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油菜高产实用技术 为了挖掘油菜单产潜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我市围绕油菜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近年着重抓了秧田适期早播、精量稀育、足肥促壮,化学调控和大田适龄早栽、拓行降密、科学施肥、防涝降渍、防病治虫等九项技术一、秧田育苗技术移栽时的壮苗标准:秧龄35—40天,6—6.5张绿叶,苗高20cm左右,根茎粗0.6cm 以上,苗体矮壮,根系发达,根茎粗短,叶色浓绿,无病虫害一)播前准备1、种子准备推广优质油菜品种,如秦油7号、蓉油6号、史力丰等播前晒种1—2天,增强种子的生活力,提高发芽率经晒过的种子干燥,透气性好,播后吸水能力强,出苗快而整齐,一般晒种后发芽率可达80%以上,比未晒种的提高10—15%的发芽率2、苗床准备选用土壤肥力高,土质松软,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旱地育苗苗床忌与十字花科等蔬菜作物连作,如白(青)菜、萝卜、雪里蕻、大头菜等,包括去年种油菜的田,这是因为十字花科蔬菜大多是油菜病虫的寄主,如果与这些作物连作或相邻种植,油菜病虫害会显著加重尤其是油菜菌核病以土壤残留形式传播,会加重危害二)主要技术1、适期早播根据我们海门市的温光资源,一般在9月20—25日左右播种,秧龄35—40天,10底—11月初移栽。
2、精量稀育移栽油菜的秧大田之比要求为1:5—6,每亩秧田播种量控制在0.6—0.8公斤苗床的床面要求平整,做到上松下实,床土细碎,有利于稀播匀播,从而达到籽粒落土分布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均匀,秧苗发根好,生长健壮及时做好间苗定苗在一般情况下,间苗要进行三次(也称两次间苗,一次定苗)第一次在齐苗时进行,主要去除丛生苗,达到株株油菜苗单生,苗不挤苗第二次间苗在第1—2张真叶出现后进行,间去弱小苗、病斑苗、深籽苗,达到均匀一致第三次定苗,在三张真叶时进行,拔除高脚苗、杂苗、病苗、使苗体保持均匀,提高秧苗的整齐度和利用率高产油菜的间苗定苗标准,要求坚持做到五去五留:即去密留稀、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杂留纯、去病留健除去丛生苗、深籽苗、高脚苗、杂种苗、病苗、保留矮壮、叶片多、种性纯的优质苗在留苗密度上,以每平方米留健壮大苗120—150株为宜,确保每亩秧田可移栽大田5—6亩3、足肥促壮根据培育油菜壮秧的要求,正确掌握苗床用肥原则高产油菜苗床用肥原则是:前促、中控、后补3叶期前以促为主,要适当增加氮素肥料用量,提高植株氮素含量的水平,加快出叶速度,扩大叶片生长量4—5叶期控制追肥,除了促平衡生长外,一般不用氮肥。
移栽前5—7天,追施一次起身肥(又称送嫁肥),补充植株体内氮素,促进生长1)施足基肥油菜种子的籽粒细小,贮藏的养分相应也少,异养期极短因此,必须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才能确保秧苗在自养阶段的一开始就能吸足养分,及时满足幼苗对养分的要求①增施有机肥基肥以腐熟的羊硼灰、灰杂肥、堆肥等结合浅翻全层施用,一般每亩施用2000公斤左右②增施磷钾肥一般每亩施磷肥20—30公斤、钾肥6—8公斤③增施盖籽肥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500—600公斤干旱年份,可作为一项抗灾措施加大兑水量)④增施硼肥油菜对硼的要求表现十分明显,而且苗期缺硼将一直会持续到中后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主要表现为:一是产生“花而不实”症,导致严重减产二是使油菜的含油率下降,而且品质变劣为了防止土壤缺硼,在苗床和大田施用基肥时应及时施用,一般每亩0.5公斤左右,施用时要撒匀,防止局部中毒对于缺乏有机肥的地方,也可以施用复合肥或油菜专用肥2)及时追施起身肥(送嫁肥)在移栽前5—7天(如提前7天以上施,苗体太嫩,不好拔苗,而且成活率低)亩用5—6公斤尿素,兑水施用能起到油菜移栽后活棵返青快,叶片枯萎脱落少,增强秧苗的发根力4、化学调控在油菜3—4叶期(不包括二片子叶)每亩用15%的多效唑粉剂40—50克,或油丰宝Ⅰ型300克(一包)兑水40—50公斤叶面均匀喷施。
主要作用:①壮根增叶,培育矮壮健苗移栽时秧苗高度可下降3—4cm,单株绿叶增1—1.5张,根茎粗增0.2—0.25cm②栽后活棵早,恢复生长快一般比未化控的田早2—3天③苗体键壮,冬季冻害轻5、防病治虫苗床主要虫害有黄条跳甲、蚜虫和菜青虫,以蚜虫为害最重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锈病和霜霉病,一般播前每公斤种子用多菌灵20—30克拌种防治病虫害要勤查、早治,防止扩散到大田6、浇水拔秧油菜移栽时往往遇到干旱天气,在拔秧时需隔夜浇透水再拔其好处是:①浇透水后土壤湿润,容易起苗,拔苗速度快,操作方便,可以降低劳动强度②起苗时可以少伤根,多带护根泥,使秧苗移栽后迅速长出新根,提早活棵返青③浇透水的秧苗体内含水量高,抗旱能力强,栽入大田后不宜失水干枯,发生死苗现象,恢复生长快,发根势强二、大田培管技术(一)、栽前准备移栽大田的整地,有耕翻和免耕两种耕翻要求耕深20cm,并将土块拍碎,不留大的孔隙免耕板茬移栽的必须在移栽前用除草剂进行化除,防治草害二)主要技术1、适龄早栽10月下旬~11月初为最佳移栽期适期早栽的重要意义是:①可以充分利用我市冬前的温光资源,增加主茎叶片数量在适宜的肥水条件下,油菜叶片出生速度和气温高低成正相关。
