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207905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1.5.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水泥稳定土包 括:水泥土、水泥砂、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1.5.2 施工准备1.5.2.1 技术准备1. 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已经会审。2. 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3. 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4. 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5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m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在摊铺面每侧200mm500mm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

2、20m,曲线段宜为10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 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1.5.2.2 材料要求1. 土: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型。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 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细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 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中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 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

3、碎石等)。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 砾石、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2.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下列要求:(1) 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组成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土的均匀系数应大 于5。细粒土的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 颗粒含量在30%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对 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2) 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

4、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土的颗粒组成符合表 1-8的规定。(3) 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基层:不大于30%;底 基 层 : 不 大 于 30%表1-8土的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mm)通过质量百分率)底基层基层37.510031.590 10010026.59010019679067909. 545 6847674.75295029492.36183817350. 68228220. 07S0707液限)2828翊性指数9R /(1-ZC) (1-1)d a v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

5、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取保证率95%,此时Z =1.645。a(7) 工地实际水泥剂量应略高于试验剂量。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o(8) 为保证拌和的均匀性应取最小剂量。当混合料组成设计所确定的水泥剂量小于最小剂量(表1-10)要求时,应取最小剂量(表110水泥最小剂量稳定层类型集中厂拌)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3稳定细粒土4(9) 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和所达到的干密度的影响: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对 混合料强度和所达到的干密度有明显的影响。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混合料拌和后每隔2h 取样

6、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并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即拌和后相lh、2h、4h、6h、8h分别做击实试 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确定现场最迟碾压时间。4. 调试拌合机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通过筛分检查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并测定 混合料含水量,使混合料颗粒组成及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若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 重新调试设备。5. 混合料拌和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拌和前反 复调试好机械,以使拌合机运转正常,拌和均匀。各成分拌和按比例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拌和时 加水时间及加水量应进行记录。随时抽查混合料的级配及集

7、料的级配。拌和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佳 含水量1%2,并根据天气状况及运输距离的远近调整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 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以补偿后续工序的水分损失;施工现场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试验所确定的剂 量适当增加,一般不少于0.5%,最多不超过1%。在拌和过程中随时采用EDTA曲线法抽测水泥剂量,拌 和完成的混合料应无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6. 运混合料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到现场进行摊铺,从第一次在拌合机内加水拌和到现场压实成型的 时间不得超过延迟时间。当运距较远时,车上的混合料应加以覆盖以防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保持 一定的装载高度以防离析。运输混合料的自卸车,

8、应避免在未达到养生强度的铺筑层表面上通过,以减少 车辙对已碾压成型的稳定层造成损坏。7. 摊铺(1) 确定松铺系数:根据不同的机械和材料,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系数。 通过试验 路段检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上料、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以及 一次碾压长度的 适应性等。试验路段拟采用不同的压实厚度,测定其干密度、含水量及使混合料达到合格压 实度时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序的施工工艺。(2) 如下承层是稳定细料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当水泥稳定土需分两 层施工时, 在铺筑上层前,应当在下层表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在铺筑上层稳定土之前应根据下 承层湿润情况洒水,始终保持下承层表面湿润。(3) 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专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 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4) 拌合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摊铺机宜连续作业,拌合机的总产量宜大于 400t/h。如拌合机生产能力较小,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应采用最低速度摊铺,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 情况。根据路幅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