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课《石壕吏》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20480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课《石壕吏》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课《石壕吏》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课《石壕吏》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课《石壕吏》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课《石壕吏》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课《石壕吏》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课《石壕吏》教学实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壕吏教学实录执教者:崔秀芳教材分析: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差吏深夜捉人,老妇被逼自愿服役的故事。杜甫通过叙述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诗人赞扬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深刻的同情,对统治者爪牙压迫百姓的残暴行径极为不满。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文特点和地位,我把本文教学目标定为: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教学重点:1、准确流畅地背诵本文。2、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3分钟)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安史之乱的相关历史图片师问: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战乱吗?生答:安史之乱师:同学们,提到“安史之乱”这四个字,它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那是一个浸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代。在这个苦难的时代里,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真实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习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石壕吏二、走进作家、了解背景(3分钟)师:请同学们看三幅对联:(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2)满眼河山,大地

3、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请问:这三幅对联所指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围绕对联说说理由(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围绕对联介绍作者)学生甲:他是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师: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学生可借助注释了解)学生1: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郭子仪等

4、率领的六十万大军被包围于安庆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候,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石壕吏师:下面听老师范读石壕吏,请同学们以“这是一首的诗”来概括感知本首诗的节奏之美。学生:这是一首节奏整齐的诗,诗中运用的都是五言句式,读来朗朗上口。学生:这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等”读来有一种对称之美。师:既然这首诗的节奏如此之美,我们不妨美美的读一下,感受它的节奏之美。学生齐读全诗师:读得很好。

5、有节奏,也有语气。但有个别字的读音还不够准确,请看一看: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吏:l邺:y戍:sh咽:y妪:y泣:q请同学们再次齐读,注意读准字音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完这首诗,其他同学认真看课文,做好准备,把诗歌的大意说出来。听清楚了吗?生:齐听清楚了师:刚才我们读课文,又看了注释,谁能把课文的大意说出来,请举手。不要求逐字逐句翻译,说出大意就可以了。生:这首诗主要叙述了官吏夜晚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师:这首诗的大意我们知道了。下面我们再来细读一遍课文,看哪句话那个词不懂,提出来。9生自读课文)生6,“死者长已矣”是什么意思?师:可以先看注释,理解不了再说生7:死者与世长辞了生

6、34:书是什么意思?师:信师:对,还有那些不明白?生9:老翁逾墙走,是说老翁翻墙而逃,为什么呢?生10:因为他不愿去当兵,怕被抓。生30:为什么老太太连“出入无完裙”的儿媳妇还要说说,就像应付查户口一样?生31:说明村里的男人都抓完了。生32:说明家里没有当兵的男人。生33:老太太表明家里只有妇女和小孩。师:正是这样。词句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生36:题目叫石壕吏,为什么内容写老太太的多,而写当差的少呢?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一会解决。词句还有问题吗?没有了我问问你们。(出示卡片:暮投石壕村)生37:投,投宿。晚上投宿在石壕村。师:对。(出示卡片:存者且偷生)38:生;,且,暂且。活着的另一个儿

7、子暂且活着。师:活着的人只指另一个儿子吗生:也指老头老太太。偷生,应理解为“苟且活着”,是凑合活着的意思。师:为何说凑合活着?生39:战争年代,生活困苦,也很危险。师:说得对。(出示卡片:老妪力虽衰)生40:老妪:老妇人。虽,虽然。合起来示老妇人年老力衰生41:妪字应念yu。虽也不应理解为虽然,应为即使讲师:完全正确。(出示卡片,如闻泣幽咽)生42:好像好像听见有人哭。师:怎么哭?是大声哭,还是小声哭?生43小声。泣为小声哭。师:咽是什么意思?生43:断断续续的哭。师;咽就是哽咽,声音发布出来,一会幽,一会无。断断续续。合起来就是有人断断续续小声哭。师:再看一遍课文,还有没有不懂的词句?(生看

8、课文)生25:天明登前途的前途怎么讲?生44:前面的路。师:对。下面我们解决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问题,看看诗中是主要写老太太,还是写官吏的。(板书:吏妇)我们看诗中写吏写吏几句?生:两句。有吏夜捉人和吏呼一何怒。师:(板书:捉呼)吏捉人时,老太太在干什么?生:出来应付。师:(板书:出)那么吏呼一何怒相对的是什么呢?生:啼。师:(板书:啼)后面吏出来没有呢?生:(齐:)没有。师:那么老妇和谁致词呢?生40:作者。生49:不对是向吏诉说自家的遭遇。应是吏问吏听。师:正确。问什么呢?生49(:模拟吏的声音)你们家里有男人吗?师:非常好。(板书;问诉)中间有吏的活动吗?生49:有,老妇人说自家没有男人,吏

9、肯定要挨屋搜查。师:很好。吏那么凶狠,绝对不会轻易相信老妇人的话的,一定要边盘问边搜查。那么老妇人此时怎么办?生49:肯定要阻拦师:诗句中有描述吗?生45:有,“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几句可以看出老妪在极力阻拦、劝阻。师:劝阻有效吗?生45:应该没有,从老妪力虽衰,犹得备晨炊。这句可以看出老妪无奈之下只有牺牲自己。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吏的凶残、冷酷,可见小吏不仅出现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只有两句话提到它呢?生陷入思考中师:诗句,就是以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丰富的情感。全诗只有120字,却展现出了一个多么深刻而丰富的主题。作者最高明之处就

10、是在简短的文字背后,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在文学上被叫做“留白”。再读全诗,看诗中有哪些可以引发你想象的语句。生20: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夜的景色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合理想象。同样,“暮”、 “夜久”、“天明”都可以合理想象出来生21:从“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诗中虽未写泣者是谁,但我们能推知诗中哭泣的人和哭泣的情形。师:你能说说吗?生21:从“独与老翁别”中知道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诗中哭泣的一定是老妪的儿媳和还在吃奶的孙子,她们万分伤心又不敢放声哭泣,我还能想象出老翁回来见不到老伴的伤心、悲痛。师:你理解的很深入,杜甫的诗,因真实深刻地反映了

11、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同学们,你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怎样的历史事实呢?生30:安史之乱使百姓深受战乱之苦生35:唐朝统治者的苛刻生40:我想到了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人民永远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师:同学们的见解很深刻,这个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那么,你如何看待战争和平呢?生32: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清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保卫和平,让白鸽飞遍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幸福之中!教师寄语:“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诗更工”,从来发动侵略引起战争都是统治者的过失或罪恶然而他们的过失往往要百姓来承担。胜,百姓苦;败,百姓苦。但愿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文明战胜野蛮,世界铸剑为犁,让三吏三别的惨状从地球永远绝迹吧!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课文、对杜甫的深刻理解,再一次齐诵课文学生在朗读中结束新课。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文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提示石壕史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板书设计:暮-投宿-开端:有吏夜捉人夜-住宿-发展:听妇前致辞夜久-高潮:请从吏夜归天明-告辞-结局:独与老翁别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