也就是说,早移栽气温高,出叶速度也快,主茎总叶片数就多②早栽的油菜营养体大,产量高③由于移栽早,加工管理的回旋余地大,有利于通过精细管理促进平衡生长提高油菜群体质量2、拓行降密油菜栽培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协调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使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有比较合理的结构,单株发育健壮,又保证群体能充分发展为了切实提高我市油菜的群体质量,发挥个体生长的优势,同时针对我市近年油菜菌核病发病重,难于控制的问题,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应全面推广大小行移栽技术,预留大行,推迟封行期,解决花期药剂防治困难问题采取以下三种组合:一是133cm组合,大小行移栽两行油菜,大行90cm,小行43cm,株距15—16 cm;二是对于地力好,肥料足,培管水平高的农户采取150 cm组合,移栽两行油菜,大行100cm,小行50cm,株距15—16 cm;三是250 cm组合,50 cm等行距栽4行油菜(150 cm),留一个大行100cm,株距15—16cm采取预留大行移栽方式,防治菌核病时在大行中行走喷药,控制菌核病的发生和蔓延,为油菜丰收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做好查苗补缺工作油菜活棵后,踏田检查,发现死苗、缺棵现象,及时补栽,并加强对补栽苗的管理,特别是干旱年份更应注意。
3、科学施肥我市油菜大田施肥上存在着二大问题,一是肥料运筹不科学,不少农户仍然沿用高密度栽培时的施肥方式,习惯于施用基肥和腊肥,而忽视中后期苔花肥,往往前期生长旺盛,后期脱力早衰,影响油菜壮苔、增枝、增荚、以及籽粒充实能力二是大面积生产肥料投入不足,不少田块亩施纯氮不足10公斤因此,必须科学用好大田肥料,高产油菜大田总施纯氮应达15公斤以上,基肥︰苗腊肥︰苔花肥为5︰2︰3以宜1)基肥一般亩用油菜专用复合肥50—60公斤,灰杂肥1000—1500公斤或羊棚灰500—600公斤,做到有机无机肥结合,氮磷钾搭配2)苗肥对于基肥不足的田块,在油菜活棵后,每亩用人畜粪700—800公斤浇施,或每亩用5—7公斤尿素兑水浇施促进生长3)腊肥腊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每亩用灰杂肥或人畜粪1500公斤左右,填补土缝,防寒保暖,并起到腊肥春用的作用,促进春发,一般在小寒节前后施用4)苔肥油菜苔肥是一次关键的肥料,特别是高产油菜,更要施足施好高产油菜的长势长相特点是:秋冬发好、生长量大,绿叶片数多,前期耗肥量大,因此,更要及时施足施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这一时期是油菜一生中生长量最快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一个时期,主茎迅速伸长增粗,分枝依次抽出,叶片数成倍增加,根系生长加快,向纵深与水平方向发展,此期是油菜除苗期之外的第二个需肥高峰。
生产上一般在油菜抽苔8cm左右时(约2月20日左右),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左右,兑水浇施高产油菜也可采取两次施肥法,第一次在刚见苔时(约2月15日),每亩施尿素5—6公斤,第二次在2月底,苔高约20cm时,每亩施尿素8—10公斤5)淋花肥淋花肥施用时间一般为开花初期,对苔肥施用不足,有明显脱力现象的田快,亩用尿素4—5公斤,苔肥足、长势旺盛是田块可酌情少施或不施4、防涝降渍移栽前高标准开挖整修好田间一套沟,确保排水畅通,减轻湿渍危害5、防病治虫油菜菌核病是制约我市油菜产量的一大障碍因子,在重发生年一般减产2—3成,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除水旱轮作的水田外,旱地油菜每年都要实行换茬轮作,不种重茬油菜.二是要搞好拓行稀植,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三是及时开挖整修和疏通田间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四是在油菜初花期每亩用22%油丰可湿性粉剂100克—1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同时加入883丰产灵50—100ml或磷酸二氢钾0.5kg进行药肥混喷,5-7天再喷雾防治一次,药肥混喷,既防病又叶面追肥,防治植株早衰另外还要及时防治油菜蚜虫的危害.当田间有蚜株率达20%—30%,百株蚜量500头以上时,每亩用10%吡虫啉1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控制危害。
保优栽培是双低优质油菜生产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确保生产的食用油和饼粕达标,我们在贮藏、调运、晒种、播种等环节中防止种子和商品油菜籽混杂外,实行双低油菜统一供种制度,实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这样才能确保商品油菜籽的质量同时还要动员群众尽量不要在连片方附近种植其他十字花科类作物,防止串花混杂,降低商品油菜籽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