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21555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1.总则正确配备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工作所需的所有仪器设备,并对其使用、维护及状态标识进行受控管理,保存其相关记录,是公司确保所有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满足检测工作的必要手段。2.职责2.1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申购、停用、报废的技术审核。_公司总经理负责仪器设备的申购、停用、报废的批准。2.3检测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使用、维护、修理。2.4综合室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建档、标识等日常管理,固定资产的建帐。3.仪器设备要求_公司根据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工作的技术依据正确配置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完全满足检测技术依据的要求。一般地,公司配置

2、仪器设备应符合:(1)功能应覆盖技术依据要求的全部项目;(2)测量范围和准确度满足检测依据要求;(3)正常开展检测和保证检测环境条件的辅助设备(如电源、车辆等)应齐全并满足检测要求;(4)应配备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的仪器设备。3.2当由于某种原因缺少某些检测设备,但仅限于使用频率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可以租借用公司控制以外的检测设备,但必须确保这些设备能符合本公司设备控制的要求。3.3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4.设备使用与维护应确保所有仪器设备得到正确的使用和维护:(1)使用说明书不够详细,不足以指导操作仪器设备的,应编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2)

3、仪器设备使用者应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或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设备,并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工作。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维护。(3)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精密贵重和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由管理员制定定期维护和保养计划并按时实施,有关设备的维护信息应记录在“设备的维护计划”上。(4)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量设备应制定校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校准溯源。(5)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过载,或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示值不稳定、显示结果可疑的,检测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分析原因。若由此导致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公司对这种影响进行追溯,并采取措施对检测结果予以纠正,无法

4、纠正的,应向委托方说明。(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或通过校准、检定证明其有缺陷的,应立即报批停用,并粘贴停用证,加以醒目标识或转移至非检测场所,以证明其被有效地隔离,直到设备修复且经检定、检测或校准证明其性能良好为止。仪器设备停用期时严禁用于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或进行与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工作有关的活动。(7)应根据本公司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工作和仪器设备的特点制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控制程序,检测室对仪器设备的处置、搬运、使用应严格执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控制程序。5.仪器的标识5.1用绿色、黄色或红色标志来分别标识仪器设备的合格、准用、停用状态。5.2经检定、测试或校准证明仪器设备

5、性能符合要求。不必检定、测试或校准,经检查功能正常(如计算机、打印机),或无法检定、测试或校准,经比对验证其性能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均用合格证(绿色)标识。5.3测试或校准证明其性能在一定量限、功能内符合要求或降级使用的仪器设备用准用证(黄色)标识,并明示其限用范围。5.4已损坏,或经检定、测试或校准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或暂不使用的仪器设备用停用证(红色)标识。5.5仪器设备申购由检测部门提出,技术负责人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5.6仪器设备采购、验收由综合室组织实施。5.7仪器设备由综合室按统一方式编号。5.8仪器设备使用、保管、维护、修理由仪器设备使用部门负责。5.9仪器设备停用、报废由部

6、门提出,技术负责人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6.仪器设备的采购及管理_公司对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申购、审查、采购、验收、编号、登记、发放、使用、检定/校准、标志管理、维护保养、停用、不合格处理、修理、降级、报废、技术档案制定了管理规定,详见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控制程序,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得到有效的控制。6.2综合室建立公司仪器设备台帐,仪器设备台帐应包括仪器设备名称、数量、编号、量程、设备状态、保管人、存放地点、仪器设备类别等内容。6.3综合室保存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有意义的所有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档案,档案应包括如下内容:(1)仪器设备或标准物质名称和型号规程;(2)制造厂名称;(3

7、)出厂编号和公司仪器设备编号;(4)到货日期;(5)目前存放地点;(6)到货时状态;(7)使用说明书和维护说明书;(8)校准、检定证书;(9)最近校准、检定日期及下次校准、检定日期;(10)使用、维修、报废、更换的历史情况。2022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设备管理制度(二)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制度为了加强设备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依据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订本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设备的规划、选购:2、建立设备管理档案:3、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修、检测:特种

8、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机械冲压设备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及标准要求,_和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机械冲压设备的安全1性能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分班轮换使用或_使用的设备,由当班负责人全面负责,专人使用的设备由使用者全面负责设备的使用安全。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由技术部门负责,记录签字后交安全环保部备案。4、设备报废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国家或行业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机生产安全的设备或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实行淘汰制度。2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1、锅炉、压力

9、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安全阀、压力表等特种设备和所属附件,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接受检验,检验合格后再投入使用。2、在定期检验前,生产管理部要与市特检中心协调好检测时间,及时对设备采取措施(如停用)并作好清洁工作,顺利完成设备定检,确保安全。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时间根据上次的设备检测报告确定。4、定期检测报告要有专人保管,随时备查。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特种设备操作工人要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认真保养好设备。2、各岗位要实行操作工人为主,“机、电、化、仪”四结合的设备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只只仪表有专人负责,消灭无人负责现象。3、

10、操作人员对岗位范围内的设备,必须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严格执行岗位的操作规程。4、严格按操作程序与规定步骤。设备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要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5、对岗位范围内设备严格巡回检查制度,切实做到“四勤(勤检查、勤观察、勤联系、勤调节)”。操作人员发现设备缺陷能处理的应主动进行处理,清除故障,一时处理不了的应及时报告检修。4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和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1、有专人负责设备技术

11、档案管理工作。2、要有设备技术档案,对主要设备和关键设备要分别建档,内容包括:(1)_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_移交验收单、设备调试记录、特种设备使用证和检测报告等。(2)大、中修记录、竣工验收单。(3)设备登记卡片、设备分类台帐。(4)设备改装、变更的有关技术文件。(5)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3、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4、公司档案保管员负责保管和供应公司图纸、技术资料。5、设备迁移或报废,其档案均随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后,首先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然后档案由公司档案保管员封存。5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后才能独立操作。2、当班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运行过程中状态监测、日常点检和各项运行记录。3、在运行中遇到有不正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规程进行紧急得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4、运行人中在当班期间,应按规定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5、受压设备不得超压运行、动力设备不得超过规定负荷运行,不得带病运行,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并做好运行和故障排除记录。6、运行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设备检修后的试运行记录,填写各种表卡,准确地反映设备运行状态。7、各班组将运行记录集中整理后报送公司,以便能以运行记录为依据,综合历次检修记录,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