,最终获得了中文本科学历。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中,耿洁开始反思,她逐渐明白:激情并非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语文教育不是教师个人才华的炫示,不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的手段。语文教育的真谛在于“积淀”:积淀知识,积淀能力,积淀修养;语文教育是一种生命的浸润,语文学习是为了满足学生生命储存的需要。于是,耿洁在备课时,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生为本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不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更是学生自主的平台;在她的帮助下,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思考,逐步具备学习的自主性,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外,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接触那些蓄满思想、蓄满

6、情感的前人作品,吸收那些优秀的作品留给自己的启迪,将前人从心灵流淌的生命清泉转化为滋养自我心灵的甘泉;将那些生命的感悟,那些生活的智慧消化成丰厚的修养。还记得刚拿到课改新教材时,面对“综合性实践课”这一全新课型,耿洁老师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趁着学生刚学完月亮上的足迹一文后对月球产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及它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底蕴。并要求每人办一期手抄报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一个月后,手抄报交上来了,那一幅幅醒目独特的刊头设计,一份份美观整洁的版面设计,再加上工整的字迹,恰当的插图,丰富的内容,着实让她吃惊。成了学习主人的学生们迸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通过这次实践,耿洁更深刻地体会

7、到了“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意义。她把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写成了案例,荣获襄樊市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在课改中,耿洁本着学习的态度,实践的精神,勇立改革潮头,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艺术上求“实”,求“活”,求“美”,求“新”,求“效”。课改,让耿洁成熟了许多,也让她有了新的收获:市优质课竞赛中,她执教的散步一课获得了一等奖;2004年宜城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中获得一等奖;2005年被宜城市教研室评为教研教改先进个人。在追梦的路上收获美丽有一种生活,只有经历才能知道艰辛;有一种艰辛,只有体验才能尝到快乐;有一种快乐

8、,只有感受才能领悟纯粹。耿洁说语文老师就是拥有这种生活的人。为了心中的语文教学,她珍惜每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2009年4 月她又拥有了一次提高自我的机会代表宜城市参加襄樊市举行的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她虚心向市教研员李书武求教,从课堂结构到教学语言,从教材取舍到教学方法,从难点突破到教学艺术,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机智与李老师进行认真的探讨。比赛中,她用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恰当使用的学法指导,节奏鲜明的课堂结构,自主协作的学生活动,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许,最终获得竞赛一等奖。十二年来的不断追求,辛苦付出,让耿洁完成了从学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嬗变。2009年,她又送走了一批毕业生,当

9、中考成绩揭晓,许多人惊叹她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全宜城市语文综合指数排名第一,110以上的高分有5人,优秀率达81.78%。2010年,当中考成绩再次揭晓时,人们不由得再次惊叹:全宜城市语文综合指数仍然排名第一,人平分101.4分。耿洁连续两年成为宜城市教学质量“金牌教师”。辉煌的成绩背后,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对学生的殷殷期望有多深,她默默付出的辛勤汗水有多重。九年级是毕业年级,她深知学生们正站在他们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上。她对每一个学生都寄予着厚望,因为她深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个体,都是每一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和希望。只要给学生们必要的尊重和激励,他们都可能成为有用的人;只要认真观察和发

10、现,学生们都有可爱的闪光点。因此她的学生一直到毕业没有一个人放弃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常常为了一段课文的引入,几易其稿;为了一段精彩的拓展,翻遍资料;为了一份实用的学案,绞尽脑汁。课堂上,和学生热烈讨论的是她;下课了,在班级和学生谈心的是她;放学了,办公室辅导学生的是她。走近耿老师,你会发现,她的工作作风就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高标准严要求,“世间的任何事,只要你倾注全部热情,用心去做,总会有丰厚的回报。”这是耿老师心中始终不变的信念。她坚信,只要有一颗执着的心,她就会在教育这条大道上走的更远。2011-2012学年度,我省掀起了一股规模空前的教学热潮“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

11、活动。“比教学”就是比专业素质,耿老师再次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提高业务水平的好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课内比教学”竞赛。从校内语文组的比赛到镇初中语文组的比赛,再到宜城市初中语文组的比赛。每一轮都要经历常规教学评比,写说课稿、评课稿评比,抽课、讲课的评比,三轮比赛下来耿洁都拿到了初中语文组的第一名。一连三次课内比教学的第一名没有让她陶醉,她明白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她又投入到襄阳市课内比教学的角逐中。在第一轮写说课稿、评课稿比赛环节中,她从五十多名各县市选派的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前十名,参加了第二轮讲课的比赛的环节,获得了襄阳市比教学二等奖。可她还觉得很遗憾没有获得一等奖,同事对她说:“教学是

12、一种永远有遗憾的艺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课堂完美。”可是她却说:我们可以尽量弥补这种遗憾,在学习与反思中正视自己的遗憾与不足。回来后她又对自己的那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修改了教案,在本校内又试讲了一遍,让同组的语文教师提出意见。耿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对教学精益求精的人,就像是教育上的夸父,不放弃、不停步。在一次又一次的赛事中,她修炼自己坚定的意志,坚定自己的信仰:做一个智慧的、魅力的、优秀的教师。一路走来,耿洁老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一朵朵艳丽的鲜花。她先后获得宜城市优质课一等奖,宜城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襄阳市优质课一等奖,襄阳市课内比教学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宜城市骨干教师”,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被授予 “宜城市教学质量金牌教师”称号。2011年被评为“襄阳市骨干教师”,2012年被授予“宜城市课内比教学四星级教学能手”称号,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面对已取得的成绩,耿洁没有盲目的满足和骄傲,因为她知道: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把握未来还需珍惜今天。她没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梦想还在远方,追梦的足音依旧铿锵让我们衷心的祝愿她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远,收获一份美丽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