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201712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科研准备阶段计划 一、问题的提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爱因斯坦曾提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专门书诗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 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材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困扰等种种因

2、素的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提不出问题或不敢质疑,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 “问题意识淡薄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缺乏批判、怀疑精神。解题能力很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很差。问题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对于本就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具有喜欢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心理趋向。教师要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教师要着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提高其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有就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保

3、护。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碰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意识是对数学“内在理性”的一种突破,是一种叛逆思维习惯,也是一种批判精神。数学问题意识,是指:数学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矛盾和疑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提出的新数学课题;数学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潜在危机。数学问题意识以质疑为内核,以发表不同意见为表现形式。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

4、神的起点。从“认知结构”的角度看,“问题意识”较强的学生,必然是一个在认知过程掌握主动权的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在数学学习中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对数学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其大脑中有一个非常明晰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能明确确立学科学习目标,能够对数学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主体性教学”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一味听教师讲,“提出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起旁敲侧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道而弗抑、开而弗达”也正是这个道理。故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

5、的教师讲授和提问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教学模式。教师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从活跃课堂气氛的角度,来强化学生“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三、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内涵、因素、特征研究,调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索出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方法途径及其评价指标,为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主体性提供典型的案例。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小学数学教

6、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内涵、因素、特征研究。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其成因。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方法和评价。4.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典型案例研究。五、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内涵、特征与教学策略、方法途径,本课题研究可分以下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通过文献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研究阶段。综合运用文

7、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内涵、因素与特征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方法和评价。3.总结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是针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现状,提出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探索出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主体性。七、课题研究的预计成果。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方法和评价研究。2,研究案例。主要反思总结出能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的典型案例2-3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