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19 动能定理.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216920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19 动能定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19 动能定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19 动能定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19 动能定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19 动能定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19 动能定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19 动能定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动能定理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计算题1在地面上某处将一金属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一定高度后再落回原处,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小球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动能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取向上为正方向)()图12.如图2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 图2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增量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

2、所做的功之和3. (2012安顺模拟)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3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02 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B在12 s内,合外力不做功C在03 s内,合外力做功为零D在01 s内比13 s内合外力做功快 图34.如图4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手对重物做的功为W1。然后放手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弹簧对重物做的功为W2,则() AW1BW1 图4CW2mv2 DW2mv25.质量均为m的两物块A、B以一

3、定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只受摩擦力而滑动,如图5所示是它们滑动的最大位移x与初速度的平方v02的关系图象,已知v0222v01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若A、B滑行的初速度相等,则到它们都停下来时滑动摩擦力对A做的功是对B做功的2倍 图5B若A、B滑行的初速度相等,则到它们都停下来时滑动摩擦力对A做的功是对B做功的C若A、B滑行的最大位移相等,则滑动摩擦力对它们做的功相等D若A、B滑行的最大位移相等,则滑动摩擦力对B做的功是对A做功的2倍6(2012安庆模拟)在离地面高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物块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

4、的功等于()Amghmv2mv02Bmv2mv02mghCmghmv02mv2Dmghmv2mv027(2013湛江模拟)在新疆旅游时,最刺激的莫过于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沙板上从沙坡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沿直线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为2v0,设人下滑时所受阻力恒定不变,沙坡长度为L,斜面倾角为,人的质量为m,滑沙板质量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A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3v0B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v0C人沿沙坡下滑时所受阻力Ffmgsin D人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功率的

5、最大值为2mgv08.如图6所示,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中(容器固定)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FN。重力加速度为g,则质点自A滑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为() 图6A.R(FN3mg) B.R(3mgFN)C.R(FNmg) D.R(FN2mg)9.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沿x轴做直线运动,力随坐标x的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物体在x0处,速度为1 m/s,不计一切摩擦,则物体运动到x16 m处时,速度大小为()A2 m/s B3 m/s 图7C4 m/s D. m/s10如图8所示,图线表示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力随时间变

6、化的关系,若物体开始时是静止的,那么()A从t0开始,5 s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零B在前5 s内只有第1 s末物体的动能最大C在前5 s内只有第5 s末物体的速率最大 图8D前3 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11如图9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点在O位置。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距O点右方x0的P点处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点位置后, 图9A又被弹簧弹回,A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P点,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1)物块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O点和O点间的距离x1。12.如图10所示,一根直杆由粗细相

7、同的两段构成,其中AB段为长x15 m的粗糙杆,BC段为长x21 m的光滑杆。将杆与水平面成53角固定在一块弹性挡板上,在杆上套一质量m0.5 kg、孔径略大于杆直径的圆环。开始时,圆环静止在杆底端A。现用沿杆向上的恒力F拉圆环,当圆环运动到B点时撤去F,圆环刚好能到达顶端C,然后再沿杆下滑。已知圆环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0.1,g10 m/s2,sin 530.8,cos 530.6。试求: 图10(1)拉力F的大小;(2)拉力F作用的时间;(3)若不计圆环与挡板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从圆环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在粗糙杆上所通过的总路程。答 案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动能定理1选A小球运动过程

8、中加速度不变,B错;速度均匀变化,先减小后反向增大,A对;位移和动能与时间不是线性关系,C、D错。2选BD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B对A的摩擦力,对A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则有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即B对;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在B上滑动,A、B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C错;对B应用动能定理,WFWFfEkB,即WFEkBWFf就是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对;由前述讨论知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A的动能增量(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不等,故A错。3选CD由物体的速度图象

9、,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在02 s内物体先加速后减速,合外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A错;根据动能定理得03 s内合外力做功为零,12 s内合外力做负功,C对,B错;在01 s内比13 s内合外力做功快,D对。4选B设x为弹簧伸长的长度,由胡克定律得:mgkx。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xm2g2/k,弹簧的弹力对重物做了功,所以手对重物做的功W1m2g2/k,选项B正确;由动能定理知W2mv2,则C、D错。5选D由于两物块质量均为m,若A、B滑行的初速度相等则初动能相等,由动能定理得WFf0mv02,即滑动摩擦力做的功相等,A、B错;若A、B滑行的最大位移相等,由题

10、意可知v0222v012,B的初动能是A的初动能的2倍,滑动摩擦力对B做的功是对A做功的2倍,C错,D对。6选C在该过程中合力所做的功等于mghWFf,动能的改变量为mv2mv02,根据动能定理得:mghWFfmv2mv02,因此物体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mghmv02mv2,选项C正确。7.选BC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2v0)202aL,v12v022aL,可解得:v1 v0,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有:mgLsin FfLm(2v0)2,可解得Ffmgsin ,选项C正确;重力功率的最大值为Pm2mgv0sin ,选项D错误。8选A质点到达最

11、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FN,根据牛顿定律有FNmgm,根据动能定理,质点自A滑到B的过程中有WFfmgRmv2,故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fRFNmgR,故A项正确。9选B由图可知变力F做的正功W1104 J104 J60 J,变力F做的负功大小W2104 J20 J,由动能定理得:W1W2mv22mv12,即602010v221012,解得:v23 m/s,故B正确。10选D由图象可知01 s的合外力的大小是15 s的合外力的大小的2倍,所以加速度大小的关系也是21,物体的运动状态可描述为01 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最大,3 s末减速到零,5 s末反向加速到最大,因此5 s内动能变化量

12、不为零,故选项A错;第1 s末和第5 s末物体的动能和速率一样大,所以选项B、C都不对;3 s末减速到零,所以前3 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所以正确选项为D。11解析:(1)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fmv02。(2)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2mg(x1x0)0mv02得:x1x0。答案:(1)mv02(2)x012解析:(1)AC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Fx1mg(x1x2)sin 53mgx1cos 5300恒力F5.1 N(2)AB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Fmgsin 53mgcos 53ma1x1a1t解得加速度a11.6 m/s2时间t1 2.5 s(3)从圆环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在粗糙杆上通过的总路程为L,根据动能定理有Fx1mgLcos 5300总路程L85 m。答案:(1)5.1 N(2)2.5 s(3)85 m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