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BJQC 201904-2020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20598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_BJQC 201904-2020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T_BJQC 201904-2020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T_BJQC 201904-2020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T_BJQC 201904-2020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T_BJQC 201904-2020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_BJQC 201904-2020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BJQC 201904-2020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BJQC2019042020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性能要求.15试验方法.15.1试验设备.15.2试验车辆.25.3传感器布置.25.4试验步骤.2附录A(规范性)试验车辆状态检查表.4附录B(规范性)测量要素及传感器布置.5B.1电压及电流传感器布置.5B.2温度传感器布置.5附录C(资料性)试验数据记录表.6I设备名称设备要求参数精度环境模拟试验舱温度低温能力-30且高温能力302数据采集系统电压(01000)V0.1%rdg采集频率10Hz热电偶温度(-50100)T型:1K型:1.5电流传感器电流(0500)A0.5%rdg纯电动汽车动力电

2、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M类纯电动汽车,其他类纯电动汽车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822007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95962017电动汽车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127822007、GB/T19596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性能要求按5.4的方法试验后,动力电池温升速率应0.3/min。5试验方

3、法5.1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及要求见表1。表1试验设备及要求5.2试验车辆15.2.1试验前,试验车辆应按附录A表A.1进行检查,每一项均应合格。5.2.2除驱动用途外,车辆动力电池应充到车辆制造厂规定的电能最大值。5.3传感器布置将电压、电流及温度传感器按照附录B要求进行布置。5.4试验步骤5.4.1常温浸置将试验车辆置于环境模拟试验舱内,试验舱的温度设置为(252),浸车期间通过CAN信号或车辆数据远程终端(T-box)采集试验车辆动力电池电芯温度,直至浸置到所有电芯温度达到(252),浸车结束。浸车期间车辆下电,车门、车窗、前舱盖、行李舱盖/背门均关闭,各用电器处于关闭状态。5.4.2低温浸

4、置完成常温浸置后,将环境模拟试验舱的温度设置为(-202),对车辆进行低温浸置,浸车时间为16h。浸车期间车辆下电,车门、车窗、前舱盖、行李舱盖/背门均关闭,各用电器处于关闭状态。5.4.3动力电池加热试验5.4.3.1低温浸车后,确认车辆P档驻车,车辆上电,开启空调采暖模式,试验开始,此时试验时间t=0。空调系统设置如下:a)对于自动控制式空调,设定为“自动模式”,温度设定为最高,空气循环开关置于外循环及吹脚模式;对于有强制预设模式的自动空调,以自动空调本身预设置为准,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换到手动模式进行控制。使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各乘客脚部温度并计算平均值,当各乘客脚部温度平均值达到15后,调节

5、温度及风量,使各乘客脚部温度平均值保持在1518的范围内;b)对于手动控制式空调,将温度调节开关置于最大加热模式位置,风量调节开关置于最大挡位,空气循环开关置于外循环及吹脚模式。使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各乘客脚部温度并计算平均值,当各乘客脚部温度平均值达到15后,调节温度及风量,使各乘客脚部温度平均值保持在1518的范围内。5.4.3.2具有动力电池加热功能的试验车辆,动力电池加热功能停止时,试验结束;无动力电池加热功能的试验车辆,开启空调系统时间60min,试验结束。5.4.3.3数据采集按附录B表B.1中规定的测量要素进行数据采集,采样频率应10Hz。记录试验数据,试验数据记录表参照附录C表C

6、.1。5.4.3.4数据处理计算动力电池温升速率,按公式(1)计算。2动力电池温升速率=𝑇结束𝑇开始𝑡(1)式中:;𝑇开始t=0时动力电池最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𝑇结束试验结束时的动力电池最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𝑡试验时间,单位为分钟(min)。3试验车型VIN检查时间检查人序号类别项目合格(Y/N)1车辆内外清洁度车辆外观清洁,无明显污物2车门的开闭所有车门均能从内外正常开启和关闭前舱盖能正常开启和关闭行李舱盖能正常开启和关闭3冷却水散热器及各储水壶内冷却水加注符合要求4各控制器及线束各控制

7、器、电机、电池等部件线束插接可靠、工作正常5散热系统电机冷却系统无泄漏电机冷却系统无气阻电池冷却系统无泄漏电池冷却系统无气阻电子风扇工作正常,逻辑控制正常6动力系统车辆能正常上电并行车7车窗的关闭车门玻璃能正常升降天窗能正常开启和关闭AA附录A(规范性)试验车辆状态检查表试验车辆状态检查表见表A.1。表A.1试验车辆状态检查表4序号测量要素单位传感器布置位置/测量点位置1动力电池电流A动力电池直流母线上采集2动力电池电压V3动力电池最高温度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信号或车辆数据远程终端(T-box)采集4动力电池最低温度5动力电池SOC%6环境温度右后视镜中心距镜面20mm处7主驾驶员脚部

8、温度距客厢内壁100mm,地板上表面20mm,前后方向距主驾驶员左耳500mm处8副驾驶员脚部温度距客厢内壁100mm,地板上表面20mm,前后方向距副驾驶员右耳500mm处9各排紧靠左侧客厢内壁乘客脚部温度距客厢内壁100mm,地板上表面20mm,前后方向距相应乘客左耳500mm处10各排紧靠右侧客厢内壁乘客脚部温度距客厢内壁100mm,地板上表面20mm,前后方向距相应乘客右耳500mm处BB附录B(规范性)测量要素及传感器布置B.1电压及电流传感器布置电压和电流的传感器应布置在动力电池直流母线上,见表B.1第1项2项。表B.1测量要素及传感器布置B.2温度传感器布置B.2.1车内温度测量

9、要素见表B.1第3项第10项,动力电池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动力电池SOC通过CAN信号或车辆数据远程终端(T-box)采集,环境温度测点的温度传感器布置见表B.1第6项。B.2.2乘员位置温度传感器布置见表B.1第7项第10项。温度传感器布置前应进行座椅调节:a)纵向可调节的最前排座椅,应使其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或最接近于中间位置的向后位置锁止。高度可单独调节的最前排座椅,应调整至车辆制造厂设计位置或最低位置。最前排座椅靠背角应调整至车辆制造厂设计角度或从铅垂面向后倾斜25角的位置;b)位置、高度或靠背角度可调的其他排座椅,参照最前排座椅调节方式进行调整。B.2.3M1类纯电动汽车的乘员位置温度传感器按照表B.1第7项第10项的要求进行布置,M2、M3类纯电动汽车的乘员位置温度传感器按照GB/T127822007中6.1的规定进行布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