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丙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21018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丙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丙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丙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丙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丙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丙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丙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还有很多人还不知道的【丙肝】最近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丙肝是一种什么病,那么今天就在这里再一次跟大家科普一下。KM1 丙肝疾病介绍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少数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所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 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急性丙型肝炎虽然有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 对所有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因为急性期的疗效好。其 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休息、降酶、保肝、抗病毒及其他 对症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治疗当属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HCVRNA),目前可分为6个不同的 基因型及亚型,如1a、2b、3c等。基因1

2、型呈全球性分布,占所有 HCV感染的70%以上。丙型肝炎病毒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高温加 热和甲醛熏蒸等均可灭活病毒。2 丙肝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 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 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 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 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 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 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

3、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 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2. 性传播:3. 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 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 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 增加传播的危险性。4. 其他途径: 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 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通常潜伏期2-26周,平均50 天;输血感染者潜伏期较短为73

4、3 天,平均19天。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患者抗-HCV阳性, 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发病机制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介导和HCV直接损伤两种, 病毒因素包括病毒的基因型、复制能力、病毒多肽的免疫原性等;宿主 因素包括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等。饮酒、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对HCV的感染病程也有影响。3 丙肝临床表现1,急性丙型肝炎: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 疸型肝炎, ALT 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 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 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

5、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 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 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 50%可自发性清除 HCV。2,慢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 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 HCVRNA持续阳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 HCV 和 HCVRNA 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 现肝硬化。3,丙肝肝硬化:感染HCV 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 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肝硬化一 旦出现失代

6、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 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4 丙肝诊断鉴别辅助检查诊断丙型肝炎需要酌情做如下检查:肝功能:包括血清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 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转肽酶等。(2)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丙肝病毒定量:血清HCVRNA, 了解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 影像学:包括腹部肝胆脾彩超,了解肝脏有无慢性损伤.必要时 行腹部增强CT或核磁,以了解病情损伤程度。肝脏瞬时弹性波扫描 (Fibroscan):是- 一种无创检查可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程 度评估。丙型肝炎患者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

7、重要. 肝组织活检:仍然是评估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5 丙肝疾病治疗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 血清HCV 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 目前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PEG-IFNa联合应用利 巴韦林,也是现在 EASL 已批准的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 (standard of care,SOC),其次是普通IFNa或复合IFN与利巴韦 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a。聚乙二醇(PEG)干扰素a(PEG-iFNa) 是在 IFNa 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 PEG 分子,延缓 IFNa 注射 后的吸收和

8、体内清除过程,其半衰期较长,每周1 次给药即可维持有 效血药浓度。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 蛋白酶抑制剂博赛匹韦Boceprevir(BOC)或特拉匹韦 Telaprevir(TVR),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三联治疗,2011年5 月在美国开始批准用于临床,推荐用于基因型为1型的HCV感染者, 可提高治愈率。博赛匹韦 Boceprevir(BOC) 800mg 饭后,每天三 次(每7-9小时),或特拉匹韦Telaprevir(TVR)750mg饭后(非低脂 饮食),每日三次(每7-9小时)。期间应密切监测HCV RNA,若发生

9、 病毒学突破(血清HCV RNA在最低值后上升1 log),应停用蛋白酶 抑制剂。6 丙肝发病病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根本原因,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等,可促进病情的发展。科 BcAg7 丙肝疾病分类 丙型肝炎在临床上可分为不同类型:1,急性丙型肝炎2,慢性丙型肝炎3,丙肝肝硬化8 丙肝并发症慢性丙型肝炎可以并发某些肝外表现: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性结膜角膜炎、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 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而丙肝肝硬 化失代偿期时,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腹水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肝肾综合

10、征,肝衰竭等表现。9 丙肝饮食注意丙型肝炎的饮食无特殊要求,急性期清谈饮食,慢性肝炎饮食营养均衡即可。注意避免大量服用滋补类食物如甲鱼汤,人参类补品。10 丙肝疾病预防(一)丙型肝炎疫苗预防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丙型肝炎。(二)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通过检测血 清抗HC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严格筛选献血员。应发展HCV 抗原的检测方法,提高对窗口期感染者的检出率。(三)经皮和黏膜途径传播的预防推行安全注射。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 员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对静脉吸毒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 教育,劝其戒毒。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用具、穿刺和纹身等用 具应严格消毒。(四)性传播的预防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建议HCV感染者在性交时 使用安全套。对青少年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五)母婴传播的预防对 HCV RNA 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11 丙肝专家观点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程长,副作用较大,需要在有经验的专家评估指导下安全用药;在治疗期间需及时评估疗效,根据应答指导治疗,并同时密切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