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和免疫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212776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和免疫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染病和免疫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染病和免疫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染病和免疫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染病和免疫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和免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和免疫(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一、 课程标准对本届内容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第十个一级主题,十、健康的生活2传染病和免疫具体内容标准活 动 建 议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注:概述属于了解的水平二、本节教学建议本节内容涉及到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结合课文的讲述,安排了形象生

2、动的卡通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插图。近年来,随着计划免疫的全面普及以及各种媒体对器官移植报道的增多,学生涉及到的免疫的事例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只要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材料与生活中的有关免疫的事例相结合,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收集与免疫有关的事例,并将这些事例经过整理之后以适当的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内容的教学。以下一些问题,可供教师在

3、教学中参考使用。“你知道器官移植吗?”“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如果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呢?”“人体这种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是好还是坏呢?”等等。每个问题都让学生回答。上面的一系列问题除了最后一个不好回答,会引起学生争议外,其他的问题学生都能解答,而且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就为顺利地进入到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关于人体的三道防线,教材提供的资料分析中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从皮肤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和接种水痘疫苗进行了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三个事例时,应注意补充生活中更多的事例,并与形象生动的卡通插图

4、相结合,边讨论边总结,并在必要时展示吞噬细胞、淋巴结、脾脏、肝脏、胸腺、白细胞的挂图或幻灯片,以帮助学生的理解。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以及特异性免疫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将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做成动画,或用简单的示意图进行演示(如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天花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吗?水痘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吗?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一定的抗原作用于淋巴细胞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并且因为这些抗体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

5、用,因此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形成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关于计划免疫的学习,不要求学生知道多少疫苗的名称,主要是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情感的培养上。教师可要求学生上课时将自己的预防接种证带来,看看自己儿童时期接过哪些疫苗,并从这些接种过的疫苗中能体会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国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的关心。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知识。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3.理解免疫的概念,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4.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5理解免疫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6知道计划免疫及其重要意义。7了解常见疫苗所针

6、对的传染病。8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9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方法与过程:1借助于课件、挂图等媒体,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现象后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在探究与讨论中领悟知识。2通过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提问,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自己儿童时期接种疫苗的情况体会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及国家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2通过了解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培养学生对医疗事业的关心、体会医疗工作者的艰辛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教学重、难点:重点:1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区别。3免疫的含义及功能。4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难

7、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3免疫的三方面功能。4过敏反应的病因。教师准备:人体三道防线的多媒体动画软件;免疫功能的动画。 学生准备:复习传染病的知识;自己的免疫接种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提问:干净卫生是健康的前提,然而,人不可能生话在真空里,在与外界(包括空气、食物及各种生产生活物品等)相接触的过程中,难免会沽染一些有害人体健康的病菌,对此,人体就束手无策了吗?1、思考、讨论达成共识:人体不会让有害健康的东酉轻易侵入,即使一旦侵入也不会任其横行,因为人体有积极应对、抵抗有害物质的功能一免疫(二)人体

8、的三道防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呢?请同学分组讨论书中资料,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2)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3)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获得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2、同学们分析的这些资料中的事例实际上都是人体的三道防线在起作用。人体的三道防线是怎样对我们起保护作用的?如果说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不同种的病原体,企图要钻入人体内去兴风作浪,让人得病,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遭遇呢了?让我们做个故事接龙的游戏,以病原体为第一人称,

9、每个小组都结合一段漫画来编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要和前面的漫画有衔接。(最好提前一节布置)3、教师播放动画: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隐去声音),由各组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讲解。学生讲解后,教师将带有配音的动画重放一遍,便于学生整体准确的理解这部分知识,并让学生总结人体的一二道防线是怎样组成的。4、当致病菌已突破人体的前两道防线,那么等待他的是杀伤力更大、战斗力更强的第三道防线。演示课件,展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请同学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内容,讨论以下问题:1) 第三道防线是怎样组成的?2)当水痘病毒侵入体内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发挥作用的?3)为什么得过麻疹的人就不会 得麻疹了?4)水痘抗体能对

10、付流感病毒吗?教师还可以自己制作淋巴细胞、抗体、抗原卡片来演示第三道防线的作用。5、人体的三道防线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差异,并导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经过研究得出结论:(1)因为在人的皮肤上有能够杀死病菌的物质,所以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了人的皮肤对人体有保护和防御功能。(2)当人的体质较差,抵抗力较弱的时候,病菌就会侵入人体内。在人体的淋巴结、脾脏和肝脏等组织器官中有吞噬细胞。(3)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在他们体内会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物质,所以他们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2、各组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创作,还

11、可课前制作道具配合表演。3、第一组:我们是流感病毒,我们发誓为大家打好第一仗。看,我们的大军挺进来了,我们拿出武器,冲向人体。唉,不好!人体的皮肤像一堵厚厚的防护墙,我们武器已经严重损坏,有的兄弟倒在了皮肤的分泌物中。第二组:我改道吧,向呼吸道进军,快来看,这儿怎么长有这么多的树啊,还随风摆动呢?哥们,冲不进去啊,突然随着一阵巨响,我们被吐到了外面。第三组:可恶的病菌正在为通过了第一道防线而幸运,它们手舞足蹈,完全沉浸在欢乐之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雨点般的溶菌酶从“夭”而降,顿时,病菌阵势大乱,不知所措。对,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但有几个病菌因速度不佳,葬身于溶菌酶之中,其他几个病菌抱着脑袋急忙逃

12、走了,瞧瞧!溶菌酶的威力够大吧!第四组:也许你会问逃掉的病菌怎么样了?不用着急,下面还有它们的大克星吞噬细胞。病菌察觉大事不妙,想一走了之,但进来容易,要出去可就难了。正赶上吞噬细胞饥饿难忍.看见了这等美味佳肴,怎能不垂涎三尺呢?只见吞噬细胞大举进攻,病菌几乎全部被歼灭,吞噬细胞饱餐一顿,真是不亦乐乎!4、观看课件,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1)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当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水痘抗体,消灭水痘病毒。3)得过麻疹的人,体内产生的抗体会留在体内,当同样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就会被体内存留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以清除。4)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5、学生

13、比较俩者的产生和功能。并填写表格。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范围对体外异物都反应。对一种异物有反应。形成生来就有后天形成的作用弱强(三)知识小结人体的三道防线,三种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抗原、抗体三者联系分别是什么?(四)板书设计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融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你们知道当一个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须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2、那么为什么不“匹配”的肾脏就不能移植呢?这实际上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14、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学完本节的内容之后,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1、不能。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2、带着疑问,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二)免疫的功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上节课我们提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个概念,那么究竟“免疫”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呢?“免疫”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但随着免疫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免疫的认识已经大大提高了。下面我们就通过动画片来理解现代免疫的含义。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动画播放完了,通过这三段动画中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免疫的功能。2、免疫系统对人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免疫系统遭到损伤和破坏,人体健康将得不到保障。因此免疫对人体的益处自不必说,但是看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辩证的观点,免疫并不是总是对人体有益的,例如: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的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那么,课前我们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与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匹配”的肾脏就不能移植给患者呢?3、对,除此之外,人体免疫系统失调时,还会引起其他的一些疾病。例如过敏反应。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患病需要注射青霉素时,医生会首先给我们进行青霉素过敏实验,然后才根据结果来决定是否能够使用青霉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