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语上册月考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20811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语上册月考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语上册月考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语上册月考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语上册月考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语上册月考考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语上册月考考试试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八年级语文测试卷题号一二(一)二(二)三四总分分数一、基础知识与积累(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刹那/刹车 模样/模式 翘首/翘尾巴 匀称/称心如意B辟邪/复辟 颈联/草茎 生肖/惟妙惟肖 遒劲/劲歌热舞C踌躇/田畴 狼藉/慰藉 镌刻/意味隽永 默契/锲而不舍D踏青/踏实 记载/承载 当真/锐不可当 周济/人才济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喧嚣 油光可鉴 张和自如 诚皇诚恐 B. 雷同 粗制滥造 怒不可遏 无可置疑 C. 急燥 和颜悦色 珠光宝气 直入云霄D. 题跋 重峦叠嶂 自出新裁 因地

2、制宜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经过大家的再三解释,他的怒气才逐渐安静,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 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C C919首飞成功,是我国商用大飞机走向成功的一小步,更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大步。D 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古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4.古诗文默写(8分)(1)_ ,良多趣味。 (2) 黄鹤一去不复返,_ (3 )鸢飞戾天者,_;经纶世务者,_ 。(4)在雁门太守行中,作者从听觉和视觉来描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3、_ ,_ 。”(5) 陶渊明饮酒中的 “_ , _”乃神来之笔,写出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回归田园的悠然自得。5.名著阅读(4分 )昆虫记的作者是_国作家_。这部著作被誉为“_”,书中_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用来做巢穴的盖子。6.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2分)人民网10月7日电本网综合消息,国庆长假今日将结束,受探亲、旅游和学生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地高速公路今天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多地高速或再现拥堵。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测,7日全国公路返程高峰将从10时开始,有可能持续到晚上21时。6日路网运行压力较大的路段还将迎来新一轮的车流高峰,特别是一些城

4、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相交汇和连接线的交通流量将持续高位运行,交管部门采取有效的疏通措施,将是道路通畅的关键。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7.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为了缅怀梅老先生,同学们围绕着“走近梅氏父子,弘扬京剧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4分)(1)【梅氏风华】小华收集到以下有关梅氏家风的资料,请你仔细阅读,说说梅失家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材料 家风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文化风格。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梅兰芳却认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梅葆玖拜师学艺时

5、,梅兰芳言传身教:“吾敬吾师是本分。”梅氏父子在艺术上始终致力于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谦和大度。_二、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阅读看自行车的女人,完成第15-17题。(共14分)看自行车的女人梁晓声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她40多岁的样子,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

6、,她的两只眼睛,显出莫大的无助和惊恐。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不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是那样委屈、无助、伤心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

7、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

8、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这年寒冬的一天,北风呼啸着席卷着这北方的城市,纷纷扬扬的大雪在风中肆意飞舞。那个雪后的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

9、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阳光

10、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8. 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一个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四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2分)_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_9. 请分析文章第段划线句子的作用。(4分)10 品读第段和第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第段:第段:11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4分)(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第18-20题。(共10分)“望梅”能否止渴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

11、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失了,。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

12、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篓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12第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3分) 13“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