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208869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17周周测试题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13题。1.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2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3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水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价廉质优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水源、动力充足 市场前景广阔A B C D4.不同的区域

2、间存在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连续性 C.基本的相似性 D.相同的特色5.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发展的工业多属于资金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A. B. C. D. 6.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

3、林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第8题。 8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冶炼厂火电厂硫酸厂水泥厂,图1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911题。9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A B C D10图6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11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A美国硅谷B沪宁杭工业基地C鲁尔区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40读美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1)图示农业带中,为 带,为 带(每空2分,共4

4、分)(2)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的农业特点是 ( )(4分)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B、农业生产一体化 C、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D、农业生产集约化(3)为_带,(2分)该农业带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_ 。(6分)(4)图中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9分)(5)简述美国东部地区的地形及其对美国气候的影响。(7分)41.读下图回答问题:(24分)(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6分)(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 )(4分)A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C改善生态环境 D改善交通运输状

5、况(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4分) (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考虑?(10分) ; ; 。答案:一、选择题:BDDAB/ABDCBC二、综合题、40题:(1)小麦(2分);玉米(2分)(2)A(4分)(3)乳畜带(2分);工业发达;市场广阔;饲料供应。(任两点,6分)(4)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任三点,9分)(5)高原和山地为主(1分)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或由东向西递减)(6分)41题:(1)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每空2分,共6分)(2)AB(4分) (3)环境质量改善 ; 生态良性发展(4分)(4)(每空2分,共10分)从调入、调出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分析、做到资源和经济优势互补、在工程实施中注意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