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综合评价.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214509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综合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综合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综合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综合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综合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综合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综合评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节综合评价一、选择题1关于化学反应的实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的生成的过程D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2 “焓”是指( )A物质所具有的能量 B反应热的变化C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 D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3已知298K时,H(aq) OH(aq) H2O(l) H 57.3 kJ/ mol ,推测含 1mol HCl 的稀溶液与含1 mol NH3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 )A大于57.3 kJ B等于57.3 kJC小于57.3 kJ D无法确定4 已知:H2O(l) H2(g)+ 1/2O2(g);H = 285.8kJ

2、mol1CH4(g)+ 2O2(g)= CO2(g) 2H2O(l);H = 890.3kJmol1若1g H2和1g CH4 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为( )A1 :3.4 B1 :1.7 C2.3 :1 D4.6 :15下列变化过程中,是吸热的反应的是( )A H H H2 BH Cl HClCI2 I I DS O2 S O26 实验室测得4mol SO2参加下列反应:2SO2(g) O2(g) 2SO3(g); H = 196.64kJmol1,当放出314.3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为( )A 40% B50% C 80% D90%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都是放热

3、反应B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吸收的热量D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才是反应热8298K时,0.5 mol N2(g)与适量H2(g)转化为NH3(g)放出46.1KkJ 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2(g) 3H2(g) 2 NH3(g);H(298K) = 92.2kJmol1BN2(g) 3H2(g) 2 NH3(g);H(298K) = 92.2kJmol1CN2(g) 3H2(g) 2 NH3(g);H(298K) = 46.1kJmol1DN2(g) 3H2(g) 2 NH3(g);H(298K) = 46.1kJmol19已知:H

4、2(g)+ 1/2O2(g)= H2O(l);H = 285.8kJmol1C3H8(g)+ 5O2(g)= 3CO2(g) 4H2O(l);H = 2220.0kJmol1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 )A13 B11C31 D14二、非选择题10已知: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火星即发生爆炸生成水;水在1000以上持续加热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水的总能量,此反应中化学

5、能转化为 能。水在高温下分解的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中热能转化为 能。电解水的过程是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 11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H2(g)+ 1/2O2(g)= H2O(l);H = 285kJmol1 C3H8(g)+ 5O2(g)= 3CO2(g) 4H2O(l);H = 2220.0kJmol1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6262.5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 。又知:H2O(g)= H2O(l);H = 44.0kJmol1 ,写出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C3H8(g

6、)+ 5O2(g)= 3CO2(g) 4H2O(g);H = 2044.0kJmol1 12 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利用煤在充分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分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 O2(g)= CO2(g) ;H = E1 C(s)+ H2O(g)= CO(g) H2(g);H = E2 H2(g)+ 1/2O2(g)= H2O(g);H = E3 CO(g)+ 1/2O2(g)= CO2(g);H = E4 请填写下列空白:与途径相比途径的优点是 。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

7、反应(填编号) 的H 0。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个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填序号) 。A比多 B比少C与在理论上相同 D无法确定依据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间的关系为 。解析:途径实质是使炭的汽化进行降低污染、提高利用率、使炭能充分燃烧、且用管道运输比其它形式的运输方便。而反应均为燃烧,是放热反应,H 0,则只有是吸热反应。依据盖斯定律可知:C E1 E2 E3 E4 参考答案例题1: 思路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理解与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总是伴随能量变化,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总是

8、伴随能量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也都伴有能量变化。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总是不等,当前者大于后者,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前者小于后者,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AC 针对性练习:1解析:吸热反应是一个把热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被“贮存”起来的过程,造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BC2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开始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开始加热

9、,反应后需不断的加热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放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此热量比较大,可使反应维持下去,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加热。 答案:CD例题2:思路点拨: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可通过反应前后体系温度的变化来计算:Q = cm(T2T1)。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1mol的H 和1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稀溶液的密度接近于溶剂水的。解析:此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 cm(T2T1)= 4.18 J/(g)(40mL40mL)1g/mL(32.619)= 4547.84 J 。求反应的中和热:依据 HCl NaOH NaCl

10、H2O 混合前 0.08 mol 0.08 mol 0 mol 0 mol 混合后 0 mol 0 mol 0.08 mol 0.08 mol 又依据生成0.08 mol水放出热量 4547.84 J ,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为: 56.85 kJ/ mol 答案:反应的中和热为56.85 kJ/ mol 。针对性练习:3. 解析:本题考查中和热实验测定所用的用品,实质考查实验的步骤。特别指出的是:溶液的质量不是用天平称取的,而是首先用量筒测其体积,利用m = V 可得。答案:B4解析:要掌握实验操作要点:量热计保温效果要好;酸碱溶液的浓度要小;酸碱一方要过量;操作迅速准确,减少热量损失;及

11、时准确记录数据。而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1mol的H 和1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H OH H2O,所以不论是强酸还是弱酸与碱反应,计算出来的中和热是相同的,而测定出来的反应热是中和热与电离吸热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测定的反应热往往要小些。答案: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保温杯。偏小。不相等;相等;因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1mol的H 和1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小,无影响。【课堂练习达标】1.解析:从微粒间作用的能量变化判断,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12、与生成物的总能量总是不等,不是吸热就是放热 ,没有无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不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有其它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电能等,但通常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反应很难进行,条件要求很高,开始需要加热,但它仍是放热反应,如:铁与硫的反应等。 答案:CD2解析:硝酸铵溶于水、浓硫酸加水稀释都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依据常识,生石灰中加水是放热反应,而石灰石煅烧石灰需要持续高温,故为吸热反应。答案:A3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首先判断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乙醇的燃烧、铝热反应、氧化钙溶于水都是放热反应,碳酸钙受热分解,必须持续加热,为分解反应。 答案:A4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依据实验操作(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判断实验应有结冰现象 。并依据实验现象来判断应是吸热反应,以及依据实验现象(反应混合物成糊状)来判断产物中有水生成。答案:搅拌可使固体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充分反应。玻璃片上结冰并与小烧杯粘在一起;有少量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反应发生时有水生成。结冰;吸;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