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村基层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206290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乡村基层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年乡村基层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年乡村基层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年乡村基层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年乡村基层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乡村基层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乡村基层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乡村基层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乡村基层队伍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对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调研,着力摸清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的冲突和问题,探讨解决的有效对策。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为大家整理乡村基层队伍建设状况调查报告资料,供应参考,欢迎参阅。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乡情、村情都发生了深刻改变,对基层党建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就连云港来说,农村正处于农夫居住向社区集中、公共服务向镇村集中、产业发展向规模经济集中、土地流转向合作组织集中、农夫就业向企业和园区集中的五个集中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

2、临很多新状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不比老问题、遗留问题解决简单多少,要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必需加以变更。为此,连云港市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对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调研,着力摸清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的冲突和问题,探讨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状况、新问题 1、乡镇党委管党责任没有完全落实 一是上级考核指挥棒重经济、轻党建,抓农村基层党建的压力不大、动力不足。从全市来看,党建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中占比太低,一般仅为2%,而经济指标的考核才是最硬的。同时,平安生产、安排生育、信访稳定、环境爱护、食品平安、招

3、商引资、财税等每项工作实行一票推翻,这在客观上造成乡镇抓农村基层党建 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从开展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地区来看,大多可操作性不高,区分度不够,基本都能得分,甚至有个别地方连过场都不走,只要完成党报党刊的订阅任务就得满分。 二是乡镇党委领导力气不足,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力气薄弱。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的深化推动,合并后的乡镇人口少的56万,多的10多万(城关镇除外),但党委委员一般只有9-11人,领导力气明显不足。乡镇党委的纪检、组织、宣扬、统战、政法五大委员各管一摊,工作协调协作少。加之,不少地方长期认为,抓党建就是组织委员一个人的事。而分管党建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又大多身兼数

4、职,没有足够精力抓好党建。 三是党建工作经费严峻不足,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基本保障。大多数乡镇财政的数字很好看,但可用财力却很有限,在乡镇财力不足的状况下,往往是确保公共行政以及教化、卫生等事业性支出,压缩党建经费支出,有的地方出现党建经费多年零投入。同时,为维持村级组织各项工作运转,省政府对苏北行政村实施了财政转移支付,2023年为村均10万元。但事实上,这部分资金先是被县、乡镇财政截留或抵顶,然后由于合村并组大多不到位,各自然村独立运转,再分成几份,僧多粥少,财政转移支付的初衷难以实现,效果打了折扣。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后继乏人 一是带头人不好选、不会干。一方面,虽然各地都普遍落实了

5、村书记肯定三有政策,但是与不少人的志向预期还是有肯定差距,认为收入不如打工的、 政治上没奔头、权力不大、事事都抓,是世上最难的工作岗位。因此,年轻、优秀的党员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情愿干,而留在村里的老弱病残党员中,又很难选出合适的人选,导致村子越穷,人才越外流,人才越外流,村子越穷的恶性循环,有些村甚至出现了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也不行;拿着放大镜,找不到合适人选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换届中,不少人依托家族势力、空头承诺等当选,很多素养不高、自我发展的实力不足,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方法不多、思路不清,坐等靠要思想比较严峻。还有少数当选的人把当村支书看做短期行为,对3年任期

6、满了以后是否当选有严峻的危机感,一年看和学、二年当心干、三年等着换。 二是后备人才数量少、培育难。农村党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客观上造成了村干部后备力气的严峻匮乏。目前,全市农村党员137679名,其中55岁及以上的68157名,占4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80003名,占58%,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严峻。主要缘由是大部分农村青年都争相走出去,导致很多村都成了人才空心村,在村内发展党员找不到合适人选。这也和发展党员不正常有肯定关系,如个别村新发展党员近亲繁殖严峻,多为现任村支书、村干部的亲戚;少数村书记怕对自己形成威逼,连续几年都不发展优秀青年入党。 三是高校生村官扎

7、根基层有困难。当前高校生村官难以发挥作用,既有自身缘由,也有外部环境制约。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生村官是在就业压力和实惠政策引力下做出的选择,大多在担当一段时间村官后,通过考公务员、考研等途径离开农村,缺乏在农村施展才华的理想和志向。而且,大多数村官经验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加之农村人际关系困难、利益纠葛较多,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接纳,深化不下去,有的高校生村官甚至怕去村里、不去村里。很多高校生村官刚到农村时,对工作有激情、有斗志、有想法,两三年后,大多已失去了发展的激情与思路,混同于一般村干部和群众。 3、农村党员教化难开展、管理难到位 一是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目前,农村三会一课等

8、组织活动普遍不能正常开展,支部大会、党员大会半年开一次就已经不错了,平常只有发展党员、重要事项须要探讨时才召集,有的村只能通过发误工补助吸引党员参与活动。不少村正常每年就组织一次党员冬训,还要借接近春节、外出务工党员返乡的机会,时间上还不能完全保证,有个别地方上午开会、下午总结,甚至半天就结束了。主要缘由一方面是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对党员缺乏吸引力,一开会就是念一念报纸、发一发材料、看一看电视的形式已经让党员失去爱好。另一方面是农村党员流淌性大,外出务工党员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两新组织中党组织活动受到企业主以及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等,都难以正常开展活动。此外,活动阵地服务事

