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20150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6分)1.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不受地理环境制约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初现矛盾D.后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2.战国时期盂轲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其体现的思想是( ) A.人定胜天B.天人相关论C.可持续发展D.地理环境决定论3.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有了科学萌芽的时期是( )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18世纪后的工业革命时期D.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化时期4.下列论述不是传统发

2、展模式特征的是() A.高投入B.高消耗C.无污染D.高污染5.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A.史前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化时期(2)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可持续发展论D.人定胜天7.正确体现人地关系思想

3、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的是( ) A.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B.谋求人地协调一征服自然一改造自然一崇拜自然C.崇拜自然一改造自然一征服自然一谋求人地协调D.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8.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革命以来D.近20年以来9.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 A.B.C.D.(2)图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 A.崇拜B.依赖C.征服D.友好10.我国古代道教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

4、想出现于( ) A.采集渔猎时期B.农业社会时期C.工业社会时期D.信息社会时期11.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2.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

5、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可持续发展论D.人定胜天14.孟子公孙丑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人地关系的何种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定胜天论C.可持续发展论D.天人相关论15.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

6、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二、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双选)A处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A.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B.生产力的快速发展C.各国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D.人类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提高(2)工业文明时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在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地球上人口容量最大的是_。 (3)简要分析工业文明时代环

7、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请列举两例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行为。_ 17.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A.B.C.D.(2)图中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1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如图是“

8、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_,开始征服自然的是_。 (2)甲、乙、丙、丁四个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甲B.乙C.丙D.丁(3)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分析】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A错;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并没有全面恶化,B错;工业文明时期,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C错;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提出了可持

9、续发展思想,使人地关系逐步走向协调,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地关系的演变。难度较小。人地关系经历了“协调不协调协调”的过程。2.【答案】A 【解析】【分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人们团结合作,就可以战胜大自然,体现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而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不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 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

10、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的基本内涵,注意比较分析,并能结合案例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3.【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的演变。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采集渔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20世纪70年代以来谋求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完善,得到公认。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有了科学萌芽的时期是农业文明时期。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4.【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