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知识梳理及重点句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20448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知识梳理及重点句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知识梳理及重点句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知识梳理及重点句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知识梳理及重点句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知识梳理及重点句复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知识梳理及重点句复习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读课文知识梳理及重点句复习要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 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 山中访友 1、作者:李汉荣 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 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

2、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你好

3、,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

4、、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 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 ;看到推着食物

5、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5、写作方法: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

6、,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写了甲虫“村民们”的劳动图.为什么如此勤勉地奔忙?可能是一种家庭的责任感,使它奔忙着;可能是小甲虫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感,激发它前进着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这一句以“夕阳亲吻着西山”和红鸠鸟归巢的鸣叫声点明时已傍晚.“悠悠忽忽”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作者的欢快和得意.(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詹天佑 重点问题:(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

7、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4、中心思想: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6、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还没有出世”本意是人没有出生.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压力.他们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还隐含着说明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修筑铁路的工程艰巨.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

8、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句子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是一句设问句.这是他对铁路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他卓越的创造才能的体现.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回击”,指对

9、攻击者进行反击.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呼应.怀念母亲1、作者:季羡林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3、重点问题(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

10、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国

11、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心中无限思念.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远离母亲、祖国、亲人,心中有忧愁、有思念;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亲朋好友,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穷人1、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

12、与和平、复活等 .3、重点问题: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问题: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答:(1)本段写法:(心理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b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

13、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4、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6、人物评价: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爱护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渔夫是一个(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7、文章情节: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

14、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桑娜沉默了.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沉默.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沉默.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

15、,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文章消除悬念.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省略号,主要作用有:(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如,“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3)表示语意的跳跃.如,“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