9、项少,功能不强、利用不足。有的选址偏僻,有的设施好用性不强,不能满意党员群众的实际须要。如不少文体设施不好用、图书室中书籍陈旧,农夫平常利用很少,闲置率高。个别部门设立的办公室和设施,纯粹是花架子,占用资源、不办实事,有的仅仅是挂块牌子、贴条标语、应付检查。 二是不少党员缺少纪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新党员是发展时有人教和管,发展后虽有人教、却没人管;对无职党员更是不得力、管不着;对外出党员是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多数转入村的离退休党员认为自己资格深、工资高、水平高,转入村大多只是为躲避原单位的管理或少交党费,主观上不愿接受、行为上被动接受村党组织的管理。同时,党员出口不畅、甚至不通,苗头

10、性、小问题没人管,一般不犯大的错误就出不了党。少数党员干部意识淡薄、素养不高,还有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家长作风、侥幸作祟、党纪无畏,不仔细执行有关制度,甚至把村里的变家里的,腐化堕落。据统计,2023年以来被市县乡纪律检查部门处理的村书记案件共525件,占村总数的36.8%,村书记已成为高危岗位。 三是基层民主落实不到位。不少基层党组织实行民主制度不到位,保障党员群众民主权利流于形式,对党员义务要求得多,权利保障得少。如有的村两委思想不同轴,导致权力无序运行,出现了两个极端,要么是村委会不能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工作两张皮,要么是村党组织大权包揽、村委会可有可无。个别党员干部民主素养不高

11、,搞形式,走过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依旧是拍拍脑袋决策,一个人说了算,在肯定程度上挫伤了广阔党员的主动性。还有在换届选举中,有部分人依靠家族、宗族势力的支持或是非组织行为的干预,利用民主形式进行博弈。这些人当选后,借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既不能维护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更不能为村里带来发展和稳定,肯定程度上留下了隐患。 4、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不够科学 一是合村并组不到位造成科学设置组织难。2023年运动式合村并组后,全市由原来的2111个村合并为1427个村,表面上村域规模扩大,村级人口增加,村级党组织规模扩大,但事实上各自然村仍独立运转,多数村组不合财、不合心,村党组织不合力。据统计,被合

12、并的村中,有14个又分开运作,造成党组织设置调整难。同时,全市党员人数在50-100人之间的村有955个,100名以上的村有205个,50名以下的村只有267个;而从行政村党组织设置上看,有13个村级党委,587个党总支,827个党支部,有约39%的村应达到了设置总支或党委的规格却仍以支部的形式运转。很多支部过于浩大,支部生活成本高,党员不便集中,给党员管理和党员活动开展带来了难度。 二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造成科学设置组织难。当前,农村各种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快速、大量增加,而党建工作有些滞后。一方面,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组建率还不高。以农夫专业合作社为例,全市截至2023年

13、6月底有953个,而其中建立党组织的只有105个,且都是党支部。由于企业党员流淌性大等一些不确定因素较多,已组建的企业党组织稳定性较差,随时可能出现边建边瘫、上午建、下午散的现象。而且,党组织活动受到企业主以及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等,难以正常开展,甚至组织不如大户、实力不敌大户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各类党组织之间关系没有理顺。有的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是属于一个村的,而有的规模比较大、囊括了好几个村,建立的党组织也包括了几个村的党员干部,与村党组织之间,往往职能交叉、人员交叉,他们之间的这种松散型的关系,给巩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很多难题。 三党员流淌性变大造成

14、科学设置组织难。目前,农村党员离土离乡、经商务工日益增多,据统计,我市共有流淌党员6419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2.5%,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党员教化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甚至导致了一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流淌党员多分布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一些流淌党员找不到组织,无法转移组织关系,过不上正常的组织生活。而成立驻外党组织往往受人员、机构、资金等要素的局限,组织大多倾向于同乡会,活动大多等同于沟通会,成员大多是松散型,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驻外党组织,难之又难,少之又少。 5、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实力不够强 一是村级

15、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据统计,2023年底全市村均债务71.4万元,村均收入(扣除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只有36.4万元。很多村既没有企业,也没有积累,更没有可资利用的资源,而且负债比较严峻,拆东墙,补西墙,墙墙都有洞,村级运转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来牵强维持,更谈不上为民办事。缘由在于,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素养与农村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发展思路不宽,缺乏机遇意识,引领发展实力和创新实力不强。另一方面,村级集体资产缺乏监管,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严峻,村一级合同管理比较混乱,甚至有的村发包土地一包就是50年甚至100年。而且个别地方以村养镇现象相当严峻,为维持正常运转或出于完成财税任务的目的,乡镇常会截留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甚至向村里下达税费上交任务。有的县据说每个村至少每年要向镇交30-40万,多的要交上百万。 二是村级组织化解群众冲突方法不多、缺乏手段。一方面,对在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中,出现的诸如征地拆迁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土地补偿欠合理、利益安排不均和失地农夫未妥当安置等,往往是问题造成在各方、息访责任在地方,而村级组织权力实力都有限,没有方法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农夫明知自己诉求不合理,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看法,无端纠集家人亲属实行死缠烂磨的方式,制造事端、扩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